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能化静为动,让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结合生活,努力探索“活化”文本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钟春英 《江西教育》2007,(10):20-21
所谓活化文本,即找准文本与课程标准、学生的连接点,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和改造,设计出活生生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新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蔡春 《学语文》2013,(2):33-34
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而应当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之间进行反复、深层次"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知识的加工、活化至关重要,因为文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情境存在一定距离,学生难以走进文本、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4.
“文本延伸”是以文本作为媒介,把文本解读的触角伸出文本以外,向更大的空间延伸;是从与作者本意相离或相近却又能观照文本的不同角度对作品引申发挥,使文本进射出超越自身意义的光彩。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延伸”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语言能力、朗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概念明确的基础上,针对“文本延伸”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巧妙延伸,活化学生思维,让学生更深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课文文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适当的拓展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认为,拓展应该首先根植于文本,而同时又超越文本,即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之后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一、拓展——活化文本思维案例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出示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堂提问应以学生阅读理解为前提,聚焦文本原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互问互答,突出追问导学和牵引升华,有效活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注重开放性和深度化融合,从文本的解读与拓展出发活化提问方法,引领学生审视文本深思与深读,定能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与动力,满足其多元化认知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89):15-16
文章从师生文本解读的角度探讨等待策略运用,旨在为学生阅读精彩文本提供多样化探究交流的机会。围绕精彩文本的内涵意义,教师多引导学生从咬文嚼字与畅所欲言方面深入解读语篇,从留时品读、支持畅谈和随笔倾诉等方面多深入引导,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探讨等待策略在文本解读中的运用意义,是活化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敏锐语感感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紧扣文本主旨,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和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有效地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多元化.有效的多元解读首先要与文本主旨相扣,挖掘出文本背后潜在的思想、力量和情感,找准多元解读的切入点:其次要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学习欲望;最后.要关注学生在解读过程中的表达与交流,要给学生以运用语言表达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流畅、准确、生动地再现本色思维,借助文本读出学生生命的个性风采.具体方法有:运用逆向思维解读,想象人物内心解读,进入角色体验解读,补白描述情境解读.等等.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本是阅读的关键.学生只有回归到文本上来,通过对文本的认真阅读和虚心倾听,才能感知文本所赋予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材足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本假设是与文本自主对话,是语文探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文本假设探究与常规教学活动不同,文本假设源于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并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正以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情感体验的三维学习目标.用文本假设与对比还原的探究的方法,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品读.通过品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蕴含的意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品读呢? 一、个性化品读——彰显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实,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入文本的,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适时适度地拓展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超越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超越文本阅读教学会使阅读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那么,如何走进文本,真正做到与文本进行灵魂交融呢?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开展立足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堂上,教师积极指导学生从朗读入手,领会文本;从语义入手,揣摩文本;从比较入手,品析文本;从其它方法入手,研习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对话,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立足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策略的成功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文本对话不能够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借助对比品读、深入品读、反复品读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意境、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文本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与文本展开积极对话,让儿童从文本中获取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对话文本的心理需求,提供学生对话文本的有效载体,形成学生对话文本的隐性技能,呵护学生对话文本的宝贵成果.通过对话文本,让学生的视界走向澄明、内心获得敞亮.  相似文献   

17.
谢晓凌 《福建教育》2005,(8A):27-27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文本学习”,还应是“体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就是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具有亲历性、独特性等特征。阅读教学的体验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即通过模拟展示、想像、辨析等感性的、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进入”文本的情境,“触摸”作者的心灵,与文本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情绪感受,意义感悟、价值判断等。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可以理解为教师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所有对话的最终目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文字,读懂文字,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才能读懂作者的心声,从而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才能听到学生发自肺腑的感言,发自内心深处的赞叹.  相似文献   

19.
李惠娟 《文教资料》2009,(27):59-61
经典文本对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现在轻松、娱乐的媒体环境下,学生对于经典文本已相对疏离.因此教师要改进经典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立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文本;创设阅读活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分享智慧、收获阅读与交流的快乐.本文作者试从教学实践层面探索经典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需多渠道地搭建生本对话的平台,让语文课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本文依具体的教学实践就学生与文本应如何进行对话从强调朗读、重视批注、搞点活动、倡导质疑、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思考,从而初步解决了对话教学流于形式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