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们看待美、欣赏美、交流美的过程就是审美。在艺术创造中,人们把审美的过程用感受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则是感受语言的艺术、欣赏语言的艺术、交流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变得更喜欢语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上审美教育实践的流程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用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可  相似文献   

2.
陈依使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3):154-156,85
每一件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一本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教科书.也是一本思想教育的教科书。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是对作品及其内在的情感意蕴的鉴赏与体味。我们要在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中华民族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3.
(一)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基本途径,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开设的音乐、美术等课程,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艺术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其中心目的是着力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在艺术教育中...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美术欣赏教育是他们对美术作品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用眼观看到亲自操作的递进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让儿童学会掌握语言很重要,因为语言对促进智能十分有帮助。语言是儿童与社会、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桥梁,我们必须抓住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开发语言能力。美术欣赏是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好方法。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这种对话包括欣赏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美术欣赏课是把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课是大学课程中的一门必修的艺术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音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对美的鉴别能力,掌握欣赏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定的艺术感觉,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人文道德修养为目的的全面教育和发展教育,'它必须重视直接的审美感性体验和深入的艺术鉴赏实践,从优秀的艺术作品入手,采用互动式与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审美教育深入人心,并实现其蓄志养气、陶情怡性、崇美扬善的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赢民 《教师》2014,(5):62-63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设立审美教育是语文改革发展的需求,更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是用来加强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审美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学艺术教育是要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美的欣赏与创造的实践活动,提高审美的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高尚的情操,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在贯彻审美性原则时应注意:①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审美性。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以及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形式,并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点出发,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②将审美教育寓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艺术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通过艺术作品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共鸣。③将审美教育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需要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优美的、便于儿童参与和艺术创造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也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坚持运用多种途径,用艺术陶冶学生的情操,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  相似文献   

13.
陆越子 《江苏高教》2001,(5):126-126
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是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水平。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成为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教材。中国历代优秀的书画作品 ,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丰富的宝藏 ,无论对于学生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都是很好的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但是面对这么多文化遗产 ,我们的素质教育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 ,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艺术有艺术的语言 ,正如音乐教育用的是声音的语言 ,而美术则必须通过笔墨语言使学生与艺术作品交流沟通。第一 ,笔墨语言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语言。所谓笔墨语言 ,就是用毛笔作为工具 ,…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提高学生对审美意味的理解力,就必须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为此,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作一些梳理和总结,可以为艺术欣赏教育提供一张有益“的线路图”。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特效的切入点。目前艺术教育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搞好艺术教育,要树立以建设艺术类精品课程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设立艺术类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树立以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思想,建设以审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课程,实施以艺术感受为主体的艺术教学模式,组建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课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李鸿明 《文教资料》2010,(36):266-268
在高职院校审美教育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艺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的目的。作者结合高职多媒体教学中的艺术欣赏课程备课策略与实践,深入探究高职审美教育的多媒体教学中的优势,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启迪智慧,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审美理解力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虽有爱美的天性,并非是人天生就懂美、会欣赏和理解美,须接受一定的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情感、个性等方面逐渐成熟,才会较全面较深刻的理解这些艺术作品,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某种启迪,所以审美理解力要通过培育,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原则普通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要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如下几条原则。1素质原则。艺术教育要着眼于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我们所说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了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也可以说艺术素养)是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的正确的审美情趣,观察、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进行艺术知识、技…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掌握美的规律的优秀人才。艺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可以从生产劳动、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认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耦合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旨归,进行课程结构重组和教学流程再造,以优秀师资队伍打造为核心保障,把握各学科专业内生性美育因子,加强艺术专业与科技以及其他人文课程的融通互动,把艺术实践放在艺术教育的突出位置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们对于艺术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个人的审美能力体现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全民族的审美能力则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对于增强民族的精神文明十分重要.艺术美学是一个边缘学科,由艺术学和美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要完善艺术美学这一课程,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结合当前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美学的意义,对艺术美学的定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