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粜米》 (小语六年制十二册)选自叶圣陶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全文以“粜米”为主线,逐层披露文章的中心。我执教此课,用两课时完成三个教学目标:1.从字词入手,联系上下  相似文献   

2.
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怎样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我认为,采取“潜移默化”的方法是比较妥当的。下面谈谈自己在教课中的一点体会。 《粜米》(小语第十册)一课讲的是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画面,离学生生活较远,要激发学生痛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的热情比较难。我在教这一课时,恰逢粮站收购粮食,丰收以后,农民们欢天喜地争卖余粮的场面十分感人。教《粜米》前,我决定采用谈话的方式,先让学生回想农民卖粮的情景及高兴劲儿,进而指出这是党的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带来的变化。当时,中央的一号文件正好下达,于是我就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今年中央—号文件又决定进一步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的粮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若  相似文献   

3.
《粜米》教学札记武威师范附属小学薛延敏《粜米》一课选自叶圣陶老先生的著名短篇《多收了三五斗》。文章用洗炼的语言,通过对农民丰收之后粜米热烈场面的描写,以及农民由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到愤怒到不得不忍痛卖米的心理历程的展示,反映了“谷贱伤农”这一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郑丽真 《陕西教育》2005,(12):31-32
中外教育专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都将想象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已通过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可以把它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一、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1、凭借语言材料,启发想象。①对比想象。如《粜米》一课,写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远离学生现实生活,但课文情节线索清楚,粜米的前后情景、旧毡帽朋友的活动变化都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如文中写旧毡帽朋友早晨出来时,敞口船是满满的,粜米后,船身浮起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比较粜米前后,敞口船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沿着再造想象的思绪,创造感人的新形象。②补充想象。如《麻雀》(第八册)一课,教学时,可  相似文献   

5.
《粜米》一文涉及的知识面广、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一位教师讲授《粜米》一文实施了“感知整体,探究局部、深化蕴涵”的比较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课堂教学是一个由五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的成败,就取决于五个要素能否最佳组合,取决于能否提高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体效应。建立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间的最佳组合,力求做到“五位一体”,协调一致,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教法、学法、情感等方面进行科学的优化与组合,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粜米》(通用教材五年制十册第9课,六年制第十二册第9课)是从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节选的,讲的是旧中国的农民丰收后去卖米,可是米价跌了,农民吃了亏的事。我在教学中运用“一点突破法”以“粜”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学习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领会“点”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说说  相似文献   

8.
随着 2 0 0 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 ,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新的世纪 ,小语教学中怎样备课才能达到《课标》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 ?很显然 ,我们使用原有的备课思路和备课方法已无从适应《课标》的要求 ,所以我们提出了小语教学中“研究型备课”的一些思考。小语教学中“研究型备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全面调查和了解 ,这种调查和了解必须是整体和综合的 ,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考察本班学生的学习素养。这种学习素养的调…  相似文献   

9.
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我遵照吕老这一教学思想,开学初在双城市实验小学用两节公开课,教叶圣陶的《粜米》。在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我力图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这课书教学过程如下: 开始,我揭题引言。我说:“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反映俄国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课文——《穷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文章——《粜米》。”接着,我介绍了时代背景。我认为,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离现买生活较远,学生  相似文献   

10.
谈语言文字的训练□关学精语文课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由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的性质所决定的。1.训练要“三个统一”“三个统一”即语文基础知识的重点、单元读写训练重点和思想教育要点相统一。如《粜米》一课的教学过程,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要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1.
论《陈州粜米》在元代包公戏中的两点创新赵章超元杂剧中共有十个保存完整的包公戏剧本,而《陈州粜米》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其它包公戏所难以匹敌的地位。本文拟就与包公戏的比较,论述《陈州粜米》的两点创新:一是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注意了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12.
教路清晰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六年制小语第十二册第9课《粜米》教例评析柳江县教研室罗文彦【教例】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其真情实感和语言特色。2.品析重点词句,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能有感情的朗读...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80年代初提出了立体化教学结构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本文试图对我国开展立体化教学研究的状况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分析,并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探讨“二因素、三渠道、四层次”的物理立体化教学的结构模式。企望对我国深入开展立体化教学有所裨益。一、我国开展立体化教学结构研究的状况结构就是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的组织形式,教学结构就是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织形式。这里,教学结构不仅包含课的结构,而且包含整个教学活动的立体结构。诸如,教学应该由哪些成份组成,如何使教学结构整体优化等。每个教育家都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教学  相似文献   

14.
水到才能渠成刘克《粜米》(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纪实及评析纪实者:孙素华评析者:李玉学(第二课时)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粜米》。(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划分了段...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第十册第9课、六年制十二册第9课《粜米》,文中几处蕴藏鲜明的对比材料,教学中可采用对比方法,让学生从对比中理解课文内容,较好地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审清题目,初感课文大意结合解题,间:什么叫"果米,  相似文献   

16.
在全日制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写作年代距现在较远,如《长征》《粜米》《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小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教学这一类课文呢?下面试以教学《粜米》为例,略谈粗浅的认识。《粜米》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的重要理念,是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小语界的重要研究内容。随文练笔以其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的特点成为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方式,是实现"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张志公语)的途径之一。2011年版课标对每个学段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小练笔作为提高习作能力的辅助形  相似文献   

18.
我校小语教学从1984年以来,在单项改革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原理,进行了整体改革实验,初步取得了成效。一、明确小语教改的整体要求小语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重视智力因素,又要发展非智力因素,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我校提出小语教改的整体要求是:端正教学思想,讲求教学效益,激发学习兴趣,注意习惯培养,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加强思维训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焕勋“九义”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对小语课的这种多重任务,教学时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我们提出小语教学要加强语...  相似文献   

20.
1997年 8月,全国小语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了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此次观摩活动旨在为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导向,实际上也就是为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导向,在这个大会的总结会上,全国小语会秘书长崔峦提出了评课的六条标准,并且强调指出:“谁的课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做得好,谁的课就是好课。”他把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下面我想从务虚和务实两大方面谈谈我对主体性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我所说的务虚指的是教学指导思想,一位哲人说过,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