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有规范考试的各种规章制度由于法律效力不足,整个考试过程没有可诉性的法律条文,大大降低了保障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实施。而我国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史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反复举行,各项规章条款逐步走向成熟,并促了成文法规的形成。清代将考试立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针对科举考试制定了一系列条规,并专门定制《钦定科场条例》,内容涉及到考试过程各环节,是当时规范与约束考试行为的纲领性文件。研究古人对科场整顿、规范考试的做法,可为当今完善考试立法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历史上,各朝代为了达到"选贤取士"的目的,将科举考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反复举行,涉及考试管理的内容逐渐丰富、完备,各项规章条款逐步走向成熟、规范,考试的管理实践也促进了成文法规的形成。为了规范考试行为,防止徇私舞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使得立法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日益增强,有关考试条例呈现出完善、详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雪芬 《中国考试》2007,(11):42-47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教育和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制度,但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考试过程中枪替、夹带、贿买、通关节等种种作弊行为也随之产生,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封建统治者采取了立法、行政、司法等种种措施,实行了锁院、弥封、誊录、别头试,以及严厉的法律制裁等制度和措施。现代国家教育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国家教育考试中的各种作弊现象与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现象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的探讨,对现代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军事立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健全。然而,任何一个法律体系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规律、趋势并沿着此轨迹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科举考试与现代公务员考试的试前防范措施、试中监查制度、试后处罚举措的比较研究,认为古今公职人员录取过程中对于枪替行为的防范与惩治是宽严不一的。借鉴古代科举考试的管理经验,笔者分别从宏观法律层面、中观制度层面、微观策略层面对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规程提出更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士制度,科举制的运行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社会、文化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全面挖掘这项制度的底蕴,不仅有对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等制度和活动本身的研究,还诞生了诸如科举政治、科举教育、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等系列专题研究。在所有科举考试专题研究中,科举与儒家经学的关系无疑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这既属于科举与外部环境关联的研究视野,也属于科举制度本身考试内容所关注领域,附属于科举考试内部,是血肉联系的一体,其演化和发展具有复杂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7.
科场舞弊是科举考试中的违规现象,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对舞弊必须予以惩处。明代针对冒籍、关节等舞弊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明代处罚科场舞弊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强考试立法,加强对特权干预考试的法律约束,对考试舞弊处罚要规范、适度。  相似文献   

8.
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目的以选拔政治人才为主,忽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十分不利的社会地位。科举考试导致“官本位”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促使人们纷纷涌向仕途。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和考试功能的局限排斥了职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科举文化学的视角而言,"考试"在中国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从科举考试诞生的1300多年看,它已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体。随着考试文化的积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华乃至世界考试文化圈。其中最有文化张力的是"科举"和"高考"(准"现代科举"),它们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在其运行过程中,筛选、传承并创新着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百家争鸣"中最早形成的学派,儒家思想支配了中国古代法律几千年,渗透于古代、近代的立法、司法活动,也影响了当代法律的思维方式。本文拟通过对其基本内容的阐述,分析其对中国当代法律的影响,着重其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20,(2):90-94
《河北省新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是中国最早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地方法规,时过境迁,亟待修改。该条例的出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立法定位是一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该条例的"新能源"一词已经不再适当、总则内容不能反映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特殊性、从立法目的到制度体系都出现明显的滞后性。该条例的修改应该通过制定新的河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管理法这种方式进行,立法机关应当在遵循上位法的基础之上去设计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法律规范内容,积极推进河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它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套完整、规范的考务管理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清代科举考试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本文按照考试的流程,从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和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和介绍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还就清政府处罚考试违规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考试古国,又是一个考试大国。无论是古代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年轻”的高考,它们都由政治经济环境促成,体现了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考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随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扩大和改变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考试和舞弊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当今的各种考试,只要有考试就有舞弊,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作弊和反作弊成了一场层层递进的智力竞赛。即使是集前代之大成,发展到相当完备程度的清代科举考试——“严防弊窦。立法之周……远轶前代”,也曾发生了罕见的科场舞弊现象,且舞弊行为比前代更加剧烈,更为明目张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类教育考试舞弊现象屡禁不止,在某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固然有社会诚信缺失、考生或监考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无法可依,考试作弊的预期收益很高而风险成本太低。一、教育考试立法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当前,国家在教育考试方面的最高法规文件只有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条例》,而且还是针对自学考试的行政性法规,对其他各类  相似文献   

17.
科举考试制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分科考试、拔举人才的选士制度,它持续了近一千三百年。作为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中的一大系统工程,科举制度到清代时已更加完善,但随着考试制度的不断发展,考试中的舞弊之风亦愈演愈烈,面对层出不穷的科场舞弊案,康熙朝在沿用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备防弊制度,对舞弊之风严加惩处,以保证各阶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平等的考试跻身仕途,从而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政权基础,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新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是我国地方性新能源立法中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明确以"新能源"为立法对象的地方性法规。本文从该条例的制定背景谈起,探究了条例制定的超前性,肯定了其对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该条例与《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法律制度等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修改该条例的必要性;最后,对该条例的修改提出了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士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持公平公正原则,但历朝历代只要存在考试,就存在舞弊现象。为此,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严惩科举舞弊的法规措施。文章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的探讨,能够对国家现行高考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著作权法体系作为中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的成长过程。我国的著作权法律体系已经构建了由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法律责任与中央层次立法、地方层次立法、非立法规范性文件相结合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