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7,(2):19-23
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中必须抓好抓落实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党为人民谋福利的方式。邓小平一生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认识到改善农村民生的必要性和战略性作用。他关心广大农民生活状况,在多个场合对农村民生建设进行了许多相关的指导性论述,并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丰富的农村民生思想,指导农村民生事业的建设,也对当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勾画出了农村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思想:以发展基层民主政权为基础的农村政治建设;以提升农业经营水平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建设;以开展农民文化革命为动力的农村文化建设;以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核心的苏维埃政党建设。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和制度层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对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川陕苏区时期,石刻标语记录了红军进行民生建设的伟大尝试。平分土地,满足农民要求;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开展禁烟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妇女解放,追求男女平等;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工农文化水平等民生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成为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建设含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彬 《现代企业教育》2009,(18):134-134
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是将传统的村庄建设转变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是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关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政策建议,希望对将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讨论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并对30年前开始的农村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善民生的生命线和精神支撑。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丰富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食粮。加快民生改善,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跨越式发展,大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或自主创业、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展,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和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8.
赵敏 《华章》2012,(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使农村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改善,进而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采用实地走访的方式,针对西南地村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例,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关系民生的老区农村教育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一问题,促进老区农村教育发展,改善教育民生,必须着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落实老区农村学校发展的民生工程;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完善农村学校管理,落实老区农村学生收益的民生工程;巩固农村教育成果,规范老区城乡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公平;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与技能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老区农民从根本上改善民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农村教育师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老区农村教师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本文阐述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以期对正在我国各地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热点综述] 所谓民生问题,简单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 党的十八大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胡锦涛同志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从六个方面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科,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就业是民生之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不仅获得生活来源,还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推动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了政策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讨论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并对30年前开始的农村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关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破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对将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拉动内需,促进民生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30年的长足发展,为民生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完全等同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均也与民生经济背道而驰。发展民生经济、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质量和幸福指数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党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农村生活画卷。从这幅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蕴含之意: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精神生活质量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休闲体育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加大农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力度。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及农民社会心理的变化,为农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第十八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实施和谐校园建设计划,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凝聚力,把发扬民主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把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认为30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选择好推进改革的形式.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项政策的实施要以符合新阶段的要求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