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数字     
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评选开始5月20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举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十一届)评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说,原“中国电影华表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国电影童牛奖”整改后总称为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依据整改后《华表奖评选章程》,第十一届电影华表奖评选范围为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摄制并已公映或2002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比2004年增加了20%,但是,这仍是不健康的市场行为。原本以为2005年是中国国产电影充满期待的一年,原因很简单: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不拿出一些“经得起考验”之作,行吗?结果,很遗憾,没有一部影片可以让人兴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冯喆是上一世纪著名的电影明星,1995年纪念中国电影诞辰90周年、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冯掂列入126位“中华影星”之中,2005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冯酷也列入了“中国电影百年百星”之中。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为纪念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特地在2005年举办、协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学术研讨会”;6月,参与协办了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美国亚洲电影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了“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学术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致力于“推进影视教育事业,繁荣影视文化与学术”的宗旨。为集中体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念百年中国电影的成果,本刊特约请学会的会长、副会长从不同角度各自撰文,集结成这一“纪念专辑”,以纪念。  相似文献   

5.
1943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北温泉育才学校任教。他每年都要在重庆发起“武训诞生纪念会”.请社会名流讲演,邀艺人献艺,大力宣扬“武训精神”。1945年是武训诞生107周年,纪念会上中华教育电影制片著名导演孙瑜发表了讲话,陶行知请求孙瑜拍一部关于武训的传记片,古道热肠的孙瑜当场应允了请求,开始构思《武训传》剧本。不久,孙瑜应邀赴美参加编辑宣传中国抗战的纪录片,直到1947年才回国,归途中孙瑜下定决心要拍摄完成《武训传》。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从1992年12月4日起,上海开始评选“最乏味的影片”。评选范围包括1992年1月至12月进入上海电影发行市场的180余部各类影片。此举真可谓一绝!往日只见电影评“百花奖”、“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等等,哪里见过评选“最乏味的影片”?上海这次活动,既评优,也评劣,实在让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将评选第四届“韬奋出版奖”。 今年11月5日,是韬奋同志诞生100周年。为配合这一纪念活动,版协将进行评选“韬奋出版奖”活动。“韬奋出版奖”二年评选一次,上三届已评选出获奖者27位,被评选的获奖者,为出版界的精英,其中有年长者,亦有中年的英模。他们大部分为长年工作的优秀编辑人员,也有部分杰出的发行工作者。第四届“韬奋出版奖”,已开始征集与研究评选工作。目前版协已收到各地推选60多位候选人的事迹材料,上半年已进行了材料初审工作,第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第四届“中国彩虹奖”评选活动在北京圆满结束。作为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政府奖,“中国彩虹奖”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七个分项之一,历届参加评选的电视节目,是一年里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推选的精品力作,是对外宣传工作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走向世界的生动缩影。笔者作为评委已参加了几届评选活动,相比之下,深深感到了电视外宣工作近一年来的明显变化,看到电视外宣工作者创作观念上的几个新特点。一、鲜明的“走出去”意识2000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让…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在世界上评选“最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的东西,美国电影即使无缘夺冠,名次至少也不会掉出三甲。在这个星球上,好莱坞的产品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它既是不同肤色、种族和信仰的人群的娱乐对象,又是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庞大载体。因此,在选择这30部“中国人不得不看的美国电影”时,我们的目光,首先聚焦于“美国”,其次关注的才是“电影”。  相似文献   

10.
1950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浩浩荡荡的游行大军中,一个身穿灰色制服的小伙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文化部所属的队伍里。这个刚刚从香港回来不久的瘦瘦的年轻人,不断扬起手臂,把发自肺腑的声音汇入那口号声的洪流中……时光飞逝,岁月匆匆。 1984年10月1日,在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以阅兵和游行来纪念新中国诞生的日子里,他又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四岁了,是作为一名电影编导为纪录新中国三十五周年庆典的盛大场面而来的。他站在金水桥畔,心中感慨万千,仿佛在游行队伍中又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回想起与祖国共命运所走过的这三十五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曾创作了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多部经典电影作品,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电影《自有后来人》(与罗国士合作)。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作为"文革"时期的八出革命样板戏之一,至今仍传唱不衰。那么,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原型来自哪里,却鲜为人知。一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一直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总政文化部创作组  相似文献   

12.
在时下的报刊上常看到一些纪念性文章的标题多用到“诞生”或“诞辰”这两个词.如:“纪念×××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百周年诞生”“纪念×××一百周年诞辰”等. “诞生”,一是指“出生”而言.如:《后汉书·梁统传》:“皇天授命,诞生圣明.”宋代王珪《赐参知政事欧阳修生日礼物诏》:“诞生贤德,来辅圣图.”鲁迅《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又值这两个文豪的诞生百年纪念.”二是泛指事物的产生.如: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但这个观念之诞生,实比数十万军队的势力还为难能可贵.”现代作家秦牧《〈长河浪花集〉序》:“新中国诞生了,人民中国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诞生后的第13年,电影工作者拍摄了第一部农业科教电影,农业科教电影成为电影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后电视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科教影视的快速发展。综观农业科教影视片诞生以来的90余年,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都凝聚着农业科教影视片的功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教影视片必将继续发挥先进思想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指导者”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我想以此为契机,回顾一下1995年纪念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巴黎大咖啡馆(Grand Cafe)放映一百周年时的情景。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既是一次被神话了的事件(由此出现了所谓的电影“生日”),也是标志电影转型的现实一刻。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百年庆典期间,来自东方的电影浪潮也改画了世界电影的版图。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要闻     
《网络传播》2006,(1):6-7
CCTV.COM引动央视春晚网络大互动;文化部征集第二批优秀网游;“中国网络媒体2005年度新闻风云榜”评选;“掌上天下”手机网站“启航”;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网上调查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长征”也因此成为中国新闻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与之相应,各种纪念活动与策划报道也纷纷涌现,而在众多纷繁庞杂的媒体活动中,“重走长征路”的策划报道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孙利 《新闻知识》2012,(3):56-58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存在于2000-2009年间,跨度正好是21世纪开局的十年。它曾是我国当代举办时间早且影响最大的媒体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历史比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早2年,与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同年诞生。  相似文献   

18.
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台诞生65周年纪念日。65年的风雨历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呈现过“全中国都在倾听”的辉煌。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中央电台65年来始终站在舆论宣传的最前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万萍  陈刚 《声屏世界》2004,(6):33-34
网络评选、调查以其成本低、效率高、互动性强而在网络间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调查评选方法。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网络评选、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受欢迎的男女演员的网上评选、2002年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的网上评选,以及央视关于2003年两会召开观众最希望央视报道内容的网络调查等,在大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因为这  相似文献   

20.
1933年2月28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著名演员胡蝶当选为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从此,胡蝶的名字与“电影皇后”紧密相连。这次别出心裁的评选活动是由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的,陈蝶衣、冯梦云和毛子佩三人组成“电影皇后选举大会筹备委员会”,具体负责评选工作。毛子佩当年是上海滩上颇具声望的小报《铁报》社社长,他晚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9年12月21日病逝,享年84岁。80年代末,我曾请毛子佩回忆“电影皇后”选举始末。据毛子佩说,当初他们筹备选举“电影皇后”时,就计划在“电影皇后”选出后,举办盛大的加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