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形象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从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与共鸣、歌唱的语言以及歌唱心理和歌唱姿态等几个方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作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而声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歌唱发声是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的高级神经活动,声乐技术教学的全部活动,就是如何启发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为完成正确的歌唱发声而进行的运动。声乐教师所利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包含着运用学生歌唱发声时思维活动的因素,可以说它是声乐教学法中的支柱。如何运用学生正确的歌唱心理来提高声乐技术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声乐技术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声乐技术教学语言的运用,最基本的目的是让教学语言和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的声乐教学,接触和辅导过许多的声乐考生,想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唱(主要是指美声唱法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发声、歌唱的共鸣、歌唱的语言、歌唱的呼吸这几方面,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对声乐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进行发声训练之前,必须要让歌唱者了解歌唱发声的原理,掌握歌唱发声的规律,并熟练运用歌唱发声的器官。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让学员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探索发声训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员声乐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进行发声训练之前,必须要让歌唱者了解歌唱发声的原理,掌握歌唱发声的规律,并熟练运用歌唱发声的器官。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探索发声训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声乐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师范声乐教学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如存在先天歌唱条件不好及歌唱发声方面有问题的学生,阐述了如何充分合理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手压法、微声唱法),使他们的歌唱发声器官的状态和活动能力有所改善,树立歌唱信心,提高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的构造,掌握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吐字咬字、歌曲处理、音乐表现等方面,而要使每一个刚进学校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歌唱发声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声音有明显的长进,并能掌握一定的科学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那么就必须在呼吸、发声、共鸣这三个方面加以锻造锤炼。因为呼  相似文献   

8.
歌唱发声就是语言的艺术化表现.把说话中的呼吸、咬字、气息、共鸣等艺术化、夸张化的表现在歌唱中,能使发声更自然、更舒服,且更有利于初学者找到发声的方法.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强歌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声乐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构成了完整的声乐教学过程。声乐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动态分析和自我意识调控,排除学生的心理、生理障碍,激发其歌唱动机,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合理地运用教案及超语言因素,把歌唱发声理论活化为歌唱发声实践,把无声的声乐作品活化为有声的音乐形象,在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动探索歌唱发声技能和技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歌唱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的巧妙结合,声乐中教学中的声音与语言的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声音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再动听的歌声也难以构成美妙的意境;若无声音,再优雅的语言也无视枯燥无味的,因此在声乐艺术训练中,要将声音和语言有效的结合,通过优美的歌声将音乐化的文学语言形象的塑造出完美的意境,加强学生的发声训练以及语言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育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觉、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练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教学语言起到信息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杰 《考试周刊》2010,(25):31-32
歌唱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动人的旋律的依据,而且是通过咬字吐字、发音发声与动听旋律相结合塑造出深刻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的源泉。其中的咬字吐字是中国传统唱论中对歌唱语言发声技术的专门称谓。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对歌唱语言的要求是极高极严的,对咬字吐字很有讲究。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是表现歌唱语言的基本技术,充分展现了汉语语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技术发展至今,歌唱发声技巧与表演的实践经验已不再是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代代相传,而是从发声生理科学的理论出发,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歌唱发声方法,用以指导歌唱实践和声乐教学。人们学习声乐的愿望就是想唱好歌曲。因此,懂得发声生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声乐基本知识,能有助于尽快的掌握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14.
声乐课程与其它理论课程有所不同。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时,不仅需要对声乐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教师所教授的发声技巧与歌唱技巧进行反复练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声乐语言与歌唱语言等方法,利用其特殊性及重要性,达到提升学生声乐水平的目的。因此,本文对声乐教学语言的特殊性以及歌唱语言的重要性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相融合的艺术。必须重视歌唱中的语言发声问题。即明确说与唱的辩证关系──说是唱的基础,掌握好说转化为唱的度,通过正确的说话发声改进歌唱发声。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歌唱中一个较重要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不公要进行发声的训练,还要进行吐字方面的训练。为此,教师应重视咬字吐词同发声、行腔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训练;歌唱咬字吐词要唱好基本音素;注意歌唱中的非自然状态咬字方法;歌唱咬字还应重视词、句重音、语调、节奏、语气等。  相似文献   

17.
吴蕾 《华章》2011,(23)
幼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的技巧,以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歌唱的语言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本文就歌唱语言的生活性与规范性两者之间的特点,联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演唱的感觉,是歌唱与发声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歌唱与发声的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歌唱与发声的感觉既有认知特征,又有调控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声乐教学时歌曲演唱各种感觉调控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是一门声音情感艺术,是用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的歌声,去表现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本文从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吐字咬字对声乐演唱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对声乐课教学中吐字发声存在的问题,从语言的发声训练和语言歌唱训练谈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