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为活跃职工集邮活动,提升协会工作水平,上海铁路、港务、交运三家集邮协会于9月15日在铁路化中心会场举行结为友好集邮协会签字仪式暨集邮交流会。 结为友好集邮协会的三方,有优先知道对方发布的活动信息、优先参与对方开展的集邮活动、优先享有对方提供的活动资源的权利,协议规定,三方将经常开展座谈、研讨、展评和咨询活动,每年联合组织活动不少于一次;不影响任何一方与其他协会的关系和交往;活动费用的筹措和使用坚持自愿、公平和节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邮协于1月18日在青松城举行2006年年会,会上黄履中对去年的工作作了回顾,同时提出了今年邮协的活动打算:一是围绕今年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和党的十七大召开等重大纪念活动举办集邮展览;二是积极参与上海集邮节,推荐参展邮集和办好青松城分会场活动;三是办好每月一期集邮沙龙;四是创办不定期的会刊,交流信息,研讨邮识;五是做好每月二次为会员发放邮品和会长接待日等服务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邮》2006,(6):6-6
本刊讯 南京市集邮协会、献集邮研究会,《集邮》杂志社,《集邮报》社、《集邮博览》杂志社,《上海集邮》编辑部,《天津集邮》编辑部等七单位主办“我心目中的2005年‘五佳’、‘十优’集邮报刊”评选办法:在下列10种省级集邮报刊内,挑选5种(其中报纸型至少1种,数字下带划线的为报纸型);在下列30种其它集邮报刊内,挑选10种(其中报纸型至少2种,数字下带划线的为报纸型)。  相似文献   

4.
留住根     
骆延峰 《中国集邮》2001,20(7):26-26
树无根而死,人漂流终要归根;根是始,也是终,从根开始,最后又到根而终。集邮,以怡情、怡志、增识、交友、储财的兼容性,吸引了众多的爱好,才使集邮久盛不衰,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但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今天许多人对集邮开始迷茫,这东西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集邮实际上是集邮进校园的问题。它与集邮进企业、进乡镇……有共通也有不同;前必须坚持集邮育人的方针,正确处理与教学工作以及素质教育的关系,才能健康、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过10年动乱,中国集邮活动的复兴和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特别是1982年8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集邮事业的发展,各级集邮组织相继成立,集邮爱好和集邮协会会员迅速扩大。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83年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中国成为国际集邮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经过20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和评价中国集邮的现状呢?  相似文献   

7.
与邮相约     
要想集邮永存,就要有更多的人认识集邮,喜爱集邮.推广集邮,发展集邮。要我谈谈几十年集邮的收益,我说集邮的特殊功能有三:  相似文献   

8.
三、报刊集邮文献的交互性1、数量的增加:新中国建国初期,《集邮》一枝独秀,页码仅12页,其上发表的文献量是可想而知的。从80年代起,集邮报刊种类大幅度上升(据笔者统计达数百种之多)。集邮文献数量聚增,所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不仅没有产生负面效应,相反为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01,(1):7-7
上海,是中国集邮的发源地。十年动乱中,集邮活动一度处于低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化范畴的集邮活动也进一步发展。l981年1月l0日,全国第一个省区市级集邮组织——上海市集邮协会宣告成立,至今已有20个年头。为纪念这一值得庆贺的日子,本刊特将上海市集邮协会自成立之日起的上海集邮大事记陆续刊载,以飨读。  相似文献   

10.
新邮报道     
《上海集邮》2009,(5):7-7
2009-7J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小型张);B098中国内地景观(三)(小型张);  相似文献   

11.
从这期开始向集邮的朋友们介绍关于集邮展览方面的有关知识和认识。集邮展览又称邮票展览,简称邮展,集邮展览是指将收藏的各种邮品公开陈列,供参观、鉴赏和评比的一项集邮活动。邮展是集邮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的集中表现,它又是集邮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国家的集邮展览无疑是这个国家集邮研究水平的标志,也应是这个国家集邮事业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本刊发表张立《集邮献之连环画的收藏》一(参见060254),对所列的连环画冠以“集邮献之连环画”,本人不敢苟同。又,中开头所述“无论在有关集邮献的述中,还是在集邮献的目录中,几乎难见到连环画这一门类”的说法欠妥。笔专心收集集邮连环画已有3年余,更因撰写有关章而收到许多邮友来信,有交流集邮连环画的,也有赠我集邮连环画的,可以说带动了集邮连环画的收藏;此后,我又比较深入地阐述与介绍了集邮连环画,  相似文献   

13.
集邮是一项健康有益的化活动,在众多的集邮爱好中,不乏有一批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小学的学生,集邮爱好大有人在。培养好这支集邮大军,将是壮大中国集邮队伍的源泉,也是中国集邮事业的未来与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8,(1):48-48
也有改观广大集邮者在收玩《戊子年》首日封时,也收到了各家集邮报刊的新年第1期。《集邮》以全彩页大开本的靓丽姿态登场,紧追新潮流;《集邮博览》改换门庭后以邮政集团公司文史中心的丰富积累为后盾,实力雄厚;相比之下,本刊唯可持严谨细腻的传统习惯和兼收并蓄的海派风格坚守阵地,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2004年上海集邮节活动,上海宝钢职工集邮爱好者协会主办,《上海集邮》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网络与集邮讨论会将于2004年3月6日在上海宝钢文化中心召开。 作为2004年上海集邮节宝钢分会场系列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届网络与集邮讨论会将欢迎对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7,(4):2-3
贺信 尊敬的各位集邮同仁、各位来宾: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2007年上海集邮节隆重开幕,我代表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市邮政公司,向关心和支持上海集邮事业的领导和朋友们,向为上海集邮事业辛勤耕耘、积极奉献的集邮工作者、爱好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医药集邮协会根据市医药工会领导的要求,于7月12日组织代表学习领会市邮协会长王观锠在五代会上作的《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再创上海集邮事业新辉煌》工作报告。 代表们在认真学习工作报告后,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工作报告对集邮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为注重“三个性”:要注重集邮活动的创新性、思想性和群众性;重视“三个加强”:加强舆论宣传,加  相似文献   

18.
先师钟笑炉先生是近代邮坛巨人,我国集邮化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德艺双馨,不但邮学精深,而且品德高尚。他在集邮研究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为推动我国集邮事业向前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为我国几代集邮人士所广为传颂,并为海内外邮界学所公认。明年是先生百年诞辰,我谨记述先生和我之间的一段师生情谊和先生集邮活动二三事,以表我对先生的深深怀念和无限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9.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7):24-24
近5年来,笔每年都要在国外旅居3,4个月。这对于退休还念念不忘集邮、经常参加各类集邮活动、几乎把集邮当成一种新“职业”的我来说,远在异国他乡,仅靠邮友间的通信和邮寄集邮报刊,实难及时了解国内的各种集邮信息,生活中似乎缺少了重要内容与一大乐趣。去年10月我又赴国外,一住半年有余。年近七旬的我,开始学用电脑,学习上网。众多的集邮网站,令我及时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各种集邮信息。网上浏览多了,对比之下有了一些看法,愿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20.
常增书 《中国集邮》2001,(12):43-43
我是《中国集邮》的忠实读和作,在《中国集邮》结刊前,我想谈谈我心目中的《中国集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