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优化党报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新闻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成为各媒体新闻竞争的“杀手锏”。然而,由于各报共同致力于此,在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民生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质化。如何在同质化的情况下保持民生新闻报道的竞争力,足党报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做好党报民生新闻的策划?笔者认为,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民生新闻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策划,做到“有高度地贴近民生,有品位地包装新闻”。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逐渐在各个电视台普及开来。民生新闻报道的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琐事,追踪的是民众最关注的话题,常常站在群众的角度传达民主观念和人文关怀。民主新闻能够取得成功靠得就是他的亲民特点,然而各地的民生新闻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各个电视台报道的民生新闻形式内容等基本雷同。要想解决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必须要突出本土化特色,要用正确的方法报道负面新闻,要突显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都市化的倾向仍未能摆脱,在收视率的驱使下.民生新闻栏目越做越长.越做越滥.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民生问题报道广大老百姓身边的事,关注老百姓的需求,获得老百姓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当前越来越多的民生新闻在报道中却出现同质化、缺乏深度等问题,使得民生问题的价值和质量受到质疑。本文主要结合民生新闻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了民生新闻的现状,探讨了做好深度报道民生新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娱乐化倾向的突出,已经使得其收视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必须积极寻找新出路,寻求突破和创新.本文分析民生新闻的内涵,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指出民生新闻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探讨民生新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蔡懿 《新闻实践》2010,(5):39-40,41
《经视新闻》是浙江电视台经视频道最具黄金收视率的新闻直播栏目。在新闻内容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栏目在新闻的权威性、思想性上着力打造,由"民生新闻"提升为"公共新闻"。本文拟从经视新闻的实践出发,解剖麻雀,浅议省级电视专业频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若干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新闻随着民生问题的不断发展,在本土化创新方面遇到了瓶颈,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为了吸引观众,以至于新闻节目过于琐碎、低俗、猎奇,因此,民生新闻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急需突破。  相似文献   

10.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辉煌,但传播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新闻越权以及公信力下降等问题也暴露无疑,收视率的下滑便是明证.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在哪里?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中电视观众公共讨论意识的增强、竞争的需要、媒体责任意识的加强及公共领域的构建这几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提出在报道内容、受众定位、报道方式和反馈环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的概念渐趋成熟,做足做深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媒的普遍共识.作为身处基层的纸质媒体,在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倾向.《海门日报》注重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立足"小民生",着眼"大民生",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去努力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在一些民生新闻呈现庸俗化、肤浅化、同质化的情况下,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做好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4.
张铮 《大观周刊》2010,(37):16-17
从《南京零距离》的一炮走红,到近几年的“民生新闻热”,民生新闻在成功、泛滥、以及质疑的声波中成长、发展。本文试图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特别是电视民生新闻如何通过差异化战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赢得受众和市场的同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内容琐碎、同质化、舆论监督越位等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强深度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市民生活的新闻。地方台民生新闻更加关注本地区民生百态,具有地域性。就现阶段来说,地方台民生新闻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闻价值低、报道方式单一、过多侧重煽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台民生新闻的持续、稳步发展。因此要不断发展创新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对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7.
鄢睿 《声屏世界》2013,(12):19-20
目前,我国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报道娱乐化而深度不足的问题,民生新闻在各级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的竞争下进入了瓶颈期。而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其崭新的定位与理念指引着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很接地气,由于其独特的亲民视角和内质,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其在各地可谓异军突起遍地开花,但,电视民生新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平民化、低视角的特质吸引了很多观众。由于其独特的"吸附力",促其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获"双赢"。由于成功者在先,于是,跟风者、拷贝者、模板者,便紧随其后蜂拥而至一哄而上。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办民生新闻栏目,节目风  相似文献   

19.
同质化竞争是当前电视界面临的窘境之一.新闻节目也是如此。近年来.民生类新闻节目在观众美誉度,收视率数据以及市场份额取得了成功.各省市级地方电视台纷纷在新闻节目中打出了民生招牌。民生新闻虽然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节目.从新闻内容.播出时段到报道形式.都存在大面积的重叠和相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台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低俗化、琐碎化、同质化趋势的加剧,不少城市台"新闻立台"战略并未从民生新闻传播中得到持续有力的支撑。因此,当前城市台要想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大战中"突围",加强和改进民生新闻传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