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选”的活动近期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卖鱼桥小学火热进行。参选教师通过海选PK、总决选,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小学生的选票,活动设评委、大众评审团、后援团,且每一场比赛都有拉票赛。与此同时,在两家媒体的牵头下,成都也举行了2005年度“超级教师”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5,(10A):4-4
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选”的活动近期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卖鱼桥小学火热进行。参选教师通过海选PK、总决选,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小学生的选票,活动设评委、大众评审团、后援团,且每一场比赛都有拉票赛。与此同时,在两家媒体的牵头下,成都也举行了2005年度“超级教师”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3.
周俊 《教书育人》2005,(12):53-55
“超级教师超级驯” 日前,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驯”的活动正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卖鱼桥小学落下帷幕,参选老师将通过海选PK、总决选,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小学生的选票,活动设评委、大众评审团、后援团,且每一场比赛都有拉票赛。  相似文献   

4.
万象     
在“超级女声”活动的启发下,杭州一学校欲通过“超级教师”落实他们的教学理念。全校共70余位教师全部参加比赛。其形式基本是“超级女声”的翻版:活动全程20天,分海选、PK赛、总决选,设评委、大众评审团、后援团,且每一场比赛都有拉票赛。如在海选之后,学校将把进入下一轮PK淘汰赛的名单发给全校师生和家长,张贴教师的照片和个人小档案、个人宣言。他们的助选团会在师生中征集“粉丝”。每位教师还将录制一分钟左右的录像节目拉选票。目前,海选活动已经结束,共产生了20位进入PK比拼的教师。“从海选的情况看,‘超级教师’活动得到了教…  相似文献   

5.
《南昌教育》2005,(9):31-31
向来以古板、正统、威严示人的教师正对自身的形象进行着颠覆性的改变。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选”的活动正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卖鱼桥小学火热进行。参选老师将通过海选、PK、总决选.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小学生的选票。  相似文献   

6.
[案例]“超级教师超级驯”日前,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驯”的活动正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卖鱼桥小学落下帷幕。参选老师将通过海选PK、总决选,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小学生的选票,活动设评委、大众评审团、后援团,且每一场比赛都有拉票赛。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和策划人——杭州卖鱼桥小学王校长表示,活动本身源于该校推行的“光谱教育”理念。她认为,每个儿童都拥有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身体动觉智力、内省智力和交往智力等八个领域能力,如同光谱的七种色彩。“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儿童像光谱一样,呈现出多样性,发挥各自的‘…  相似文献   

7.
一、“原生态形式”的真人秀 (一)“零”门槛的全民表演.《超级女声》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超级女声》总导演王平表示:“我们完全放开报名条件,这样可以使更多怀有想法和梦想的女士走到舞台上.”喻国明认为,“海选”是这个节目能够轰动的一个很大的因素.《超级女声》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机会,什么年龄、出身、家境、身材都不问,来了就唱.假设没有海选、PK,也没有短信投票和大众评委,仅是按常规进行初赛、复赛、决赛,这样选拔出来的“超女”就算甜美动人、唱功一流,也不会是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超级偶像”.因此,《超级女声》彻底打破了传统声乐赛事的一切既定规则.而且《超级女声》在程序设计上大胆出格,完全不走声乐赛事的寻常路.相对于传统声乐赛事,《超级女声》更富有情节性、悬念性.在淘汰中,更是放大了煽情的娱乐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它允许评委对选手在赛场内外公开对选手进行各种尖刻评价,甚至将这种反差和讽刺作为一种看点提供给观众.在选手“想唱就唱”时,让任何人“想说就说”。  相似文献   

8.
“想唱就唱,超级女声”由湖南卫视始创的“超女”大比拼终于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从经济学角度讲,“超女”上演了一场财富传奇:1400万的节目冠名收入,7场总决选2000万的广告收入、3000万的短信收入;湖南电广传媒股价上涨124亿元、赞助商蒙牛实现25亿元纯利。这种娱乐消费将其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极限,而这所有财富的起点正是来自于“超女”这一产品的伟大创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想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解析这个传奇,在一片“叫好”声中来点不和谐的声音。当一个个展开歌喉的青春少女穿梭般地从镜头前闪过,一些人们渐渐搞不懂这究竟是场…  相似文献   

9.
刚刚在长沙落幕“超级女声”,真称得上是当前最火爆的大众娱乐活动了,它让人们的神经空前地兴奋起来,人们甚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能超级一下子,这不,就有一位中学生给报社写了一封信:“体育界有体育明星,演艺界有娱乐明星,为什么我们默默无闻的老师们却没有明星呢?”中学生的来信与媒体的心愿碰出了火花,于是,由成都商报和成都电视台主办的“2005年度超级教师”评选活动就正式拉开了帷幕,推荐心目中最具魅力的“个性”老师!这些被推荐的“超级教师”候选人将通过海选,  相似文献   

10.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这是“超级女声”的宣言。今年夏天,在炎热的天气下,比太阳还热烈的是“超级女声”的PK大赛,从全国几大赛区数以万计的参赛选手中,通过现场的歌艺竞技,“海选”出各赛区的前三名,再在综合比赛中通过淘汰制,层层选拔共决出5名选手,通过5进3,3进1,最终决出冠、亚、季军。以往的歌唱比赛也举办过不少,多是以评委的分数定胜负,而“超女”的结果,终以歌手“粉丝”的投票多少决定,因此引起了各大歌迷阵营上街拉票、电脑拉票等等的民主大战。一时间烽火连营,一家庭也分为多个派别,甚至家庭统战的气味也十分浓烈。万人空…  相似文献   

11.
字母词"PK"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合柱 《现代语文》2006,(1):115-116
2005年湖南卫视的平民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使一些词语广泛流行起来,俨然出现了一部"超女辞典",这些词语主要有:超级、海选、粉丝、黑幕、待定、想唱就唱、偶像派、实力、中性、亲友团、大众评审、短信支持率、拉票、PK等等.其中"PK"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我们从词源、泛化、词义、语用价值、规范几个角度对这一流行词语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PK”这个词也家喻户晓了。在“超级女声”的节旧中,“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例如:“随着‘超级女声’比赛的日益白热化,每次比赛中的PK环节都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能不能不PK’成了观众中的一种声音, 且越来越响亮。”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5,(21)
不和谐音之“作秀”到底是普通人实现梦想的舞台,还是被电视媒体操控的一场残酷“娱乐秀”——梦想被评委当众敲碎,撇了一地渣子,选手的尴尬成为荧屏前看客的笑料?在“超级女声”高收视率的背后,是普通人的梦想成真,还是大众的看好戏心理作祟?——《武汉晚报》不和谐音之“低俗”其实“超级女声”最“成功”的卖点是它所谓没有门槛的“海选”,一些放下了自尊的“选手”们在台上跑调忘词、忸怩作态,声嘶力竭,评委以制造羞辱这些少女选手的精彩“点评”为能事,观焱们捧腹大笑,陶醉在“审丑”的快乐中,“超级女声”可谓是近年来娱乐节目低俗化…  相似文献   

14.
〔镜头重放〕“超级女声”刚刚落地成都进行海选,李宇春和妈妈一起前去报名。当看到现场有数以万计的人在排队,李宇春被吓住了,是妈妈给李宇春以鼓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报名吧。”于是,李宇春又唱又跳地出现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最终赢得了352万手机短信的支持,将“超女皇后”的桂冠戴在头上。对于"超级女声”活动可能见仁见智,但了解一下这位“超女皇后”的少年经历,也许对我们的成长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2005,(21)
无门槛的报名条件让电视选秀从明星回归到了大众,平民偶像的打造则让无数原本枯坐电视机前的观众拿起了投票的手机,发出了呐喊的尖叫。这就是超级女声对全民进行的一场娱乐普及。“阳春白雪”总是曲高和寡,而“下里巴人”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超级女声的主办者是深谙其中道理的:海选无疑是一次扫荡,它以铺天盖地的方式让全中国人都知道了超女;短信支持则让人们体会了一场“选举”的快感,让观众体味了自我主张的实现;再加上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配合,超女在这个夏天像“麦莎”一样席卷了我们的生活。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超女主办方的独具匠…  相似文献   

16.
[镜头重放]“超级女声”刚刚落地成都进行海选,李宇春和妈妈一起前去报名。当看到现场有数以万计的人在排队,李宇春被吓住了,是妈妈给李宇春以鼓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报名吧。”于是,李宇春又唱又跳地出现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最终赢得了352万手机短信的支持,将“超女皇后”的桂冠戴在头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创造了中国收视率奇迹并惊动了大洋彼岸的地方台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必然有其成功运作的“秘诀”。然而,这里需要社会大众思考的并不是它的“成功秘诀”,而是采用这种“秘诀”取得“成功”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及其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无门槛”参与和全过程暴露“超级女声”打着“想唱就唱”和“无门槛”参与的旗号,吸引了全国15万青少年报名参加和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观看。从“海选”、“淘汰”到“决赛”的全过程暴露,不仅违反了新闻的取舍原则,而且违背了美学的典型原则,在“海选”阶段简直演变成献丑、现眼的反艺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PK”这个词也变得家喻(yu)户晓(xiao)了。在“超级女声”节目中,“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pin),最后一个人胜出,另一个人淘汰  相似文献   

19.
"想唱就唱,超级女声"由湖南卫视始创的"超女"大比拼终于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从经济学角度讲,"超女"上演了一场财富传奇:1400万的节目冠名收入,7场总决选2000万的广告收入、3000万的短信收入;湖南电广传媒股价上涨1.24亿元、赞助商蒙牛实现2.5亿元纯利.这种娱乐消费将其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极限,而这所有财富的起点正是来自于"超女"这一产品的伟大创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想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解析这个传奇,在一片"叫好"声中来点不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