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适用男"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词语,它是仿造"经济适用房"得来的.随后,与它类似的一些词语也纷纷被创造并流行开来.这些词语的流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2.
小议"炮灰"     
"炮灰"作为当代人广泛使用的一个流行词语,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炮灰"一词的起源入手,追溯了这个流行词语语义演化的整个过程,探究了各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注意到词语功能在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隐喻机制在促进词义泛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头词语"非常丰富.本文对"一头词语的组合理据、组合方式、以及语义关联和表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增加了"词语盘点"这个训练内容,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关于"词语盘点"训练,教学参考书上没有提出教学建议.教学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只有让词语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拓展积累;超越文本,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教师搭造平台,帮助内化提高,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5.
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貌合神离"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春 《现代语文》2006,(2):65-67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群体,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词新语大量涌现和新词义迅速产生的同时,一些词语出现了一种"貌合神离"的现象,也称为词语移用.本文具体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途径,并进一步探求了这一现象带来的结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宋长丽 《现代语文》2007,(7):113-113
汉语中有些词语从字面不难理解,有些词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果单从字面推断词义就会望文生义.现实生活中,望文生义的现象并不少见,撷取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2010年,网络上盛传"给力"这样一个词语,QQ聊天、各大论坛甚至纸质媒体也纷纷使用.网络词语"给力"来源于日和动画配音,其语义及构词特点值得进行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有其社会价值,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包容.  相似文献   

8.
说"禅"     
现代汉语中"禅"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在"禅"字记录的许多词语中,"禅"的读音有些混乱.现在我们从汉语史的角度看一下"禅"字的读音及意义的演变历程,以分辨清楚现代汉语中"禅"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相似文献   

9.
悖谬性结构词语,其语义认知基础是词的"不可能特征",具有合语法而悖于认知原型的语义结构特点.悖谬性结构的词语能表达诸如荒谬、奇异等多种社会认知意义,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词语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不平等或贫富悬殊并不等于两极分化,关于社会两极分化的思想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不论是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认为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但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词语时,有时是用来描述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目前,这一词语在使用中的歧义颇大,亟待界定.  相似文献   

11.
刘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04-106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研究,花卉植物词属文化词,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汉英植物文化就有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颜色词除表示其本身的概念外,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意义。由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词汇能够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就俄汉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危词往往蕴涵着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应该根据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作出恰当的处理。本文借助语用学的理论 ,对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及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日汉两种语言中的寿文化词语进行对比,揭示了隐藏在这些寿词背后丰富的文化语义,说明日本民族在认知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中国人的认知方式,移植中国的寿词概念和语义,另一方面通过对本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的感知和体验,采取择优渗化的方法,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寿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历代所积的谦让词极为丰富。本文对古代谦让词的特点与分类作了初步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它能直接地反映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情况;反过来,这些因素又会影响颜色词的意义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哈萨克先民颜色观的环境、图腾崇拜、时空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探究哈萨克语颜色词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含义,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哈萨克族及其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哈萨克文化。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由于英语民族与汉民族在化渊源,思维方式及审美价值取向上的迥然不同,造成英汉动物词化内涵的诸多差异,本对此予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不同化中动物符号涵义的差异多种多样,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研究不同语言化动物词语的化涵义,对词语的背景意义进行分析对比是跨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必然在其语言中打下烙印,产生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文章从语义空缺的角度,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针对各类别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填补语义空缺,实现语符意义的转换和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颜色词系统。各个民族颜色词使用的差异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颜色词中主要七种颜色的文化意义的分析和比较.来说明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由此体现出了语言的文化载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