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中国北方多风少雨,沙漠化面积已经超过262万平方公里(约39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7%,主要分布于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沙化土地面积为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中国也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之多,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权力,我们必须对沙漠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赵存兴 《资源科学》1993,15(1):7-14
本区位于黄河上游沿岸,包括内蒙古17个县(市、旗)、宁夏与甘肃各13个县(市)和青海14个县(市)。从地貌类型看,主要为黄河沿岸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陇西黄土高原和青海高原。按本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可分成三个土地潜力区(图1)。全区土地面积为22.48万km~2。1985年总人口为1485.85万,平均人口密度为66人/km~2。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沿岸地区,是指青、甘、宁、内蒙古境内上至龙羊峡,下至托克托黄河干流河段沿岸的47个县、旗、市(含四省区首府及相关旗县),土地面积15.7万km~2,1985年人口1173.5万,农业人口占70.8%(图1)。  相似文献   

4.
我国沙漠化的态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沙漠、沙漠化、荒漠化 在目前论及沙漠和沙漠化的著述中,常常见到“沙漠”、“沙漠化”、“荒漠化”以及“沙化”等名词,且有混淆,为了研究问题,有必要给如上的词汇以确切的含义。 1.沙漠 所谓沙漠,是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也包括了沙漠化土地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我国沙漠总面积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部及内蒙古西部等。 我国沙漠自然布局有如下特点: (1)地区的分布,多深居我国内陆。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沙漠戈壁总面积的90%。除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外,绝大部分以流动沙丘为主,占该地区沙漠面积的75%左右。该线以东,沙漠戈壁分布较为零散,面积也较小,仅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刘志明  晏明  何艳芬 《资源科学》2004,26(5):111-116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区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1986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对吉林省西部的土地盐碱化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15年间吉林省西部的土地盐碱化数量和程度明显加剧.盐碱化土地面积从123.25×104hm2增加到146.83×104hm2,平均每年增加1.68×104hm2,年增长率为1.26%;盐碱化程度加重,轻度盐碱化土地减少35.49%,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均有较大增幅,分别为79.50%和36.79%,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已占盐碱化土地面积的75.08%.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在通榆县和大安县.整个西部地区的盐碱化土地面积已占该地区国土总面积的30.80%,区域内个别县(市)的盐碱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50%以上.草地盐碱化是本区域的主要盐碱化类型,约占整个盐碱化土地的60%,许多草场由于严重的盐碱化已失去利用价值.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已经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中药固土     
从榆林说起 我国现已实际发生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直接经济损失每年540亿元,由此导致生态难民逐年增加.榆林位于黄土高原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西北邻接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土地沙漠化是榆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客观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1 当前工程管理与造林现状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鄂托克前旗来说 ,尤其是这样。鄂托克前旗总土地面积 1 .2 5万 km2 ,风蚀沙化面积达 1 80 8万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 96.4% ,其中强度沙化面积 71 2 .5万亩 ,占总土地面积 38% ,全期年平均降水量 5 0 mm左右 ,蒸发量 2 60 mm,有风日数达 2 4 0天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秋凉早 ,冬寒长 ,春季气温回暖迟 ,夏热短。由于全旗沙化严重可利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 ,畜牧草场质量明显下降 ,大量农田被风沙侵蚀 ,住户被迫搬迁 ,沙尘暴…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态势及其治理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多年来研究沙漠及沙漠化的基础上,扼要介绍我国沙漠化现状、发展趋势及治理模式。土地荒漠化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国际上对此极为关注,1977年联合国专门召开世界沙漠化会议,提出全球向沙漠化进军的行动纲领。我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9%,其中,干旱区沙漠(戈壁)116.2万平方公里,干旱及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3.4万平方公里,湿润半湿润区风沙化土地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沙漠化的趋势是局部改善,总体上仍在发展。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沙漠化土地面积从17.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万平方公里。当前治沙的重点应放在沙漠化土地上,特别是对那些正在发展的和已经开始沙漠化的土地,既要防止其发展,又要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对于沙漠(戈壁)的治理,重点应放在位于其边缘的绿洲。除了采取措施保护现有绿洲、交通干线,工矿居民点等免受风沙危害外,还应进行综合开发、建立和扩大新绿洲。根据风沙化土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可以充分利用其周围地区丰富的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发展的优势,进行全部开发。  相似文献   

9.
王菱 《资源科学》1989,11(2):49-55
陕晋内蒙古三角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包括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关、兴县;陕西省的榆林、府谷、神木;内蒙古自治区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东胜、达拉特旗、清水河12个县、旗。黄河自西向东,而后自北向南贯穿全区。总面积5.54万km~2,总人口216.516万,农业人口189万,耕地面积1349.3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6%。本区贮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开发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据新华网2019年6月17日报道,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 6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更为严峻的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根据我国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荒漠化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经过长期积极的探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全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已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2个监测期的"双减"(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由于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基数较大,形势不容乐观,防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有13亿亩草地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1/3,并继续以每年高达2000万亩的速度退化。40年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内蒙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12%,贵州为30%,陕西、甘肃为36.6%和44.35%,黑龙江的松嫩草原竟高达77.5%,吉林省草地以每年3%的速度退化。最近25年,沙漠化土地则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扩大,尤以农牧交错区为甚,仅内蒙古每年沙化面积就达20万ha。全国草地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7,(2):155-158
我国的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共149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59.3万平方公里,戈壁56.9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3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5%。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13个省(区),影响将近5000万人口的生活环境和该地区经济建设。近半个世纪以来,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000余平方公里的面积在扩大。所以研究沙漠及沙漠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缩小,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土壤侵蚀日趋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世界森林面积1963年还有37.4亿公顷,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4%。仅1970—1980年间,森林面积就减少1.1亿公顷。目前仍以每年1,1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另据联合国1984年5月的报告,世界沙化面积已达4,500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3.7%。如果按目前沙化速度继续发展,到本世纪末,世界上将要失去1/3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14.
钱智 《今日科苑》2010,(1):171-171
新疆气候干旱少雨,沙漠浩瀚,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43%。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全力推进。“十五”期间,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68%提高到2.94%,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4.95%,沙化土地面积扩展速度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形势严峻我国是土地资源大国,又是土地资源小国。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2亩,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1.2亩,为世界人均的1/4。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沙漠与沙漠化面积已达153.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5.9%。预计今后10年,沙漠化...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50年代算起,我们与沙漠化顽强搏斗了50多年,尽管局部地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残酷的现实是:沙漠化土地越来越多了。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约为1560平方公里/年,目前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国家为治理土地沙漠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相应启动了许多生态治理工程,为什么收效却不大呢?时值今年的世界荒漠化日,有必要对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土地资源数量及分布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包括锡盟、乌盟、呼市、包头市、伊克昭盟、巴盟、乌海市和阿拉善盟等 8个盟、市。土地总面积为 70 1 2 .99万公顷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6 0 .71 % ,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农用地 5558.88万公顷 ,其中耕地 3 79.97万公顷 ,园地 1 .93万公顷 ,林地 2 52 .2 5万公顷 ,牧草地 4890 .0 5万公顷 ,水面用地 3 4 .6 8万公顷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85.57万公顷 ,其中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59.0 4万公顷 ,交通用地 1 5.6 3万公顷 ;水利设施用地 1 0 .90万公顷 ;未利用地 1 3 6 8.54万公顷。详见表 1。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河中游地带,全区含晋、宁全部和陕、甘、青、内蒙古、豫的大部或一部共287县(市、旗)。总土地面积62.87万km~2,人口8126万,耕地17568万亩(1985年统计数,调查数为28600万亩),分别约占全国的1/15,1/13及1/8。 粮食生产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社会历史等众多原因,本区粮食生产区域差别大,大部地区生产低而不稳,不能自给。近年粮食平均年调入量达15—30亿kg,运粮费耗资4—8亿元。粮食已成为本区各业发展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985年全区粮食作物种植1.52亿亩,占作物总播面的79.3%,总产2307.1万t。人均占有量283kg,较全国人均364kg低28.6%。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目标,摸清自然保护区受威胁因素、优化保护地体系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如何有效开展沙漠化防治,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该保护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此次调查通过卫星地图的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取证,采用景观指数运算软件分析了该保护区的沙化情况及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若尔盖温地自然保护区沙化总面积为23162.9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3.9%,其中沙趋地面积最大,为21102.36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91.1%;流动沙地面积最小,为385.08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1.66%;治理沙地总面积为467.35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2.0%.沙化程度空间差异明细,嫩哇乡和辖曼乡沙化程度高于其他乡镇,核心区西南沙化程度高于东北区域。景观格局分析表明保护区内沙漠化程度整体呈现出减轻的趋势,少数乡镇治理效果显著,但沙趋地面积的扩大意味着潜在沙化风险增大,需坚持沙化治理。该研究为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沙化治理策略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黎代恒 《资源科学》1991,13(4):73-80
广西石灰岩分布广,据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统计,石灰岩分布面积达8.95万km~2,占广西总面积37.8%,其中裸露石灰岩面积7.88万km~2,占广西总面积33.3%。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湘桂铁路以西,包括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柳州地区的西部以及桂林市区和阳朔县。其中以都安、河池、靖西等27个县(市)分布最集中,石灰岩面积占该县(市)面积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