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确定词语言语意义的类别是为了提供分析和理解的范式样本。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可以把词语言语意义分为以语言词义为基础的词语言语意义和由语境规定的词语言语意义两大类,它们共包括概念义、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形象色彩义、语境具体义、语境转义、语境降用义、语境同义和修辞义 12个小类。这 12个小类还可以从功能上概括为功能性言语词义、替换性言语词义、描绘性言语词义三类。言语词义的功能不同,则对它们的解释方法也不同。言语词义上述两方面的分类剖析共同完成了一个对它们识别、理解和概括,阐释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2.
情景意义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用语言传递信息,主要靠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的词语及其组合。语言中每个词语都有它固有的意义。然而,词语的意义在语言中和在言语中又是不尽相同的。在语言体系中的词语的意义是概括的、抽象的,而在言语表达中的词语的意义却是具体的、明确的。词语的意义由概括抽象变为具体明确,这中间经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者对词义有多种界定,结合前人观点,在此对现代汉语词义内容进行组合和分类,来分析语言中的词义和言语中的词义,进而提出了现代汉语词义内容包括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即词语在运用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除非"关联句式及其类似关联句式在言语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除非"的意义比较复杂,意义的蕴含形成羡余否定。言语现实中"怀疑、难免、保不齐、说不准"等词语也具有"除非"一样的特征。"除非"关联句式形成的羡余否定是往往是人们主观意愿的外在表现,词义蕴含而发生内容上的交叉,实质上是人们表达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学者们已多有研究。感情色彩是词义所反映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体验,它主要有褒义和贬义两人类。感情色彩作为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在言语中的运用及变化等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语言的交际又不限于交流思想,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志和感情。有的时候,纯粹是感情的表达……”动用到言语中之后就可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语言的“意义”是指语词在语言系统中具有的意义,它是客观事物、现象及它们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这种意义是抽象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语言的“意义”,通常叫词义,可以靠字词典查得。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它总是和具体的交际环境相联系。具体的交际环境对语言运用有制约作用,从而形成相同“语言义”的不同“言语义”。所谓“言语义”,就是指人们在具体交际环境中运用语言时所产生的与特  相似文献   

7.
方言语汇属于语言民俗,语言民俗体现民俗文化,文章通过辑录《龙泉号军烟云录》文本语境中的地名词语,考释了文本中地域名词的结构、词义和语用,分析了地名词语涵盖的民俗文化特征、词语构词理据,对深入了解语言民俗及其文化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语口语是人们进行口头交际组织社会活动的口头交际语 ,是英语这一不断变化的活语言的先驱 ,根据“言语重在表意”的原则 ,教师应该结合文化特征与语境特点 ,将活生生的语言 (其中包括词语替代、词义变化、句式改变、读音改变、重音改变、语调表意、模糊语言、形象语言等 )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语境能确定或限定话语中词语各种各样的意义,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对词义具有调适作用:使词义单一化,使词义具体化,使词义延伸,赋予词语临时意义,赋予词语修辞意义。词语的这种受语境调适产生的言语义称作语境义,它在话语中常表现为表层语境义和深层语境义两个层次:表层语境义是理性意义项目在语境中的再现,体现着语境对词义项目的选择性;深层语境义往往是在词语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语境的作用而生成了一个新的概念,词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观性很强。两者皆与语境信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活化的语言,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词义出现转移、扩大、缩小等演变特征。"荤"字等词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产生了词义上的古今差异。这些词语是汉语中的活化石,为人们研究汉语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及时总结和规范新词新语是当下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汉语词汇系统的健全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文章把2006年以来的185个新词语分成族群和非族群两部分,探讨了新词语的生成类型、语用来源、基本特点,以及滋生流行的语言理据、心理因素和社会原因,并从语言规范的角度预测了它们的存在和消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卖义词向虚义词转变,由功能实词向语法功能词转变。英语中许多单词和句型也是英语语法化的结果。语法化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于介词搭配,词义引申,时、体系统等方面。对于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语感图式提高英语语感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语言图式是以一定的形式积淀、储存在主体大脑里的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意蕴等。语感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形成对言语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图式结构。语感教学,就是不断向学生提供超出他们原有心理图式结构的言语信息,促使学生原有图式结构顺应新的言语输入,从而不断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4.
岫岩是满族集聚地,也是满语通行时间较长的地方,尽管满语使用时间较短,但仍对汉族聚居区产生了影响,岫岩满族的语言使用经历了使用满语/满汉语共用/使用汉语的过程。岫岩汉语方言中吸纳了较多的满语词,现今,满族虽然习用汉语、汉文,但个别满语词汇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沿为方言,集中体现在人名、地名以及日常词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与维吾尔语密切接触,相互影响。汉语借词的借入对维吾尔语构词方式、词义以及词义演变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总结并分析研究汉语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维吾尔语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与越南自古山水相连,壮族由此与越南诸民族在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点。研究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从基本颜色词的构成和构词手段上分析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的特点,揭示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壮越文化,促进壮越民族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词义认知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语言,理解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词义认知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一是对于汉语成语的词义认知方面,应该既把握住句子的句式和语法结构,还要把握好语境,避免望文生义。在对汉语四字格认知时,切记不能生搬硬套地,要把握好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对于话语交际中的词义认知方面应跨越文化差异,充分把握好原话语的精神境界。最终本文意在说明词义认知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或者说明词的空缺,这种空缺必然会造成语义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词汇和词义联想之中.词义联想属于文化信息差异。这种差异又体现在东西方文化方面。东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上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要消除这种差异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很多词语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对一些词语进行创新使用是网络用语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给力"在网络语言中就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给力"新用,不仅受网络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同时与其内部语义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它能直接地反映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情况;反过来,这些因素又会影响颜色词的意义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哈萨克先民颜色观的环境、图腾崇拜、时空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探究哈萨克语颜色词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含义,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哈萨克族及其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哈萨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