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2011版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有写话教学了,从让学生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三年级开始就有整篇文章的写作任务。可见,写作教学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何等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学生作文要么千篇一律,要么内容空洞。这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利,而且使作文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为了改变现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抒写自己的心曲,放飞自己的心灵.是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可是在实际中一说到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学生的作文要么是缺钙幼儿化,要么是胡编乱造一副虚假面孔.笔者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接触到写作不久,因此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到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训练,很多老师都会形成一种误区:要么包办完成,精批细改;要么大笔一挥,批上日期就行了。同时作文本一发下来,学生也不会怎么看重老师的批改,久而久之,写作就形成了一种形式。其实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写作效果的检验,也是写作指导的继续与深化,作文批改不是作文教学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的批改的质量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的高低,怎样通过个性化的批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走,让学生能上路,感觉很轻松,感觉有成就,然后才能走自己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走,让学生能上路,感觉很轻松,感觉有成就,然后才能走自己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7.
林惠珍 《考试周刊》2012,(20):55-56
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我认为,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首先就要让学生先学会欣赏作文,然后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联系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马秀兰 《学周刊C版》2014,(10):118-118
在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50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作文写不好,要想获得一个好的语文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把上作文课练习写作看做是一种负担,要么胡编乱造,毫无真情实感;要么实在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积累,写作时缺乏素材可用。根据这一情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在平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素材,以避免到写作时挠头。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11):63-6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得好坏是学生是否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体现。但长期以来由于教无章法,学不得法,从而导致作文成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部分学生提及作文要么就是无话可写,寥寥几笔草草交差;要么就是记流水账,毫无美感可言。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学生平时缺少积累,词汇存储不够,其次是缺乏教师指导,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临到下笔无从写起。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写作、有话可写,进而爱上写作、快乐写作,从而学会写作,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一部分小学生,面对作文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篇一律,这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面对学生们对待作文的消极态度,如何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欲望,如何让他们面对作文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在一系列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侧重审题、立意、构思、表达等作文技巧的指导,而忽略经验、想象、体验、情感等作文内容的激活。学生写作时常常是一筹莫展,百般无奈。要么感情漠然,干瘪生硬;要么笔是心非,貌合神离。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让学生敢写作文、会写作文、爱写作文呢?我们根据小学生想玩、爱玩的天性,以"活动"为承载体,以"情感"为催化剂,以"体验"为突破口,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齐光荣 《教师》2012,(1):76-77
平常和老师们聊天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学,越来越难教,特别是作文教学更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死背范文,要么"无米下锅",要么有"米"不会下,要么不会开头……其实,要想学生学会作文,除了要学生勤观察、常积累外,教会学生怎样开头也至关重要,下面就小学生作文的开头谈自己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4.
张喜平 《现代语文》2014,(2):131-132
写作是情感的释放,是愉悦的享受。当一篇作文完成,学生内心应充满了幸福。而事实却是:很多学生将作文当成了“头痛”学科,要么落笔无言,文字苍白;要么人云亦云,缺乏内涵。作文成了升学考试的一种工具,背背范文,照猫画虎,这样的作文岂会生动吸引人?归根结底,作文还是缺乏了“情感”二字。人类具备丰富的情感,学生之所以无感而发,是由于缺乏适宜的引导与激发。  相似文献   

15.
向明 《现代语文》2006,(2):98-99
反思一: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实施现状怎么样? 旧有的写作训练模式或其体系至今未曾得到大的突破,技巧理论派仍大行其道。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让人感到满意,给人的感觉要么还是走老路,继续授之以鱼,要么就是提一些大而无当、似是而非的概念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彦 《新课程研究》2009,(11):179-180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师巨儒 《现代语文》2014,(5):141-1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是现在作文教学却是一项棘手的任务,教师虽然做了精心的指导,但是学生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洞无物,要么杂乱无章。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来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社会上的写作培训班是专掏青年的腰包”,现在畅销的各式各样的作文大全,无疑也是赚取家长和学生的钱,对于作文恐怕帮助甚微。很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感受是像吃中药一样,见效缓慢;很多学生对作文觉得无处下手,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言干瘪无味,怕作文。如何解决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和学生分别从难教和怕写的尴尬境地解放出来,让教者乐教,写者乐写。  相似文献   

19.
目前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么重理论技巧,高屋建瓴地讲一些方法规律,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学生听后如坠云雾之中;要么只针对作文训练就事论事,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缺乏理论深化.作文教学要把握好度确实很难,被师生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  相似文献   

20.
钟祥彬 《现代语文》2010,(9):132-133
一、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愿意写作甚至厌恶写作:二是写作内容上要么空洞宏大,缺乏真情实感,要么堆砌演绎文史知识,讲究华丽的文辞。一句话,目前学生作文不是从个人的心灵出发,而是从别人出发,自我缺失,从概念出发,抒别人的情,有生活现象却无鲜活的生活气息、人的气息,故而文章呈现高度模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