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农宣传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如果漠视“三农”,不仅是“三农”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同样是媒体的悲哀。——张振华与“三农”问题一样,对农宣传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关注讨论的一个难点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对农电视研究会除了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外,还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开辟了对农专栏,中广协会去年又专门举办了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旨在不断改进对农宣传工作.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尤其是国家广电总局把2005年确定为“农村服务年”。但是.反观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现状不容乐观.亟需  相似文献   

2.
对农广播电视建言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重农”思想,从政治上.战略上和实际工作上对“三农”予以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同志更是身体力行,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实际,力促各级党和政府从多方面推动和解决“三农”中的各种问题。这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审视广播电视对“三农”问题的关照度,提高认识,加强重视,从频率频道资源和节目.人力.物力的调配上加大力度,从而高扬对农广播电视宣传这只风帆,使之成为与中央工作相呼应,相协调,推动“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部推进器。特别是在平面媒体覆盖广大农牧区和边远地区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不仅负有重大责任,而且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今日黑土地》品牌节目看强化对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广电系统为“三农”服务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广播电视媒体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做好服务“三农”的工作,推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学刊》在2005年的《广播电视服务“三农”》(上、下)《对农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三期专栏中,集中发表了21篇广电对农传播的文章。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话题。本期专栏,刊发海宁潮·天通杯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三篇一等奖征文及征文活动综述。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非常关注的对象,可是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三农”问题的节目却相对薄弱。对农节目的传播主要面向农业、农村,其受众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民和农村城镇化的居民。在强手如林的媒体竞争中,县级台对农节目显得势单力薄,其欲在夹缝中生存,并拥有一席之地,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重要的是媒体自身须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从而收到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我国四级广电媒体最基层的县级广电来说,如何在新时期办好农业节目、创新对农节目报道,更好地为农服务,已摆在县级广电人面前!作为最基层的广播电视机构,县级台不可能也不具备与省、地级台竞争综合实力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县级台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局部上寻求突破,开展扎实有效的对农报道。一、充分发挥“快、准、灵”的报道特点对县级台而言,其优势在于区域范围相对…  相似文献   

7.
为了紧紧抓住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阶段“三农”新需求给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带来的新机遇,着力推进全省广电系统在开展对农宣传上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节目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年初,省委宣传部和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的通知》,发动全省各级广播电视部门深入开展当地“三农”对广播电视新需求的调研,  相似文献   

8.
杨锡华  朱鑫 《视听界》2006,(5):54-56
近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召开群众座谈会、调看(听)部分节目等形式,对江苏省内97个广播电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节目进行了初步调研。一、江苏“三农”节目概况及主要特点从数量上看,县级台开办的“三农”节目较多。目前了解到的江苏各地开办的广播电视“三农”节目有97个。其中广播节目53个,占55%;电视节目44个,占45%。省市县三级台中,江苏广电总台开办了3个广播电视“三农”节目,13个市级台开办了9个,62个县级台开办了85个。从地域分布上看,苏北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比重大,广播电视“三农”节目相对较多,目前苏北地区开办了44个…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对媒体议程设置提出了全新的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视角、报道要求,形成了崭新的媒体语言社会环境。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报道为例,目前,媒体针对农业宣传报道这一资源,一改过去对农传播、对农节目、对农宣传的理念.转换为“为农传播”新思路。“对农“与“为农”仅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10.
“三农”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常山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7%的农业县来说.更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这个现实出发,做好“三农”工作。新时期强化“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意义重大,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广播电视责无旁贷。为此,常山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专门开设了一档电视对农专题节目《农村天地》,并不断探索.使节目更加贴近“三农”,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三农”,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在农村最前沿的县级电视台,更要把镜头对准“三农”,办好对农节目,这也是我们服务“三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贾挺明 《中国广播》2011,(11):40-43
“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对农传播的主流媒体,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对农传播水平,在服务“三农”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如今我国广播电视对农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魏世泰 《新闻前哨》2004,(10):39-4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引发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放眼传媒界,不难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以服务“三农”为  相似文献   

14.
尹彩安 《河北广播》2006,(5):111-112
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对“三农”倍加重视,各级新闻媒体办好“三农”节目,适应时代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所在的唐海县农业基础雄厚,以稻苇种植、水产养殖为主。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适应节目改革的需要,我县电视台陆续推出了《科技之光》《农场天地》《专家话农事》等对农节目。那么如何把这类节目办好,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成为农民所信赖的“良师益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深刻体会到,办好农村节目,必须立足服务性,注重引导性,突出针对性,追求时效性。把握住了这四点,“三农”节目就会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就有广阔的天地,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文本在发挥融媒体优势助力"三农"发展中,深入研究了融媒体背景下对农节目的创新和转型,并结合当前对农节目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强化对农节目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如对农节目定位的需要、城乡对接现实需要、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等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采编队伍、组建一支涉农专家团队、搭建一个融媒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确保平台建设各环节流畅、提升采编队伍专业化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便于对农节目的创新,使其通过对农节目助力"三农"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三农”问题备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地电台纷纷开办相应的农业频率以及对农节目,宣传党的农业政策,向农民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以及  相似文献   

17.
何思颖 《今传媒》2024,(2):11-14
在“三农”题材自媒体短视频(以下简称“三农”短视频)逐渐发展起来后,众多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将现代化的乡村呈现出来,使得网民群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在“三农”短视频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乡村文化传播范围也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三农”短视频的关注重点、“三农”短视频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提高“三农”短视频质量,有效发挥其助农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农传播”的意义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媒体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为农传播”与学界以前常说的“对农传播”相比,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传播理念:后者把农民作为传播的纯客体、对象对待,直接妨碍了“三农”传播的思路,在客观上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我国现阶段的新闻传播实务活动中被严重边缘化、甚至被排斥;而前者则把农民真正放在主体地位来考虑。这一个字的变更,有望使我国新闻传播界服务“三农”的工作得到极大的改观。“为农传播”的意义维护农民的言论…  相似文献   

19.
石长顺  李欣 《青年记者》2006,(10):20-21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笔发现,“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播电视节目亮点不多,数量较少,质量较低,目前上马的一些节目存在“入户不入心”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1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金土地》节目诞生。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媒体中唯一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每天不问断播出的对农节目。节目运行7年来,始终关注“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三农”开展一系列广播活动,不仅吸引了听众,扩大了广播影响力,还成为新疆听众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