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正面、及时、科学。正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逐步懂得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调整自己、主动地发展自己。教师要努力为学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该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化学学科的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学做人、学思想、学求知。一、学做人学做人,就是要使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教师要努力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内...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的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难点。传统教学中的评价,起不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它使学生恐惧考试,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为此我们大胆尝试,使评价活动化、生活化。目的是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在自己接触的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完成考试任务,以此来推动教师学科教学的活动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当教育者自己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这里,教育者自己完善自己的方式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反思便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反思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得失的研究。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一般说来,越是能够经常反思的教师就越是好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职后的发展,根植于学习,落实于教学,发展于研究。学、教、研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忽略其中任何一项都将给教师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尽心尽责,而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必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笔者结合《曹刿论战》探讨语文教师如何通过学、教、研求得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多方面地努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成为真正能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是自主性、互动性、情感性的课堂,既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也有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经验分享、情感互动,课堂洋溢着生命温暖。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对此,笔者浅谈自己的教学思考与体会。一、注重体验,学生探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需要善于启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尽量自主探索,而不是被动装填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  相似文献   

8.
学习诊断可以纠正和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和偏差。通过诊断,使教师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优势、偏差和缺陷,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同时,也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上的特点、优势、偏差和缺陷,为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帮助。通过学习诊断,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有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从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也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天地。本文从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教给方法、创新模式等几方面谈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努力塑造好一个个美好的灵魂,而且也要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去,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事实也证明:教师经常对学生加以欣赏鼓励.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而且教师赏识的语言必将激励着学生。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  相似文献   

11.
宋月峰 《新疆教育》2013,(5):155-155
当今社会是一个凸显人性化的社会,在当今社会,教师管理学生也凸显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主,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唤起他们学习的动力,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关心、爱心、耐心浇开一朵朵舍苞待放的花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诱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热切的向往,从而达到好学、乐学、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鼓励学生自己尝试、鼓励学生自己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依靠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并不断向教师进行质疑,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核心意义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同自己、提升自己,从而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个体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学设计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差异;学习方式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学评价上承认学生的差异,使之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偶朋 《湖北教育》2003,(23):49-4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真正改变传统的过于强调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真正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精神落到实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要注重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讨问题,增强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在参与中主动认识、表现和发展自我,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师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有创造地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怎样的学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玉珍 《青海教育》2003,(10):13-13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处处以教师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薰陶和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碎思录     
最失败的教学是使学生厌学,最成功的教学是使学生乐学。 能使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最好的教师;能使自己超过教师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称职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不称职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  相似文献   

19.
1.多给学生学的时间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知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算理,自己掌握知识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必须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0.
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全面的学习情况,为学生量身选定适合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评价使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人格魅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