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几项主要指标,即每万人口中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每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文盲率等,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哈萨克族的人口文化素质,并与全国、自治区平均水平和其他几个民族相比较,其非文盲率在全国位居第三,仅次于塔塔尔族和乌孜别克族,大大高于全国、自治区平均水平,其他几项指标在自治区被比较的13个世居民族中处于偏下位置。  相似文献   

2.
三晋短讯     
“十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五”期间,我省各级各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省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4年底,我省各级各类学校达3.33万所,在校生705万余人,教职工42万余人。其中:小学28254所,在校生359.2万人,入学率99%,和全国水平基本持平。初中2758所,在校生192.71万人,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89个百分点。全省“已普九”的县(市、区)达到114个,人口覆盖率达95.95%。今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可达到“普九”标准“,两基”历史任务将全面完成。全省高中学校1095所,在校生105.02万人,毛入学率55.91%…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大事。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也比较落后。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对振兴内蒙古,逐步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尤其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以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全区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以高于汉族在校生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我区每万人口中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不低于全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分析辽宁教育形势,明确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我省GDP在全国位居第7的位置相对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第7个实现“两基”,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52%,位居第7位.高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石级各类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均居全国前列;普通高等学校64所.位居第3位;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108人,位居第4位;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现在和将来.据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8198年我国就有999.2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教书育人.研究教育,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类报刊也相应递增,而且文化教育类报刊在全国报刊中的比重也略有上升.据1981年《中国出版年鉴》统计,1980年全国出版报纸230种,杂志2191种,其中文化教育类179种,约占总数的7.4%;1986年统计,1985年全  相似文献   

6.
从文盲人口的分布来看,目前中国文盲人口的90%分布在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其中50%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边区、牧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文盲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值。因此,推进中国西部地区民族扫盲教育,便成为全国扫盲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内陆农业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因此,山西教育发展的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整个山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山西省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全省乃至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呢?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教育系统效益的现状1.总量上反映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1。表12000年我国城乡15~64岁各级受教育人口水平比重及人均受教育状况2.质量上体现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农村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国务院近日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十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国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左右。《纲要》显示,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教育督察员制度分省、市、县(区)三级建立。省级督察员的监督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市级督察员的监督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县级督察员的监督对象为全县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督察员的职责主要有四项:一是监督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教育事业发展上,不仅教育的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而且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教育发展的规模是教育发展的数量指标,它不仅能表示教育发展的现状,表示教育普及的程度,而且还能显示教育发展的存量,即一国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一般都用三级教育的入学率、成人文盲率和万人大学生数来表示教育发展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 我国基础教育规模大、涉及面广。中小学幼儿园共约80万所,占全国各级各类普通学校总数的98%,规模居世界首位,在校(园)人数达到2.27亿人,占全国各级各类普通学校总数的92%,教师总人数达到1070多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普及中小学教育的工作目标,取得重要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到2000年底,全国85%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8%,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文盲充斥的状况。小学适…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全国教育人口第一大省.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76万所,教育人口281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8.5%.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把“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作为九十年代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行动纲领》也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在本世纪扫盲工作要达到的全民教育目标是:“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人口中的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经济发达的地区要在1996年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大部分地区要在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少数民族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既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建设“和谐辽宁”的重要任务。一、我省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辽宁省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省有51个少数民族,670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蒙古、回、朝鲜、满、锡伯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6%。全省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市和77个民族乡(镇)。我省的民族学校在学制、教材、教学计划、教师编制…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我们今后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今年春夏之交发生动乱和暴乱之后经过全党认真反思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不仅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而且对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目前,河南各级各类学校共5.72万所,教育人口2754万,占全国8.47%,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主动融入,引导教育系统主动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努力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及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表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江总书记的谈话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是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立即组织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结合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推动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万所,教育人口2933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8.1%。其中,在校生2794.6万人,教职工138.7万人,专任教师117.03万人。  相似文献   

20.
一、振兴山西,必须把发展教育置于头等优先地位改革十年来,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山西教育的普及水平和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的平均学历水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等等,不仅大大低于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而且也低于国内先进省市的水平。从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