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改能否在农村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参与程度。面对新课 改,农村教师存在着诸多不利的状况。当前,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新课改并没有对农村教师寄予足够的关注。我们 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对农村教师的重视程度,使农村教师由"政策的对象"转变为课改的"职业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参与程度.我国目前约有690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其中包括几十万名代课教师,他们承担了中国基础教育60%以上的责任,因此,可以说只有农村学校的新课改成功,才有全国的新课改成功,而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较高的素质水平则是新课改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新课改,农村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政策的对象”转变为课改的“职业参与”,由消极接受走向积极合作参与,这是新课改赋予农村教师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角色转变,就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入脑、入心"的课改理念:催生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新行为 (一)人们的发现 1.座谈:"新课改背景下您是怎么备课的?" 农村教师是否适应新课改,备课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听听农村教师对课改前后备课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看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课改新理念在农村学校的普及和深入程度,为农村教师所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约有804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只有在农村地区取得成功,才能在全国取得成功。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较高的素质水平则是课改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对农村教师的重视程度,使农村教师由“政策的对象”转变为课改的“职业参与者”,由消极接受走向积极合作参与。一、农村教师的诸多不利状况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改革居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身上,还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思想上不愿搞课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教师真正乐意并有效参与新课改,首先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要反复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努力营造好课改氛围,使教师知道新课改是形势所迫,事业所为,民族所需。同时,还要使教师意识到一个不愿搞、不会搞新课改的教师,是一个落伍的教师。只有让教师们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出现危机感,才能实现“要我搞课改”向“我要搞课改”转变。2.方法上不会搞课改。…  相似文献   

6.
聚焦新课改,我们不要忘记农村;聚焦农村新课改,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师。课改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成败也在农村。农村教师是农村课改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在课改中的心态和表现如何,他们如何做到与新课改同成长?值得我们关注。本期沙龙请来自农村的教师畅谈感触、发议论、想未来,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胡玉静 《教育文汇》2004,(11):21-21
有的农村老师认为,新课改对办学条件和学生素质要求太高,离不开“多媒体”,而这些正是农村学校的弱项,所以课改无法推行。这种说法夸大了办学条件,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际上,新的课程理念才是新课改的灵魂,农村教师走进新课改最重要的是能树立新的理念。只要创造性地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感悟新理念的魅力,品味新理念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就一定能找  相似文献   

8.
刘焕君  洪俊 《福建教育》2005,(6A):11-12
新课改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广大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许多农村教师在接受了新课程的培训后,一方面跃跃欲试,期待大显身手,另一方面又因不适应课改的要求而产生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教育改革,其决策在政府,执行在教师。没有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就没有新课改的顺利发展和有效实施。新课改需要“新教师”,教师要参与课改,必须更新观念,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那么,到底“新”在何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10.
李荣喜 《湖南教育》2005,(17):27-27
聚焦新课改,我们不要忘记农村;聚焦农村新课改,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师。教改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成败也在农村。农村教师是农村课改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在课改中的心态和表现,以及他们如何做到与新课改同步成长,值得我们关注。有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城里教师的事,与我们关系不大。造成这一认识偏差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许多偏远山区的学校不具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且相当多的…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能否实现如上目标,作为幼儿园内部来说,关键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否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否从关注文本转化到关注儿童。所谓关注文本,是指教师只重视参阅,选用已有的教学参考、教师用书、课程方案等资料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并按预先的计划来检查教的效果。所谓关注儿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时期、空间时间均能了解儿童的原有基础、兴趣爱好、特点、智慧策略等,追求科学…  相似文献   

12.
劝返作为引渡的替代性措施之一,早在2007年的胡星案中就成功使用过。劝返较引渡和引渡的其他替代性措施,确实存在一系列优势,但它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前提性条件的具备何其艰难;其是否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应认定为自首;为何杨湘洪至今未被劝返。总之,充分比较劝返的利弊之后,我们是否继续不遗余力地对劝返措施进行提倡,如果提倡的话,如何提倡,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 while ago,I was treated to a couple of pampering weeks in the beautiful mountains of Santa Barbara,California.I had asked my friends if I could stay in their guest house for the time I was finishing a book I was working on.  相似文献   

14.
Why are so many teachers reluctant to make talking to parents a priority? In the Warnock Report, the 1981 Education Act and, more recently, the Fish Report teachers were urged to form 'partnerships' with parents. Yet very litt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is direction with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Neil Dawson and Brenda McHugh are two ILEA teachers who have been using a family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Marlborongh Family Service Education Unit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in north west London. In this article they explore the question, 'Why is it so difficult?' and share their ideas and experiences of possi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谁能够想到在中学时代学业并不出色的Killy能够最终有一天踏上海外求学的旅途.在与《英语沙龙》杂志外籍专家Brad的邮件往来六年后,Killy终于来到了相距一个太平洋的加拿大. 对于Killy来说,踏上这全新的求学之路有些突然.因为不久前她还是一名有着三年教学经验的英语老师.虽然深爱她的职业,但有时候对未知渴望和对自身的要求,让她时常关注与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说过"回也非助我者也"的话,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与孔、颜同时代的人也不这样认为。颜回在道德修养、传道、守道、弘道,团结门人及思想方法等方面对孔子多所助益。孔子也曾说过颜回在"仁"、"信"方面要强于自己,又径直称之为"圣人",这些都说明"回也非助我者也"这一句并不能概括孔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唱歌活动中存在的发声问题,就如何指导学生应用“头声发声法”而获得优美、动听且富有光泽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上好英语语言教学课,怎样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是英语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顽固和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参比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新的作法和经验,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