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提出了转企改制的部署。专业科技期刊如何应对这场改革成为时下的热点。专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在促进专业学术交流、促进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的束缚,其布局分散、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差。专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应以这次转企改制为契机,通过做大做强一批、停刊撤销一批、改革创刊一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激发办刊活力,在服务行业的同时也使自身完成转型升级,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报刊改制已经走过了8年.其间,行业报因其专业技术性较强,一直充当着改革先行者的角色.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行业报刊等四类报刊出版单位先行转制.8月,《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出台.对尚未完成转制任务的行业报来说,转企改制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思考转企后如何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据近期召开的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议统计,目前,全国有320家广播电视报刊,其中,刊物约40家、电影报刊10家、广播电视报270家。广电系统拥有如此庞大的报刊群,这在全国各系统各行业中绝无仅有。在众多的广电报刊中,有不少已经转企改制,开始了文化市场的搏击。在尚未转企改制的单位中,采取市场化运营的也较为普遍。广电报刊的经营转型,是相对于传统报刊经营  相似文献   

4.
张治国 《中国出版》2012,(15):34-37
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继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中央和新闻出版总署又适时推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此次改革的动机和目标,就是将非时政类报刊推向市场,通过转企改制,使这些出版单位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并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出版资源,培育一批导向正确、专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公司;通过走内涵式发  相似文献   

5.
每月视点     
事件上海首批106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转企改制日前,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了《上海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方案》。2月6日,上海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  相似文献   

6.
新创     
《青年记者》2009,(12):2-2
报刊退出实施方案将分类试点,吉林14报13刊转企改制试点.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12,(5):78-78
据3月27日新华网消息:江苏省408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正式启动,“关停并转”部分不符合资质或严重亏损的报刊出版机构后,将依托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形成多个传媒集团。据了解,《江苏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该方案确定这次改制将分为三批推进,第一批87家今年8月底前完成改制。江苏省鼓励和支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省辖市报业集团等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对报刊出版资源进行整合,培育大型综合型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秉承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线,标志着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报刊业的改革开始从以前的"增量改革"思路向"存量改革"思路转变。本文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思路、背景、主要内容等做了介绍和分析,并在认为转企改制能极大地解放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生产力、释放体制活力的前提下,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十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行业报是我国媒体市场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全媒体日新月异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正在进行转企改制的行业报,还是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行业报,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改革转型发展的挑战。面对竞争新格局,"专业"仍然是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仍然是行业报革新突围、创新发展的利器。  相似文献   

10.
从2011年开始,中国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年,出版社基本上完成了转企改制,同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行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鼓励有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推动新闻出版资源适度向优势企业集中.按照"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的新闻出版改革目标,进一步打造能代表中国出版业国家队水平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1.
从日前举行的河北省报业协会三届八次理事扩大会暨河北报业改革发展论坛上获悉,过去一年多来,河北省报业体制改革进程加快,下一步将集中攻坚,确保年底前完成第一批118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据悉,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单位名单将于近期公布。  相似文献   

12.
行业报是我国报业中一支独特的力量,在为行业服务中不断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在报业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多年来,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在行业报改革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更深入了解全国性行业报的未来走势与当前热点之一的报刊改革状况,记者采访了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先生.  相似文献   

13.
转企改制既给报纸带来压力,也给其内容进一步贴近读者需求提供了强大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水运报》要求报纸编辑的版面内容迸一步由"硬指导"转向"软吸引";编辑由"个性化"转向"特性化". 所谓编辑内容从"硬指导"转向"软吸引",是宣传报道内容思路模式转变的核心.编辑首先必须"懂行业",自觉地把行业职工所思所想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结合起来思考;必须重心前移,高质量地做好编前的调研和策划,多做与行业主流思想、职工生活相关的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14.
从日前举行的河北省报业协会三届八次理事扩大会暨河北报业改革发展论坛上获悉,过去一年多来,河北省报业体制改革进程加快,下一步将集中攻坚,确保年底前完成第一批118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据悉,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单位名单将于近期公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2月,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在安徽、上海启动.推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重组优势资源、优化报刊业结构,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这项改革的推进是将我国期刊推向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全球期刊市场化浪潮中我国期刊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学术期刊作为“非时政类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行列.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11,(11):6
年初,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曾指出,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到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目前已有1500多家完成转企。在转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都确定以后,解决困难和突破瓶颈已成为改革的关键所在。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已经转企改制的报刊有何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从河北省报业协会三届八次理事扩大会暨河北报业改革发展论坛上获悉,河北省报业体制改革进程加快,下一步将集中攻坚,确保年底前完成第一批118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据河北省报业协会会  相似文献   

18.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3,(1):59-60
新闻出版总署:今年非时政类报刊要加快转企改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在中央行业报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上提出,加快推动行业类专业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发展,力求在转制、转型、转营、转战四个方面实现新进展。他强调,2013年非时政类报刊要加快推进转企改制,能转企的要转企,已转企的要改制。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2月,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在安徽、上海启动。推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重组优势资源、优化报刊业结构,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  相似文献   

20.
从表面上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主要分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报刊编辑部两个部分,2011年以来,转企改制风起云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难题有待解决。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情况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19号文")出台,明确提出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目前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