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数字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困境之下如何寻找出路是每一个传统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国行业报也不例外。跨媒介经营是行业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在"2010中国行业报年会"上指出,目前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并且,他强调,"行业报向现代行业传媒转型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玮 《传媒》2012,(8):43-44
行业报是中国报业的一个分支,系指由中央或省市(自治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主管或主办的报纸,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在我国报业中形成了独特体系. 我国行业报发展历史回顾 回顾我国行业报的发展,1931年8月在江西瑞金创刊的《健康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专业报纸.  相似文献   

3.
信息短波     
《今传媒》2002,(2)
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召开年会本刊讯3月1日,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召开年会,主题是:如何应对加入世贸后的新形势,提高行业报的竞争力。会议认为,在今后国际化竞争带来的巨大外力下,“适者生存” 的规则将进一步考验中国报业,因此,行业报委员会确定如下工  相似文献   

4.
中国行业报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波 《传媒》2011,(3):7-16
在中国,"一体两翼"已经成为许多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对于已经成型多年的报业结构而言,"党报为枢纽,都市报、行业报为两翼"也逐渐成为报人的共识。简言之,我国报业系统目前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以党报为龙头的综合性时政类报纸,二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都市类报纸,三是以服务行业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行业报纸,即行业报。其中,我国现有千余家行业报,150多家由中央机关和各部委主管主办。面对不断加剧的报业竞争与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深度研判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积极转型并不断推进变局中的改革是行业报发展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左志新 《传媒》2018,(11):8-10,12
6月5日,本刊记者应邀来到中国行业报协会的办公地点,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读报栏,有《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铁道报》《中国改革报》等100多种行业报,在办公区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国行业报协会创办于1986年,32年风雨兼程,始终坚持"政治强会、服务兴会、依法治会"的宗旨,始终坚持"政治引领、业务引领、创新引领"的理念,为行业报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注入了强大动力.那么,中国行业报协会是如何推动行业媒体转型发展的?开展了哪些活动?又有哪些行业报极具代表性?其亮点何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姚军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繁荣,90年代中期行业报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报群;此后,行业报就危机不断:部委的变迁、行业的转型、报业的整顿,几乎每一次事关行业报的变革与调整都激发出有关行业报的生存、行业报如何发展、行业报将走向何方的争论。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在争论与探讨中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定位:细分与反细分很多行业报操作者在阐述行业报的独特地位时,总喜欢提及并强调行业报的专业性,都比较重视行业报的  相似文献   

7.
行业报作为中国报业体系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类别,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行业报由社会行业组织主办,服务于特定行业的发展.行业报除了报道本行业内的信息外,还承担着引导行业舆论导向、针砭行业发展问题等作用.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中,行业报新闻评论所面临的困境与寻求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胡德辉 《传媒》2008,(8):7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现有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在改革大潮中,行业报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发挥优势,获得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刘萍  王百恒 《新闻前哨》2005,(12):48-48
有专家预测,未来3-5年,是传统报业朝着面向未来的新型报业变革的过渡阶段,是中国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行业类报纸,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顺应发展潮流。 2005年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发布的《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指出,行业产业报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空间最大的报纸。根据目前行业报的现状,突出的问题是怎样面向市场,开发行业资源,让这个“最大的发展空间”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10.
常云 《青年记者》2007,(20):84-84
行业报是中国经济类报纸的主要存在方式,曾长期担负着中央各大部委机关报的角色,并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走入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行业报通常被称为"产业报",或者叫"部委机关报"、"专业报"或"产业经济报"。1998年中国报协产业报委员会正式提出了"行业报"这一称谓,即专指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服务行业领域涵盖工矿、交通、运输、建筑、信息、商贸、金融、工商管  相似文献   

11.
蒋光明  杨民生 《新闻界》2005,(5):12-13,11
行业报的“生死抉择” 目前,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有71家会员单位.就这71家单位而言,他们对转制的适应能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报社,基本具备转制条件,用人、分配、财务三项制度改革已经完成,自己积极要求转为文化企业的,有17家,占24%.这些报社大多是进入市场比较早,发展比较快的.如《中国计算机报》、《中国保险报》已经被批准作为改制的试点单位.《中国汽车报》、《人民邮电报》等报社也正在积极申请转制;第二类报社,经过多年改革,转制有一定基础,但用人、分配、财务三项制度改革尚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这类报社大多是国务院各部委或行业协会主管的行业报,有48家,占68%;,第三类报社,一般由于所属行业性质或规模方面的原因,报社也比较小,如果转制为企业,脱离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报纸可能办不下去.这类报社是少数,约占8%左右。  相似文献   

12.
谢忠东 《新闻窗》2011,(3):96-97
作为专业报纸的分支,行业报具有行业统一性、舆论集约性、受众贴近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中国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现实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3.
刘萍 《新闻前哨》2003,(12):45-45
面对文化体制的改革,行业报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可以说,这是一次生死考验。行业报如何面对市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行业报人必须审慎地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4.
行业报要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生存发展,进而做大做强,必须抓住当前社会与行业高速发展的双重机遇,加快改革,勇于创新,走市场化之路,按市场化运作,全方位为行业服务,树立品牌,逐步达成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15日下午,在主题为"求‘新’之路——共话行业报转型发展与新媒体建设"的《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第十二期传媒沙龙上有嘉宾这样感叹"研究当前中国的报业,把行业报分析透就够了。"……多年来,无论是"被迫下海"还是"主动请缨",中国的行业报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境遇;既有对改革的憧憬与兴奋,也有对风险与问题的担忧和困惑,不尽相同却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很多报纸,既是行业报协会员,也是产业报协会员.中国产业报协会成立于1986年,现有会员单位84家,是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领导的新闻一级协会,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协会.其会长曹恒武先生多年来对产业报的发展研究颇深,让我们来看看曹会长对产业报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内容为王"是平面媒体立足传媒业界的不二利器.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报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变化,加之先天存在的不足以及报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报遭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为寻求报道内容上的突破,很多行业报走出传统报道领域,广泛借鉴综合性媒体的成功经验,增加民生内容,体现人文关怀,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行业报报道民生,为行业报的发展注入活力,不仅迎合了媒体发展潮流,也是其自身"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双向服务"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行业报只有开发应用好自己独特的信息资源,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和"专属"受众群体这三大优势,才能站稳脚跟,取得佳绩.  相似文献   

19.
陈玉仁 《新闻爱好者》2008,(12):162-1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报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行业报,由于出版周期、报道范围、稿件质量等存在差距,不可能全方位参与报业市场竞争,但又不得不接受行业市场的各种挑战,因此,处于劣势而又客观不足的行业报如何提高竞争力,增强活力,已经现实地摆在行业报的面前。它要求行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挖掘和创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那么,行业报的优势在哪里?作用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20.
陈燕 《新闻爱好者》2008,(8):99-100
在报业数字化的国际大环境下,行业报网站的发展成为了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7年6月28日,中国行业报新媒体研究会宣告成立,并在中国行业报新媒体研究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行业报应加快数字化进程,要在传播行业经济信息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与母报的共融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一切为行业报网站提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行业报网站应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媒介宣传过程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