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一部基本完成但未最后整理的遗稿。林辰主导编校的《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收录了《钩沉》,由于就其中校勘、断句、标点等进行部分订正,后出转精,可谓迄今整理《钩沉》的重要成果,但其中仍有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就其遗存问题进一步商补,有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使用。  相似文献   

2.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由于尚未最后整理,仍然遗存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收录的《钩沉》虽然后出转精,但对存误并未全面订正,此外,尚有鲁迅手稿本身不误而误校或排印不慎而致误等问题。今拈出其中十四则予以考订补正,以便于其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由于尚未最后整理,仍然遗存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收录的《钩沉》虽然后出转精,但对存误并未全面订正,此外,尚有鲁迅手稿本身不误而误校或排印不慎而致误等问题。今拈出其中十四则予以考订补正,以便于其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古小说钩沉》中的《汉武故事》是鲁迅从唐宋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因其未经最后整理,尚存注文漏注及误注、辑文失校、异文漏注、断句标点失当、佚文漏辑等问题。今借助有关文献时其加以校补,以便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清末所编新疆各地乡土志是极为重要的边疆旧志.《新疆乡土志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即汇集存世的44种新疆各地乡土志,但此标点整理本在断句方面存在严重失读.从新疆史地、典章文化、古汉语解读以及校勘审读等四个方面,举例说明其断句失误,予以辨析纠正.  相似文献   

6.
唐圭璋先生主编的《问话丛编》在标点断句上,存在问题较多。刘石同志在《词话丛编>标点异议》中,指出该书“标点体例混乱”、“标点体例不当”、“断句标点错讹”(见《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又选其要者以同题发表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47期)等问题,极是。近偶翻其中部分词话,又发现若干标点断句错讹之处,有好多届于“硬伤”。因稍加整理,条列于后,供再版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东盐法备览校释》是本刊编辑部咸增强副编审以前人所著《河东盐法备览》为对象,经断句、标点、校勘、注释而成的资料性著作,填补了河东盐业文献整理研究的一项空白,对研究古代中国的池盐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代高僧义净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一部重要的著作,王邦维先生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一书,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一部全面校勘整理注释的著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由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语言典雅,版本异文复杂,要想完整准确解读,殊为不易。论文考察了大量相关资料和版本,对《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的标点断句和文字校勘提出了一些商榷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9.
瞿林江 《文教资料》2012,(34):18-20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的《礼记正义》三大册,是目前公认最佳的《礼记正义》整理本,但从底本的选择到整理、标点,此本并非完美无瑕。文章从底本选择开始谈起,举例说明此本在标点、校勘、校勘记三个方面存在的可商榷问题,不敢依此质疑此本之善,旨在提醒读者之注意。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方中德《古事比》“审同而辨异,溯流而穷源”,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料等方面的价值,有必要引起学界更多的重视。徐学林点校本《古事比》尽管考订精审,但仍遗存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对其进一步考订补正,有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断句、标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不明《正字通》体例导致断句、标点不当;2.因节引不当导致断句、标点不当;3.因割裂词义导致断句、标点不当;4.因误解泛称而导致标点不当;5.因引文脱落而导致断句、标点不当。  相似文献   

12.
人们要阅读古书,断句和标点的功夫是基础.断句,标点,既是阅读古书的必由之径,又是敏求研究的内容.张仓礼同志在古籍整理的工作中,牵住断句标点这一环,这就掌握住了整理古籍的关键.仓礼同志在本书中详尽地论述了断句标点的历史、功能、重要性,从句首词语、句终词语、独立和插入词语、复言虚词和固定结构等方面,探索了断句标点的外部形式;又从主旨情境、修辞章法、文体特点等方面,探讨了同断句标点的参证关系.这些部分既有理论意义,也有指导断句标点实践的实用意义.《古书标点》  相似文献   

13.
《龙华志》民国曹永安钞本是研究上海龙华寺史和上海佛教史的重要材料,《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之十五《上海寺庙旧志八种》中的整理本为读者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在校勘、标点、整理体例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各为校正。  相似文献   

14.
由林虞生先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明遗民顾复的品评书画著作《平生壮观》对书画史研究贡献甚大,然其中误失如脱文、衍文、倒文、未能正原书讹误、未能据相关材料补出阙文、误用标点等校勘和标点的失误等现象亦复不少,本文隅举了上述问题并略作辨说。  相似文献   

15.
由林虞生先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明遗民顾复的品评书画著作《平生壮观》对书画史研究贡献甚大,然其中误失如脱文、衍文、倒文、未能正原书讹误、未能据相关材料补出阙文、误用标点等校勘和标点的失误等现象亦复不少,本文隅举了上述问题并略作辨说。  相似文献   

16.
《宋史》标点本于一九七七年出版。在校勘方面,虽然作了可贵的努力,但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史事的校勘不够重视,以致有些明显的错误都没有校正。聂崇岐先生早加以考订,指出一些错误,而标点本竟没有出校。近在研读《宋史·本纪》时,发现一些漏校和前人未曾注意的问题,按卷次页码为序,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六卷本《金楼子》之校勘,自四库馆臣以来,代有其人,而全面整理,且成绩最著者,当推今许选民《金楼子校笺》。但《校笺》亦颇多可商榷之处。本文就其标点、校勘之失误,举10例略加辨正。  相似文献   

18.
《桃花扇》在民国间除刻本外,还有更多其他形式的版本,可以分为无标点本和标点本,标点本在断句时多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桃花扇》民国间的版本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序跋、题辞和孔尚任所作的《小引》等多篇文字,绝大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批语。这些版本尤其是标点整理本促进了《桃花扇》在当时的流传和接受,促进了当时对于该剧的评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出三藏记集》为苏晋仁、萧练子二先生所点校,为目前通行的唯一整理本。但是其中某些标点和校勘仍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0.
向宗鲁先生校点的《说苑校证》是《说苑》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由于校对不精,排印错误不少,标点间有商榷之处,故按文字校勘和标点商榷两个部,逐条胪列,以拭去白璧之微瑕,并使之臻于至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