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但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情感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不够贴近,教学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和创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体现时代特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及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策略,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使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教育的内容及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远离了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要走出这一困境,只有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精神实质基础上,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分析各种实际问题,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引导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3.
要加强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有其他思想教育工作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使绝大部分学生在牢固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严整的、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看作仅仅是给学生一点科学思想方法,一点专业知识。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学生中培养起共产主义精神,即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主人翁精神,以抵制种种资产阶级的影响、侵蚀。不能把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统压到政治理论教师身上,那样很容易忽视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要给学生完整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动活泼地讲授基本理论。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讨论来接受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学生头脑中牢固地扎下根。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胜利地经受各种可能遇到的挫折和考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作好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前,民族自治地方的大中专院校都开设民族理论与政策课。该课程就是通过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我国民族概况等实际知识,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自觉性,提高他们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能力,并使之具备必要的理论和政策素养。因此,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离不开本课程。那么,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大背…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的教书育人思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关于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观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与工农相结合的观点,以及平民教育思想等,至今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方面,是中国教育思想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教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教育,努力普及义务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逐步发展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让受教育者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但是,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偏低。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放出新的光彩,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搞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结合,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要立新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是为普通高校二年级开设的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同时,它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重大课题,解...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文化视野,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价值,重点在课程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过程中,寻求理论逻辑与生命成长逻辑的一致性,寻求理论的抽象性与生动的生命体验的融合性,在关注学生的生存与生命的状态、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和生命价值中实现课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化视野的拓展,需要教师自身在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认识、对理论教学观念的认识上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科学判断时代特征,找准需要着重解决的时代课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前提下,舍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不正确的个别论断,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并积累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丰富经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有利于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时代化,有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以“主客二分”哲学为指导的传统法治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传统法治教育范式使大学生法洽意识培养陷入困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培养法治意识的兴趣。以“主体间性”现代哲学为导向的“对话性”法治教育范式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学生再也不是被教育的对象,而是与老师共同探寻法治知...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教育法治进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是学生法律地位的体现。基于现行教育法律关于学生权利义务的规定,可将学生的法律地位归纳概括为民法上的特殊民事主体和行政法上的特殊行政相对人。但当前学生受教育权的可诉性、程序性、公正性不足,有必要将受教育权的救济纳入行政司法审查的范围,对学生权利进行全面救济,并兼顾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唯一教育手段。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的翔实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在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上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行经验性的解析,揭示了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战略的成效与不足,为高等院校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大幅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生活的本质对人的自我生成的规定性,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逻辑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这四个方面来看,"生活化"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幸福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时俱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借鉴。积累的经验主要有:加强党对舆论宣传和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军事任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和理论前提;通过干部学校及在职学习、群众教育,以报刊图书、文学艺术、纪念活动等大众传媒为媒介,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同时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种作用,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能力,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重心转移的创新、教学功能拓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关注民生,是"十二五"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对走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经院化、抽象化的现实困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关注民生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对民生问题进行现实观照,并不断探索改善民生的现实路径,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20.
尽管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与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教育基本法却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与地位。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教育权具有权利与义务二重属性,在强调监护人教育权义务属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权利属性。相对国家教育权(主要透过学校教育来实现)而言,监护人教育权无疑居于从属性地位,但不能因此而漠视监护人的教育权。近些年来,监护人教育权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某些具体“抗争”,开始让学校教育有些无所适从。教育法规应对监护人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的边界作进一步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