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晶 《小学生》2010,(10):53-53
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以及枯燥乏味地反复地操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把英语课上得死气尘尘,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作为一名工作在偏僻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2.
林克星 《福建教育》2006,(10A):56-57
1988年8月,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城德化一所最偏僻的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3.
1991年,我师范毕业。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分到一所初级中学,做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因为我的名字少了女性的柔媚,分配工作的领导竟然粗心地把我当作一名男教师分到一所村小。等我去报到时,一看是个女老师,基于安全考虑,又把我调到一所偏僻的乡中心小学。所幸,那所小学里办有初中。于是,我做了梦寐以求的初中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
与心灵共舞     
师范毕业,我分配到了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念师范不是我的所愿。然而,家庭的困境.双亲的苍老,使我不愿再让他们为我辛苦劳作。质朴坚韧的双亲,用经典中国农民的坚毅和忍耐,还有对生活坚强的精神,无奈地在土里寻找生命的粮食。大富大贵,那是遥远的想像,他们哪怕用泥土堆积的汗水的河流.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驶向远方。1996年的那个夏天,我打点行囊,独自一人到陌生的乡村小学报到了。  相似文献   

5.
1988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在偏僻的农村小学。把抱怨和牢骚压在心底,把落后和闭塞化为动力,我踏实工作,勤奋学习,三年后,被调入中心小学,1992年任教导主任,1995年任副校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取得小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我十九岁,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县里最偏僻的小学,学校所在地没通公路,教育教学环境很差:那时的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终于是一名人民教师了。  相似文献   

7.
薛峰 《教师博览》2008,(3):17-17
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热情。我兴致勃勃地选择了支援贫困县。根据统一安排,我被分配到一个既偏僻又贫穷的山村小学。说偏僻,是因为那里没有一条柏油路,交通不便,十分闭塞;说贫穷,是因为学校连粉笔都没有,上课写字只能用手指蘸着水进行。就这样,不出两个月,我的热情骤降,无精打采的,一直想找个机会回城里。  相似文献   

8.
我能当好"妈妈"吗? 在到达鹤峰的当天,我主动请求县教育局把我分到当地最偏僻最需要教师的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学.这是海拔1600米山腰上一所孤零零的村级小学.学校连校门都没有,全校一共只有6个班,所有学生加在一起才76人,因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学生全部在校住读.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到皖北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教书,相爱多年的女友也因此与我拜拜。心情糟透了,我抱怨命运的不公,哀叹社会的不平,许多大学时不如我的同学大都留在了城市,最差的也进了县里的小学,有的还进了政府部门。开学都好几天了,我才极不情愿地带着简单的行李去报到。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在几所偏僻小学听课后和几个学生闲谈,结果我发  相似文献   

11.
刚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一所极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从此,我便面对阻挡阳光和信息的大山与一个谁都不愿接的差班。在我看来,这个差班比那座大山更难攻克。  相似文献   

12.
山的女儿     
我是高中毕业考取民办教师后,被派到八十沟小学的,那一年我19岁。考上民师后,领导问我是否愿意到偏僻点儿的地方,我说“愿意”,没有一点儿犹豫,那时的我真的年轻,对“偏僻”没有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上了小学,上初中,接着又升入高中,这便给贫穷如洗的家里雪上加霜。因为我要上高中,所以父亲不得不更加辛苦地劳作,而母亲也不得不帮别人做衣服鞋之类的来维持家计。  相似文献   

14.
我叫郑琦,是湖北宜昌当阳市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今年65岁。1958年7月,我从当阳师范毕业,到当阳最偏僻的陈院乡王家螃小学教书,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曾经在6所乡村小学工作过。从参加工作起,我一直从事语文和音乐教学,并兼任少先队辅导员。退休后,我还担任着5所学校的志愿辅导员。  相似文献   

15.
谢远博 《师道》2005,(12):63-63
初识《师道》,是任教于一所偏僻乡村小学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师道》,似乎进入了一片情感与智慧的森林,每篇章都宛如刚酝酿出的美酒,让我受益匪浅。如今,我越来越爱《师道》。  相似文献   

16.
吴家宁 《广西教育》2012,(44):58-59
六肥村距岑溪市市区40多公里,是岑溪市波塘镇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在群山环抱的大山脚下,有一所小学——六肥小学,在这里任教的是一对夫妻,丈夫叫廖亚华,妻子叫黄兑梅。廖亚华在这所小学已经任教了21年,妻子黄兑梅也在这里任教了18年,村里人把这所小学称为“夫妻小学”。廖亚华夫妻俩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俩把孩子送出了校门,送出了偏僻的山村,送进了更高的求知殿堂。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与《小学教学》邂逅,是我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的时候。在学校订阅的刊物里。我认识了《小学教学》。说实话,那时我看《小学教学》是走马观花浏览一番。看完了却不知其所以然,虽偶尔有些感悟,却未能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55年,面临毕业分配的刘俊秋,向学校校长递上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我是党培养和教育出来的新中国教师,希望党把我分配到最艰苦、最偏僻的农村小学,去改变那里的面貌。几天后,不满20岁的刘俊秋来到当时属于石景山区的田村小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后,我怀着一腔热情,兴致勃勃地选择了支援贫困县。根据统一安排,我被分配到一所既偏僻又贫穷的山村小学。说偏僻,是因为那里没有一条柏油路,交通不便,十分闭塞;说贫穷,是因为学校连粉笔都没有,上课板  相似文献   

20.
林克星 《上海教育》2006,(7A):33-33
1988年8月,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山城德化一所最偏僻的小学任教。报到那天,学区校长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上海教育》,说:“山区学校夜黑,送你一盏灯,好让你不迷失。”灯?夜黑?不迷失?我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