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系以人为本, 以“养生乐心”为核心, 导出了体育的本质问题: 体育行为发端于养生乐心、提高生命质量之需要, 从而发生兴味, 产生参与体育之动机。通过体育活动, 人达到养生乐心之目的, 从身心两方面完善人之自我。是为本文对毛泽东体育思想之阐释。  相似文献   

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天津理工学院 98自动化、98工业外贸、99自动化、99应用电子 8个班共 2 6 0人 ,其中男生 174人 ,女生 86人 ,年龄在 19~ 2 2岁之间。1 2 研究方法采用教学前后对照法、问卷调查法、统计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先对学生的各项指标和心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掌握原始情况 ,经教学过程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指标、心理调节能力、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教学效果。2 养生体育选用的教材内容2 1 理论部分传统养生体育的产生、发展及其深刻的内涵 ;古代养生之道的观点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中华养生体育》 ;《高校体育理论教材》及中医基础理论、养生体育处方等。2 2 实践部分站行坐卧养生操 ;热身操 ;立式八段锦 ;健身乐心操 ;手眼同动增视操 ;太极拳 ;太极剑等。2 3 体能练习发展各项身体素质。3 养生体育教学方法3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生体育课必须加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密切联系所学的知识、技能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如学习“拍打功”要联系经络走向及有关穴位的知识 ,从而加深对功法的理解和拍打功的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之研究》与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广西工学院游毓发《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同志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文章一起始,即用唯物主义观点——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提出了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体育──养生”思想的文化根基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体育──养生”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重要原困之一在于它具有深刻的理性基础。即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和运用了近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而且在严密的理论推导中升华到哲学层次,进而具体地指导了中国体育实践。因此,毛泽东的体育观依然是指导中国体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论毛泽东的体育社会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是我国体育理论的经典之作,文中充满了体育社会学的思想,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体育社会学的思想精髓,精辟透彻地阐明了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本文仅对毛泽东的体育社会学思想做出初步探讨,并以此提出体育社会学中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和传统体育养生之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宗旨,而传统体育养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发展起来的,它追求的是人的健康与长寿。因此,和谐社会与传统体育养生在本质和内涵上有着内在统一和呼应,并且在现代社会里,人类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而传统体育养生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和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以一种十分朴素和思辩的观点揭示了体育的本原以动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即从这一观点出发,重新反思现代体育的本原所在,使我们能够真正认识体育这一社会现象,从而推动当前各项体育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毛泽东早年的思想倾向出发,结合毛泽东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剖析毛泽东在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前思想发展、转变过程。指出《体育之研究》一文的发表是毛泽东救国救民思想的一种现尝试。  相似文献   

11.
梁耀金 《精武》2012,(14):81-81,83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是中目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身心并育,内外兼修,对于提高人灯的生理、心理素质,弘扬爱国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乐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探讨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深入理解其存在价值,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人们在实践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如果要研究毛泽东,就不可能不涉及他与体育的终生之缘和完整的体育思想。宏大的志向与革命家的经历,使毛泽东在审视体育时,绝不只是把他看成为少数人所独占的克技活动,而是把它置于国家兴衰,民族振兴,革命成功的大背景上,形成了他光辉的群众体育思想。在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探讨毛泽东的群众体育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的本质为强身健体。 强身健体是毛泽东对体育本质的基本概括,也是毛泽东群众体  相似文献   

13.
1917年4月1日《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体育的专题论著,其精辟论述和科学观点,对我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8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珍贵的文献,对于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促进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体育之研究》从“三育”的辩证关系上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针对我国教育界重文轻武的时弊,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从体育与智育、德育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根据“一…  相似文献   

14.
“身顺心违”几时休——重温《体育之研究》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顺心违”几时休————重温《体育之研究》有感●夏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体育之研究》发表八十周年。正当学校体育改革进一步深入之际,重温这篇光辉著作,感触很多。其中最深的一点就是毛泽东对当时体育之弊的批评:“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通过历史研究法、比较法阐述了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源于不同的思想起源 ,指出中国体育养生思想注重人对自然的适应 ,强调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 ,养生手段上以绵缓运动为主 ,能量代谢以上聚能为主。西方体育养生思想则注重人对自我的挑战 ,强调运动 ,以耗能后的超量恢复为其养生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史立论、史论结合。一方面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进行全面系统探讨;另一方面就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所内蕴的有现代价值的体育养生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相似文献   

17.
<正>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继春秋战国和两汉之后又一次得到大发展的时期,其项目之多,参加人员之广泛,在我国体育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但在体育大发展的背后,在唐代养生领域出现的一股暗流——服食养生,其受害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在我国体育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本文拟就唐代服食养生勃兴的情况及其对养生体育发展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从而对唐代体育发展的全貌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一) 所谓服食养生,就是依靠服用药物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它是古代养生之道的一  相似文献   

18.
养生文化的异化与体育价值观的时代化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养生文化和体育价值后认为,养生和体育都是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养生本质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养生文化的异化现象,对体育价值的辩证思考有助于形成与时俱进的体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时代化转变和养生文化的精髓共同主导现代人的整体健康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分析其养生实践的特色,为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与其“理”“气”“阴阳”“道”等概念及“明天理、灭人欲”“魂魄论”“动静论”“中庸说”等哲学思想紧密联系,主要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有顺“道”、持“中”、主“静”、少欲、形神俱养、宜“时”等。建议:将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贯穿到现代的养生康复实践中,丰富当今的养生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的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养生体育是我国民族统体育中一支艳丽的奇葩。传统养生与体育的作为养生体育交叉,在其衍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古代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浸淫,逐渐成熟起来。文中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起源、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并对国内养生体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