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是一群活跃在语文课堂上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将与语文"厮守终身"。无奈也好,钟情也罢,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语文老师。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爸爸在冬天的夜晚为我们讲《白毛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在与喜儿同悲共喜时,对自己的贫困生活有了满足感,毕竟比喜儿强多了。故事就像一块  相似文献   

2.
夏点 《科学启蒙》2013,(5):22-25
书房着火,书柜没烧着冬天,北风肆掠,雪花纷飞,山河大地一片银白,到处透着寒意。这天,姜一一、王彬彬挤在刘潇予家做功课。"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由于天寒地冻,又停电,不能开电烤炉,即使是在室内也刺骨冰冷,所以姜一一调皮地学起《白毛女》中喜儿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六课节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一场开始后,喜儿上场唱道:“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帐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接下来是喜儿的一段独自,其中有这么一句:“今儿年三十晚上,天这么黑了,爹怎么还不回来?”可是,杨白劳回来后,在和喜儿的对白中却说了这么一句话——“天也快黑了。”这显然和前边交代的时间是矛盾的。我觉得这句台词改为“天也黑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歌剧《白毛女》已看过多年了,杨白劳除夕夜为喜儿扎红头绳的细节,却长时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只要一提到喜儿,我们就会想到那条红头绳,这就是细节描写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歌剧《白毛女》已看过多年了,杨白劳除夕夜为喜儿扎红头绳的细节,却长时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只要一提到喜儿,我们就会想到那条红头绳,这就是细节描写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嘉怡 《音乐世界》2021,(1):46-53
诞生于1945年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民族歌剧作品,讲述了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白毛女》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编剧有意地保留了喜儿变为“白毛仙姑”的传奇性情节,使剧情的发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喜儿"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两个方面分析了"喜儿"的艺术形象.喜儿的文学形象从天真的农家少女到坚韧不屈的复仇者,作者分别用不同的音乐主题代表"喜儿"不同时期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1945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功地演出了由贺敬之、丁毅作词编剧,马可、张鲁、李焕之、瞿维等人作曲的歌剧《白毛女》。该歌剧一经上演,就在当时的延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标志着中国首部新歌剧的诞生。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晋察冀解放区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讲述了贫苦佃农杨白劳之女喜儿惨遭恶霸地主黄世仁的迫害,逃入深山变成"白毛女",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翻身解放后,重获新生的真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生活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妈妈处心积虑地想让自己的孩子了解过去的苦难,知道如今的幸福,于是花400元买了两张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演出票,带着女儿进了剧场。等她含着眼泪看完后问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回答却令她愕然:“都是白毛女的爸爸害了她,欠债还饯天经地义,她爸爸为什么不还呢?再说,白毛女也真傻,既然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何必到山洞里去呢?”读了这则故事,我们在摇头感慨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下语文在生活中的教育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考虑一下如何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发展史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的,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尖锐阶级矛盾和斗争的现实主义的大型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角色的演唱方法经历了王昆的"土嗓子唱法"、郭兰英的"戏曲唱法"到彭丽媛的"中西结合唱法"的演变。三个不同的喜儿角色的演唱特点折射了三个不同时期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唱特点,这也大致勾勒出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开篇笑话     
二斤初中时分角色朗读《白毛女》。一男生(杨白劳):扯了二斤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老师:又不是包木乃伊。某天晚餐时,小宝的爸爸说他升职当副总了,大家都在谈论着。小宝东看看西看看,若有所思,终于忍不住了问大家:爸爸是父(副)总,那谁是母总呢?谁是母总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有一件令语文教师“震惊”的事流传开来:某地某老师给学生上著名戏剧《白毛女》的节选,老师满怀激情地介绍《白毛女》剧情,引导学生认识黄世仁的阴险歹毒,喜儿的淳朴苦难。然而,有的学生反应是冷冷的、淡淡的,迷茫与不解写在脸上。终于有学生质疑:喜儿太傻了,何必硬撑,跟着黄世仁吃香的喝辣的比在自家受穷不强多了吗?老师听了目瞪口呆。显然,有的学生接受了“二奶”现象,以致于几代人的认识遇到了挑战。之后,这样的事情多了起来。如有老师上《水浒》节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不少学生并不赞同鲁达的做法,并不认可鲁达是英雄这一提…  相似文献   

13.
《恨似高山仇似海》是歌剧《白毛女》中很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朵绚丽的民族艺术之花,感动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要想准确地演绎好该作品,在把第一创作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的同时,必须认真完成二度创作。笔者在声乐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力求让学生演绎的喜儿在作品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保持人物的历史性,并努力通过对喜儿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诠释来展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并以此温习人们心中的那份淳朴、善良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敬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不知道《白毛女》这部故事片的人不多,不“认识”喜儿的人也不多。可是,人们不一定都知道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喜儿的扮演者田华同志小时候的故事,今天咱们就聊聊田华小时候。田华,土生土长在河北省唐县一个叫“南放水”的村庄。兄妹五人中,她排行老末。正是这个“老末”的地位,加上她生性活泼、开朗,因此从小得到全家人的喜爱。虽然家境清贫,她生活得依然很快乐,也给日后的创作提供  相似文献   

15.
歌剧《白毛女》通过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强烈地表现了人民群众报仇雪恨、翻身求解放的愿望,成功地塑造了杨白劳、喜儿以及恶霸地主黄世仁、狗腿子穆仁智等艺术形象。仔细体会一下其中的人物姓名,颇有机趣。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之作《白毛女》首演距今已有70几年."喜儿"这一角色从王昆、郭兰英、彭丽媛、尤泓斐、谭晶、雷佳被多次重塑.雷佳主演的"喜儿"作为70周年纪念版,被公认为第四代"喜儿",获得了一众好评.本文试图从第一代"喜儿"王昆和第四代"喜儿"雷佳的艺术经历入手,继而进行演唱比较,使我们对近些年的民族声乐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比较和领悟,也激发我们进一步探索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现代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贴近生活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冬天就要到了。冬天里有:《雪孩子》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农夫和蛇》的故事……冬天里有太多的童话,太多的故事!我们的小雪花也注定要诞生在冬天里。那么让《小雪花》和你的故事也相约在这个有着许多童话故事的季节里吧!假如冬天里没有满天飞舞的小雪花,那么就不会有小雪人,也不会有发生在白色世界里的童话了。没有了小雪花,冬天没了颜色;没有了小雪花,冬天少了许多欢乐;没有了小雪花,冬天只剩下了寒冷!飞舞吧!小雪花,让冬天因你而充满神奇。飞舞吧!小雪花,让生活因你而变得如童话般有趣。今年…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有本连环画《于文翠》,说的是一个名叫于文翠的文工团员,演《白毛女》总不到位,每次排练到“喜儿哭爹”的场面时,不光哭不出来,还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相似文献   

19.
歌剧《白毛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揭示了旧社会穷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而"白毛女"喜儿的经历则表现出了该剧"旧社会将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艺术进行阐述,分析歌剧所表达的精神与情感,以期能够为相关艺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晏红 《家庭教育》2004,(10A):40-41
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小品很受欢迎,那就是由严顺开、洪剑涛和小叮当三人联合演出的《讲故事》,说的是大年三十晚上,为让家中高龄的老爷子心情愉快,对同一故事已经听了300遍的爸爸和听了30遍的孙子,仍然“兴高采烈”地听爷爷讲那个故事。小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