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些报纸在改革中,不肯在搞好新闻报道上下苦功,却一味追求搞专栏,专版,大有与杂志一争高低之势,未见得是明智之举。就我所在省的大报来说,年初起就开辟了副刊、专版十来个,各种专栏十多个。下面的小报也跟着这样做。报上的新闻越来越少,有的连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也被挤掉了。人们看报纸如同看杂志,看报的兴味何在?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好报纸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报纸上专版专栏突出指导性、增强针对性、强化可读性、扩大吸引力的根本途径。因为报纸上专版专栏固定性、专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比较鲜明,这些特点不但为在专版专栏上直接实现“三贴近”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实现“三贴近”原则也为提高专版专栏的宣传质量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抓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科技意识在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讲究饮食科学与医疗保健的人越来越多。与此相适应,许多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纷纷推出了科普专版和生活、卫生、科技类专栏,就拿武汉地区的报纸来说吧,本埠最有影响的三家大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均开辟了科技、卫生、生活类专栏(专版)。这些专栏(专版)为增进群众健康、指导生活、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一些报纸、杂志在进行科普宣传时对科学性与准确性重视不够,致使公开刊出的科普文意内容相互“打架”,令读者困惑不解,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4.
专题摄影与摄影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开 《新闻知识》2005,(10):52-53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辟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率令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火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5.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报纸专版与专栏质量,烟台日报社最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意见征询活动——请读者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的专版专栏和最不受欢迎的专版专栏。专版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囿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专版专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面孔、老套路”现象,影响了宣传报道效果。对此今年以来烟台日报社党委结合内部改革,把改进专版专栏作为提高办报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决定敞开大门,向广大读者广泛征询意见,请读者评判。评选揭晓之后,报社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读者意见  相似文献   

7.
报纸上有一批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专版专栏。有的创办至今已有了一些年头,拥有了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精心办好专版专栏,是使报纸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说,现在有的专版专栏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努力,办得比较有特点,比较受读者欢迎。但同时有不少专版专栏相形见绌,水准不高,有的甚至是滥竽充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十分隔膜,属隔靴搔痒或者说只触及生活皮毛的稿件比比皆是,有生气、有新鲜感的东西凤毛麟角。说句也许并非耸人听闻的话,许多专版专栏暮气沉沉,早巳走进了死胡同。读者不喜欢、不满意,是很自然的;就是我们这些“当局者”——专版专栏的编辑,也日益强烈地觉察到了危机。照老路走下去,不思变革图新,对读者对编辑来说,实在是皆无新的意趣可言了。  相似文献   

8.
如何办好《世界经济》版贺海亭为了适应开放改革的需要,传播新知识,提供海外信息,我国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办了《世界经济》版,也有的叫《国际经济》版。不仅中央报纸辟有这类专版或专栏,而且省市报纸也开辟了这类专版或专栏,有的是每天一个版,有的是周二或周三版。如...  相似文献   

9.
气象新闻是都市类报纸很常规的一类新闻,有的报纸开有专栏,有的报纸开有专版,就是没有专栏、专版,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气象新闻见报,因为谁都关注天气变化,这是最老少咸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市报中一批专栏专版受到读者关注。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日报》的“大漠小议”、湖南《常德日报》的“3·15接待室”、“江苏《江南晚报》的“太湖人家”等.在当地可谓有口皆碑.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个名牌专栏(专版)可以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它往往是这张报纸的重要“卖点”。名牌专栏(专版)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要让“亮点”亮起来.“支点”立起来.就要增强品牌意识.精』已培育品牌。首先,要给一个专栏(专版)定位,要考虑它的个性,它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以及专栏追求的品位与档次。其次.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报业比拼,武汉晚报坚持差异化竞争,鼓励优秀人才冒尖,凸显个性魅力,谋求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全力实施培养人才与培植专栏专版的“双品牌”战略。到目前,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培养名记者、名专栏专版的新路子,即依靠名记者的影响力把专栏专版做大做强,依靠个性化的专栏专版构筑名记者的发展平台,使名记者与特色专栏专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武汉晚报通过实施“双品牌”战略,初步实现了办好报纸、扩大影响和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双赢:——通过培植众多的个性小品牌,烘托起报纸的大品牌形象。报社用有个性、有责任感、有能力的记者编…  相似文献   

12.
湘潭日报改版6年的实践,使我们懂得,要办好一张报纸要十分注意“准、活、特、情、预”。编辑方针要突出“准”。就报纸而言,一个专栏办得是不是有特色,一个专版办得是不是有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专栏或专版的编辑方针定位是不是准确。这几年,湘潭日报办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专栏、专版,其中一条经验,就是编辑方针定位比较准。如改大报后在推出的《农民之友》专版时,我们根据湘潭农村的实际以及报纸的特点,确立的编辑方针是具有新闻性、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提供经济信息、提供科技知识、提供致富经验。由于这一编辑方针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无论是党报,还是晚报等社会报纸都开设了不少专版专栏,其中,生活类专版专栏占有较大比重。工人报也不例外。如上海劳动报的《休闲周刊》、浙江工人日报的《百姓》、广西工人报的《职工广场》以及江苏工人报的《生活》等。这些专版在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4.
要有自己的声音———对办好日报体育报道的一点思考张晓东宗玉枢目前,全国主要的综合性日报大多已辟出了体育新闻专栏或专版。实践证明,这些专栏和专版的设置,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为党报赢得了新的固定的读者群。专栏和专版开起来容易,把大量生动、可读、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经济类新闻摄影大都是在配合文章主题的配图,按现在分类,这应该已是插图摄影领域。当前,从重要的经济活动,重量级的财经人物。到普通的市场变换,都是媒体的触角所及。报纸、杂志开辟的经济新闻专栏、专版迎合了人们经济生活的需要,而专栏、专版对图片的需求早已不再满足于插图、配图的范畴了。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禁得起目光流连的经济新闻图片真的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7.
报纸上开辟话题专版,是报纸寻求与读互动的一次创新。这种互动,与读来信、读就某个专栏的来稿有着某种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最主要的在于,这是报纸对言论这种体的一次“大解放”。  相似文献   

18.
4.问:报纸出版专刊专版有何规定? 答:报纸的专刊专版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是报纸设立专门版面或刊期相对集中刊载某类专题或内容的一种出版形式,其中部分专门版面的为专版,某一期全部版面的为专刊。随着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报纸由过去的副刊、周末版,逐渐扩展为证券、电脑、房产等各种内容丰富的专刊专版,扩大了知识和信息,增强了报纸的社会性和服务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有的专刊出现杂志化的倾向,弱化了新闻性;一些报纸设立专刊随意性大,盲目跟风,有的报纸一周出版  相似文献   

19.
现在,各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摘在整个报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体现内容为王的重要形式.许多报纸,尤其是地市级报纸,纷纷增设了文摘专栏或专版.从去年年初开始,枣庄日报副刊开设了"每周文摘"专版.怎样才能把文摘专版办得有声有色,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呢?作为该版的责任编辑,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等一批报纸开始定期不定期地开设讣闻专栏、讣闻专版,由简单的生平介绍转化到生动感人的报道,实现了我国讣闻报道的新突破.广告和发行量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讣闻报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经济增长点也主要体现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