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八年之久的报业大战,2003年明显地沉寂下来,就连《新京报》这样的重磅炸弹似乎也撼动不了市场几分。报业大战会不会持续下去?新一轮媒体竞争热潮是否到来?透视这场报业大战,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报业经济这一概念是1992年由中国报协提出的。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2年挂牌。经过8年的各自发展,报业与资本市场开始了互相渗透,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报业涉足资本市场能否使报业扩张驶入快车道?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截至1999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995种,分属约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其中日报约有900家,每日下午出版发行的晚报约120家。由于现代报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都市化的产物,我国报纸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城区。有调查表明,我国农…  相似文献   

3.
陈翔 《传媒观察》2007,(8):12-14
成都报业市场竞争在中国报业市场化转型的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首创都市报模式以来,原本沉寂平庸的成都报业市场瞬时风云俱生,在短短一两年内,跻身中国报业竞争前沿,甚至引领中国报业竞争风向标。也正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崛起和办报模式的带动下,成都报业市场成为中国都市报的发祥地,成都报业市场竞争代表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以都市报竞争为特色的成都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4.
广东是改革开发的前沿,也是中国报业空前发达的地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发展了报纸,也锤炼了随着报业不断发展的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以来的5年时间里,中国报业广告收入增长幅度,有4年高于GDP的增长幅度,过去的一年报业广告的增长首次低于GDP的增长幅度,报业经济开始萧条,于是业内人士纷纷感觉到了报业经济冬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5,(6):1-1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有力地推动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这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深化改革努力创新的成果.也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们为之高兴,特致以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7.
对报业来说,2005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微利乃至负利时代。伴随着报业高成长时代终结,中国报业正由超常发展转向常规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大战愈演愈烈,种种迹象显示.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平台期,报业转型与整合是必然的趋势:集约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新时期报业应对转型挑战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8.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4,(10):36-38
从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开始,中国大地上涌动起组建报业集团的大潮,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短短几年,全国组建了三十多家报业集团,这些报业集团有中央级的,有省级的,也有省以下的。在报业集团组建后,随着报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新闻媒介间竞争的日益激  相似文献   

9.
李山庚 《新闻界》2006,(2):45-46,50
报业经济,是指以满足报业价值补偿与价值增值的需要为目的,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报业集团及报社通过经营方式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的活动。在激烈的报业经济竞争、十年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报业高层管理者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了关注具体的经营战术上,而忽略了对报业经济的整体战略研究。这也是在2005年报业经济遭遇一些挫折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中国报业市场可以这样概括。  相似文献   

10.
戴必莲 《新闻界》2005,(5):17-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报业逐步与政府财政“断奶”,最终走上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道路.伴随着报业走入市场,报业经营日益发展,报业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成为办报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报业面临挑战,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中国如此,全球也如此。前两年,人们还把报业视为所剩无几的暴利行业,资本跃跃欲试,争先入主报业,谋求丰厚的回报。形势千变万化,令人措手不及,难怪业界有人惊呼报业的寒冬提前到来,更有人担心报业被颠覆,面临灭顶之灾。对此,虽不敢盲目苟同,然而,中国报业经过20年的大发展,确实到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面临一个跨越。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报业需要重新定位,重塑自己的特色,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调整之年,也是进入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新阶段的过渡期。回顾全年报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可谓喜忧参半、竞争激烈、有退有进、走势明朗。持续高增长多年的全国报业出现了增长率的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再加上全球报业的整体滑坡态势,引发了不少人士关于报业已成“夕阳产业”的忧思,“报业寒冬”、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报业竞争经历品牌营销、创新与资源重组的大背景下,报业经营已成为报业资源整合的新战场,也成为报业赢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庞春燕 《传媒》2006,(8):9-10
信息技术革命给报业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推动力。8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在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正式启动了“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18家首批加盟成员共同签署了《数字报业北京宣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齐远  谢炎午 《今传媒》2004,(1):10-11
西安报业的大发展、大裂变、大改组带来的首先是人才的大流动,这一点,在2003年的西安报业市场成为最为耀眼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17.
台湾报业在“报禁”①解除前,与政治的关系密切而暧昧,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董事长都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之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而两报从创办伊始,也都因为与当局关系良好,得以扩展规模,形成报团,并垄断了台湾报业。1988年,“报禁”解除后,虽然台湾报纸种数在一年之内从31家暴增至100多家,但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垄断地位依旧屹立不摇。至1992年,自由时报企图打破两大报的垄断②,获得良好成效,该报于1996年宣称发行量突破100万份,成为台湾三大报之一。至此,台湾的报业形态似乎大势已定,三大报团垄断台湾报业…  相似文献   

18.
武汉报业市场是全国竞争比较激烈的区域性报业市场之一。在我国,同时拥有两家报业集团的城市不是太多,武汉就是其中的一个,包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该市目前有报纸67种,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两家报业集团的报纸之间,特别是两家报业集团之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可以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基本上代表了武汉报业的竞争水平。近十年来,武汉报业发展速度迅猛,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模式也逐渐由比较单一的模式转为多元化的模式。报业竞争模式的转型使报业经营与发展更具有活力,报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经营风险降低,逐渐摆脱多报一面的状况,形成各报的个性和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盘点2005年,中国报业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持续10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报业的拐点”、“新媒体冲击”、“报业经济告别暴利时代”等词汇,成为点击率极高的关键词。而放眼全球,来自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报告显示,全球报业都出现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左军 《报刊之友》2014,(2):52-53
报业托拉斯是当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一种垄断经营现象。在我国新闻史上,民营报业曾经出现短暂的托拉斯倾向,但由于发育不完整,只被学界称为“报业托拉斯雏形”。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及发展均能透视民国报业发展状况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中一些举措对我国现代报业经营管理也不失启迪。对此,笔者通过梳理十年来(2003~2012年)关于中国民营报业托拉斯现象研究的文献,试图在这些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