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说文解字系传》在《说文》研究中的开创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说文》学巨著,它开启了《说文》学中六书问题、部叙问题、释例问题等专题研究,同时它还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说文》注释本。《说文解字系传》的问世标志了《说文》学的诞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说文解字系传》对《说文》学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说文解字》是一部经典著作.从而因时代久远,文词深奥,很多人感到这部书难读.而苏宝荣同志的《(说文解字)助读》便是帮助人们学习《说文解  字》的辅助性工具书.本文通过对该书的评介分析,指出该书具有如下特点:①揭示汉字结构的特点;②涉猎广泛,取舍精当;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匡谬正俗》是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字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字书。我们立足文本,将其与许慎《说文解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颜师古《匡谬正俗》在文字观、治学方法等方面对许慎《说文解字》有所继承,甚至突破。另外,《匡谬正俗》反映了颜氏的“正字”观,这种观念对后人“正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其文字学史价值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4.
钮树玉为人笃志好古,不为科举之业,精研文字、声音、训诂之学,为清代著名的《说文》学家。其研究《说文》的代表作为《说文解字校录》、《段氏说文注订》及《说文新附考》,分别涉及校勘、订段及新附字研究。由于前人对钮氏的著作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故对其在《说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视不够。整理钮氏的《说文》研究,对《说文》学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慎是汉代最著名的一位文字学家、词汇学家和经学家。他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山祖师,在中国语言学史、学术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是世界第一部字典。它保存了周秦文字的丰富资料,总结了我国古代文字的结构规律,成为文字学的古代经典,成为研究文史和一切古典文献的工具和门径。《说文解字》是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记录了很多联绵词.通过《说文解字》中对联绵词训释的研究,探讨其训释方法、特点和规律,对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同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现在能看到的《说文》全本是徐铉校定的《说文解字》(大徐本)与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本文结合《说文解字系传》和《说文解字》比较,对足部字从整体上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对《论语》的征引,可谓匠心独运。笔者从《说文解字》引《论语》之条目概析、《说文解字》引《论语》之形式、《说文解字》引《论语》之目的三个方面,对《说文解字》征引《论语》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读音的系统完备的字典。《说文·木部》正文收421个字,重文39个字,是《说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部之一。分析《说文解字·木部》的字形结构、意义类别,可以把握《说文解字·木部》字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音、形、义为一体的字典,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今天看到的《说文解字》,以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和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为最早全本。本文以"女"部字为研究对象,整理对比二徐本中"女"部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是一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教材,面向全国各高校历史学科的学生所编写。与其它中国史学史著作相比,这部教材有其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戏说”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已经成为化热点,这些“戏说剧”以浓重的市井气息,油滑、搞笑的手法赢得百姓的喜爱,成为电视市场的大卖点。这些“戏说剧”与鲁迅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比较,从表面上看似乎有类似之处,都有戏谑历史的成分。但是,追本溯源,两揭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化语境下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鲁迅的《故事新编》植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启蒙化语境,而“戏说剧”与全球语境下的后现代化思潮中的大众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多卷本的大型汉语词汇巨著,具有“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特点,但它在检索与索引方面还没有达到“方便”和“实用”的要求。许多使用者都有《汉语大词典》检索方法烦琐、二次检索率高、比较难查的看法。因此,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以考虑解决改变繁体字引领简体字、正体字异体字分领词目的体例,适当增加索引方法,以切实提高《大词典》检索的便捷性和检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形"与"神"是中国人物画历来所探讨的话题,"形神具备"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绘画思维的基础。后人又把"形"与"神"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来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及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通信"一栏在《新青年》宣扬刊物主张时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三人制”篮球赛的起源、发展和当前在我国社会上及高校开展的现状。并对“三人制”与“五人制”篮球运动进行了比较。论述其在普通高校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汉语动词"打"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打“字经历了从古至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汉语“打“字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对它的研究便也有章可循.历代学者都对“打“字有一定的研究,他们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也使我们现在对“打“字的研究可以究根追底,有据可查.笔者在综合和比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审视汉语“打“字的语义演化过程,以期开辟“打“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8.
“蛇”作为一个语言符码很少出现在诗中,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却有五首诗与“蛇”有关,它们分别是冯至《蛇》周作人《五十自寿诗》(两首),穆旦《蛇的诱惑》,郑敏《寂寞》。这五首诗均提到蛇,这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论文拟从“蛇”在神话中的意义出发,通过“蛇”在具体语境中的隐喻意味,挖掘其中的社会深意,并以此探究诗人在写诗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概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中师范大学367名2007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是必要的,但还存在着学习效果总体欠佳等问题。应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史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在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最具吸引力的一门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