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庭审直播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早有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庭审过程可通过电视或互联网直播或转播,其是实现普法宣传的重要手段。然而从近年来较多案件庭审直播传播情况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以"快播"案件为例,对其舆论形成原因、直播效果以及提升庭审直播效果进行探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吕建江 《视听界》2000,(6):24-24
庭审直播,自1994年4月在南京问世后,很快为全国近百家电视台所模仿。然而时至今日,已几成“鸡肋”,令众电视台弃也不是,留也不是。庭审直播在短短几年间便由“盛”转“衰”,其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1998年7月11日,中央电视一套用4个多小时的时间首次向全国的电视观众直播了一次案件庭审。有报纸称,这是“中国法官首次面向全国百姓进行庭审”,在中国新闻史和司法史上均写下了新的一页。据了解,在此之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进行了一些庭审案件的直播、录播尝试,在中央电视台的庭审直播成功之后,  相似文献   

4.
从2013年薄熙来案在微博直播庭审,到2016年初"快播"案在各大媒体平台上的直播庭审,网络庭审直播这一新的司法实践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本文在梳理网络庭审直播内涵和基本呈现方式的基础上,以"快播"案的庭审直播为例分析其舆论传播的模式。继而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观者心态下的后现代文化狂欢两个角度分析其产生机制,再从主体、客体、本体、载体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中舆论的特点。最后对直播庭审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平衡做了简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亚军 《视听界》2007,(6):74-75
今年9月4日至6日,山西省运城电视台直播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运城“12.24”市畜牧局副局长杀区物价局副局长一案的公开审理实况,使运城市区万人空巷。庭审转播创下了运城电视台的收视率之最,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一些原来不肯在白天做广告的客户,纷纷来人来电要求电视台在庭审小憩安排其广告播出。运城市四套班子领导也赞扬电视台服务到位、转播及时准确,为普法宣传教育立了一功。  相似文献   

6.
庭审电视直播是司法公开制度实施的结果,是电视直播和庭审相结合的产物。大众媒介对司法审理现场的同步介入,无疑给痛恨司法腐败的老百姓带来新的希望。也许正是由于此点,庭审电视直播这种新的即时报道形式一出现,就被人欢呼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大里程碑”。其实,深入分析庭审电视直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尽管庭审直播的出发点是要以新闻舆论监督来加强司法审理的透明度,着力突出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功能,但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7.
媒体和法院作为微博庭审直播主体有着各自的优势,媒体是沟通群众的天然纽带,是监督司法的强有力平台,而法院对直播内容本身有着最权威的解读,对直播活动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微博庭审直播应以文字为主,适当辅以图片、音视频素材,将庭审现场全方位展现,同时控制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发挥互联网思维,使微博庭审直播成为推动司法公正公开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朱春阳 《新闻界》2000,(5):45-45
庭审电视直播是电视直播和庭审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媒介对司法审理现场的同步介入,这种新的报道形式一出现,就被人欢呼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大里程碑”。其实,深入分析庭审电视直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尽管庭审直播的出发点是要以新闻舆论监督来加强司法审理的透明度,着力突出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功能,但实际上,这种功能在直播中并非居于主导地位。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以期对庭审直播功能及其构成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庭审直播的现实地位。 (一 )  庭审电视直播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相似文献   

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提出,将完善庭审旁听制度,规范庭审直播和转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媒介审判分析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6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庭审直播、转播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肖叶飞 《青年记者》2007,31(20):69-70
近年来,庭审转播节目成为法制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电视台、电台开办如《法庭传真》、《现在开庭》、《庭审直播》等庭审类节目,并成为收视的亮点。庭审过程的电视直播或录像,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普及了法律知识,提升了庭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时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和暗箱操作,加强舆论监督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庭审转播又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当则会妨碍司法独立,影响司法公正,形成"媒体审判",导致对当事人的不公判决。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9,(18):49-49
全国首家以案件庭审直播为主要内容的“北京法院直播网”9月16日正式开通。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网址http://bjfyzb.chinacourt.org,就可以随时随地旁听北京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  相似文献   

13.
2013年8月,济南市中院通过微博对薄熙来案的审理情况进行了直播,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国内外舆论轰动。全国各级法院纷纷表态,要推行微博直播庭审。微博凭借其互动性强、透明度高、成本低廉、门槛较低等独特优势,被司法机关接受并使用。  相似文献   

14.
肖剑冬 《声屏世界》2005,(12):60-60
直播热线节目是现在许多地市广播电台经常采用的节目形式。虽然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考察江西省各地市广播电台的直播热线节目时.会发现节目设置的重复与雷同、节目内容的随意与平庸已引起听众的不满,一些电台的收听率也呈下降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广播直播节目的泛滥而难以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15.
静萍  于华 《新闻传播》2004,(7):41-41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全国数百家电台的多档节目都采用了直播这种形式,然而,当人们冷静下来,把收音机的频率从一个调到另一个时,透过众多的电台、众多的热线电话,人们也会隐约看到“繁荣”背后  相似文献   

16.
庭审微直播作为一种司法公开的手段,在现阶段尚未形成完备的规范对其规制,导致实践中的直播备受争议。微博等自媒体虽对司法公开的进步意义重大,但其与司法的结合仍需建立在维护法庭秩序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础上。对法院而言,微博庭审直播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面宣传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提高法院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肖嵩 《声屏世界》2003,(8):4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法院系统高层领导的提倡,法院的审判活动由神秘性逐步走向公开,给媒体关注庭审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与此同时,媒体在报道庭审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监督功能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这种媒体对司法的介入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防止法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保证公正司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对媒体的报道不加任何限制,它就有可能妨碍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因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严格的法庭规则,用于规范参与诉讼的人和旁听人员的行为。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8.
广播是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媒介。特别是在人们行车的过程中,广播直播节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互动话题讨论越来越受到广播直播节目的喜欢,但是在互动话题的选择上也要加强,避免出现为了互动而互动的情况。针对社会群体对于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的关注性程度提高,及其在广播直播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在节目形式丰富、节目针对性和凝聚度提升、加强和听众互动上的功能角度出发,对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选择的目的性、原则和切入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互动话题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升广播直播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卉 《记者摇篮》2005,(7):46-46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和全国两会的直播报道任务.亲历了18期卫星直播节目的顺利播出。这其中,有辛苦.有兴奋,有欣喜,更有心得。而如何在直播节目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持人的作用,成了我两会报道归来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应该让主持人成为直播节目中的“安全阀”和最有效的备播手段也是我此次参加两会直播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心得。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旅游的需求迅速增长,有力带动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不但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时还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增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但受资金、时间、身体状况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人无法亲身去体验旅游的乐趣,而旅游节目在线直播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基于此,本文从旅游节目在线直播的可行性出发,分析了旅游节目在线直播的优势,并指出在旅游节目在线直播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能对我国旅游节目在线直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