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字可分为拼音和非拼音文字。汉字是唯一非拼音的语素文字,是集形、音、义于一体的字理文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识字,即在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建立六种关系。对中国儿童来说,生活在母语环境,难的是建立“音→形”、“形→义”之间的联系。此外,汉字属表意文字,比表音文字复杂得多,有的笔画繁多,有的结构类似。但是,汉字结构虽复杂,也有其独特规律。因此,帮助学生遵循规律认识字形成为识字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文字可分为拼音和非拼音文字.汉字是唯一非拼音的语素文字,是集形、音、义于一体的字理文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识字,即在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建立六种关系.对中国儿童来说,生活在母语环境,难的是建立"音→形"、"形→义"之间的联系.此外,汉字属表意文字,比表音文字复杂得多,有的笔画繁多,有的结构类似.但是,汉字结构虽复杂,也有其独特规律.因此,帮助学生遵循规律认识字形成为识字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课标中说,汉字是平面型方块字,笔画平行或纵横交错,多向展开;笔画种类繁多,组合式样丰富;汉字的构造复杂,教量繁多,学习汉字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根据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知、含义、用法的整体掌握,要研究汉字的学习方法及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就近百年来的汉字规范工作进行讨论,在对拼音化及简化汉字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作为交际工具的文字,只要便于学习和使用、能很好地实现记录语言、进行书面交际的目的,不管它是什么形式的符号都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在“‘后’语境”下,现代性既成了面向中国文论的“提问方式”又成了它的“问题之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对“后学”思潮的接受不能完全替代对“现代性”问题的集中探讨,特别是不能替代对现代性的内在“自反性”特征的思考。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研究必将最终直面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道路与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深入把握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当代文学理论深入文学现实的能力和整体创新发展的道路。这既是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研究的意义,同时也是它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金文中的四段文字加以校释,提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汉字拼义理论: 心理学对汉字本质的新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使用几十个字母来拼写所有的词汇。唯一的例外,就是使用数以万计个方块字的汉字。中文能否拼音化,即废除汉字,改用一般通用的字母来书写呢?这个问题虽经百年纷争,至今仍未解决。本文提出汉字拼义理论,指出汉字系统在词汇水平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义文字,它切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中根本性的语义网络原理,具有稳固的科学基础。汉字充分利用了人脑的视觉加工能力,与拼音文字相比,是一种更为彻底的视觉文字。拼音和拼义文字是成熟、高效的人类文字仅有的两个逻辑类型,不能相互转换。汉字超越了记录口语的工具性,在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汉语,使得成熟的现代汉语,必须以汉字为其书面语言,这是汉语不能使用拼音文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怎样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有人认为:先教读音,后明字义就成了嘛。其实不行!第一,先谈“字”的教学。是“音→形→义”、“形→音→义”还是“义→形→音”?要确切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掌握汉字的一个基本特点:“困形见义”。无论象形字也好,会意字也好,指事字也好,形声字也好,都充分体现了“因形见义”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理论建立了一种不同的道德推理与道德实践模式。这种道德理论改变主流伦理学理论的知识论进路,是在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的。它提出,寻求普遍道德原则的道德真理的过程,其实是以他者经验、他者感受和具体性为手段的,道德知识总是嵌入在社会立场与经验中。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是决定将来商标法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整体发展趋势看,商标法会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扩大调整对象,将非传统商标、未注册商标和其他商业标志纳入调整范围;在商标注册程序上用电子申请取代纸质申请;在商标保护上,从预防混淆扩大到防止淡化。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立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商标法国际发展趋势,涤除《商标法》的公法色彩,还《商标法》以私法属性,适当扩大商标法调整范围,修改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在王宁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到7种构形模式。统计发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905个汉字中,总理据度为77.13%,也就是说,四分之三强的汉字可以从理据入手,通过形义联系或形音联系使形、音、义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改变汉字学习中死记硬背、顾此失彼的局面,减弱汉字学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词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的词语。客家先民由北往长江以南迁徙就进入了百越族群的居住地 ,尤其是到了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后 ,曾与畲族有过一段时期的共处。今天客家话中有些无字可考的语词 ,在百越语中可找到音近义同或音合义通的说法 ,可能是古百越语留在客家方言中的底层成分。而一些有字可考的相同说法 ,则当为少数民族语言向汉语借用的结果。本文在音义论证的基础上 ,考释了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的词语 55条。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汉字字族理论,从分析考释《说文解字》中以“果”为声符的十三个字与“果”的声义关系,认为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的发生源,读音相同或相近,所记录词义同出一源,是一组以“果”为母文的同族字。  相似文献   

14.
象似性可以解释语言的共性,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符合英语习惯的汉式表达可以从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上得到解释。象似性也可以解释语言的个性,不符合英语习惯的汉式表达可以从认知策略差异、文化差异、思维模式差异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15.
Translation is a linguistic activity, trying to change speech or written articl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one. It not only includes the content but also the form.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refers to the surface meaning and the extended meaning, while the form also refers to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instruction as well.All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convey the major idea of original work fully and correctly.  相似文献   

16.
周代金文中的“肇”字,汉人作实词解释,定义为“始”或“敏”,但何以如此,语焉不详。近人杨树达氏则认为置于语首者为发声虚词。实则,“聿”与“始”义接近,由引申而有“始”义,两个义待会合,造成“肇”字,用以表示语言中始的意义。此字不见于殷虚甲骨刻辞,有可能是西周初期新生的字,有当时许多器铭为证。总之,“肇”字在金文中有其实义,并非语首虚词。了解其确切用法,有助于读懂许多具有重要社会史料性质的周金文。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中大量的多音字是汉语学习与应用的难点,有些多音字的读音需要并且可以进一步精简规范。以“普通话词表(一)”内的常用多音字为例,参照《新华字典》释义,从音义联系及使用度上分析了宜精简和不宜精简的多音字,并提出多音字的精简应以不能辨义和冗余叠置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任意性与理据性是语言符号的两大本质属性,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词的音义联系不是本质的、必然的,但音义结合的理据是客观的、具体的。"本质论"与"规定论"两派学者就音义关系争论了两千年,其症结在于对理据的不同理解。在系统梳理前人对语词理据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基础上,借助认知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理论,剖析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阐释语词音义关系的理据性,为语言学理论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9.
The written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ictorial or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English where the pronunciation is related to how the word is spelt. Students face challenges of a very different nature when science is learnt in Chinese compared with English. In Hong Kong, students are making translations between the language they use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science concepts and the scientific terms. The research team designed an interview protocol for primary school pupil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upils’ alternative concepts of science and if these alternative concepts are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related to (a) the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for example,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crocodile includes a radical meaning fish, and so pupils may take it that a crocodile is a fish; (b)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for example, an electronic buzzer is a device used to attract bees as in Chinese, the character contains the word meaning “bees producing sound”. Th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future endeavours aiming to compare the learning of science using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on ways in which primary teachers may better facilitate their pupils in learning science.  相似文献   

20.
浅谈日语中的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日语汉字的起源,谈了日语汉字的一些基本特点;通过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等几个方面的比较,谈了日语汉字和汉语汉字两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