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种常见标准颜色片为材料,对130名云南纳西族3-6岁儿童进行了颜色命名研究。结果表明: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提高;纳西族儿童对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有一定顺序,即先是黑、白、红,然后是绿、蓝、黄,最后是橙色和紫色。纳西族儿童的颜色命名特点既与认知发展有关,也与纳西族语言和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的学习过程即是认识文化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词汇在文化中的深层涵义不可小视。本文试从颜色词这一角度对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进行分析,分别就白、黑、红、绿、蓝、黄这几个词展开讨论,让英语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颜色词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从几种基本颜色即红、绿、白、蓝、黑颜色的本意延伸到它们在各民族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由此以增强文化敏感性。使语言学习者在了解背景文化的同时注意翻译技巧。以便顺利实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英汉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含有大量的颜色词,通过对英汉法律语言中的黄、红、白、黑、绿、蓝这六对颜色词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颜色词在英汉法律语言中产生的隐喻现象和喻义异大于同,原因与英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就颜色词语的内涵而言,所表示的色彩是一致的,而在英语与汉语中,由于传统文化,语言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一样的颜色,其词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适用的场合也不一样。颜色词中的代表颜色红、白、黑、黄、绿、紫、粉红等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导致了英汉网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青”词义比较复杂,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与其他的几个颜色词在概念上存在交叉.“青”可以指“青、绿、蓝、黑、白”五色,“苍”也可以指“青、蓝、绿、白”.“青”可以指“绿”,也可以和“黄”混合产生“绿”,但“绿”反过来也可指“青”和“黑”.介于“青”和“绿”之间的颜色又可以称作“碧”.青、蓝、苍、碧几个词意思相近,有时可以混用.  相似文献   

7.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丰富多彩的颜色打交道。并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成为了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颜色认知的共同之处主要反映在语言上,即虽然各种语言表达颜色的词汇数量差别较大,但是表达颜色的基本词汇,如黑、白、红、橙、黄、绿、蓝等,在很多语言中都是相通的。然而,由于受各民族及各地区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颜色词语有时又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带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本文主要以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为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从英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出发,对中英文颜色词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英汉颜色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需要,人类创造了颜色调。颜色调经过长期的积淀,往往不单纯表示颜色,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含。它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审美情趣及民族心理等。不同语言的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殊为不同,汉语中的“红、黄、黑、白”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正是汉族的历史、审美情趣及民族心理等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往往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白、红、绿、蓝、黄、黑、紫等色彩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意义差别,可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相似文献   

10.
颜色词是词汇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既是对物体色彩的描述,又在某些时刻与场合代表着民族的文化和属性。本论文主要从英语中常见的一些颜色,如白、黑、红、绿、蓝、黄、紫等入手,进行一些文化内涵的挖掘。  相似文献   

11.
颜色词通常是用来描写自然界事物色彩的词语,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域之一。从藏英隐喻认知的角度对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作了阐述和解读,并以红、黑、白、黄、蓝五种基本颜色词的隐喻为例,探讨了文化背景当中隐喻文化的异同。以此提高藏英隐喻文化的语用价值,消除藏英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说明了3—4岁初入园儿童辨认颜色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如:3—4岁幼儿入园前已能辨认4—5种颜色,已具有学习多种颜色的可能性。对红、黑、白三色的认知水平最高,其次为黄、绿、蓝、紫、橙、灰、棕等色,且指认项的成绩高于命名项。两个年龄组的成绩差异达显著性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儿童颜色的科学名称很重要。教学中,采用儿童已经熟悉的颜色与不熟悉的颜色进行对比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采用夏历纪年,所以他们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是相同的,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和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一样,纳西族也过火把节。除了这些节日以外,纳西族也有许多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具会、三多节、龙王会和骡马会等。纳西族的三月龙王会是由纳西族传统的祭署神仪式发展而来的,改土归流后,受汉族龙文化的影响,民间逐渐把祭署神流变为祭龙王,成为一年一度的庙会。后来规模扩大,民国初期把"三月龙王会"改为商业劝工会,解放后又改为三月物资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随文化的进步而发展.汉语颜色词记载着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对汉语中常用的红、黄、白、黑、绿五种颜色词进行分析、探讨,从中透视一点古老的民族文化,观照一些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语言相对论是研究语言、思维与文化关系的最有影响力的理论,随着语言学一系列新兴学科的繁荣,语言相对论再度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作者借人类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等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多维度重新思考语言相对论。  相似文献   

16.
对低、中、高年级智障儿童进行了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⑴智障儿童颜色命名的正确率随着年级增长而提高,命名的先后次序为:红、黑、白、黄、绿、蓝、紫、橙、粉红、灰和棕。⑵低年级智障儿童颜色片分类中出现“亮色/暗色”和“彩色/无彩色”维度;中年级智障儿童颜色片分类中出现了“互补色/非互补色”和“单色/杂色”维度;高年级智障儿童颜色片分类中出现了“互补色/非互补色”和“亮色/暗色”维度。⑶智障儿童可以根据明度对颜色分类,语言影响智障儿童的颜色分类。  相似文献   

17.
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文化心理和民族习俗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红、黄;蓝、绿、黑、白分别与red、yellow、blue、green、black、white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其文化内涵却相去甚远。本文就英汉语言中的六种主要颜色探讨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问卷对汉族、纳西族和彝族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 1 )3种民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 2 )汉族与纳西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整体上具有一致性 ,彝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呈现出优于汉族和纳西族的趋势。基于此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除指称物质颜色外,在更多的场合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引申义、联想义和象征义。红、黄、蓝、绿、青、黑、白七种基本颜色词在汉英语中的文化意义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的不同,在更多方面呈现出差异,甚至出现语义相悖的情况。为了准确表达和翻译颜色词,必须重视其在汉英语中文化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白”与“黑”是不同于其它七种色彩词(红、绿、黄、蓝、褐、紫、灰)的两个无彩词。由于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异,造成不同语言的颜色具有联想性的差异。“白”与“黑”的词义在英语和汉语中就表现出共性和个性的特征。本文试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对它们的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有助于理解两种语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