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 ,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内容 ,内心音乐听觉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学生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如何发展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 ,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瑶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3,(2):31-32+37-38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它能构成内心音乐意象并使人获得音乐感知,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内心听觉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内心听觉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内心听觉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对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内心听觉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视听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必须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的学科,因而加强对于学生的视听、练耳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视听练耳教学工作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对于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与发展.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专业视听、练耳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管是视听或者是练耳,亦或是默写、听记的训练,内心音乐听觉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的发展研究,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认识视听、练耳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之间的区别,培养良好的音乐感,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内心音乐听觉是构成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切音乐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龄期(6-8周岁)基本能形成稳定的听觉能力,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内心音乐听觉的黄金时期。经研究,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构成要素主要表现在节奏感、音高感和旋律感这三方面,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主要从节奏感的培养进行具体策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内心音乐听觉是构成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切音乐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龄期(6~8周岁)基本能形成稳定的听觉能力,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内心音乐听觉的黄金时期。经研究,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构成要素主要表现在节奏感、音高感和旋律感这三方面,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主要从音高感和旋律感的培养进行具体策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指的是对想象力以及声音思维活动能力的培养过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会用所有的精力以及整个心智去想象声音,去体会声音,去感受声音。本文对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听觉传播情感和思想,所以必须要注重对"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内心音乐意象的表达,具有创造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所以内心听觉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音乐活动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内心听觉是内心进行音乐活动的一种心理过程。只有在内心听觉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将外部所听到的音响转化成心理意义上的音乐,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建立音乐感知、记忆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灵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灵敏的音乐听觉能对音乐有较深的感知,获得美的享受,更好地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理解音乐。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听觉训练,并采用多种方法不断地给学生以感官听觉的刺激,帮助学生内心音乐听觉活动积极展开,促使听觉变得丰富灵敏起来。一、在游...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是音乐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声乐对于学生们的声音以及听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视唱以及练耳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采用较为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们的声乐能力。内心音乐的听觉培养是一种建立在用心去学习声乐的方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声音上的学习,更是通过心灵去感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实现心领神会的目的。本文重点剖析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进行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其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发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只有通过情感体验训练进行教学 ,学生才能从内心体验音乐的美感。一、听觉情感训练听觉情感训练是通过听觉来培养学生的内心感受。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可选取不同情感的歌曲或乐曲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体验不同旋律的情感色彩。例如 :欣赏轻快活泼的轻音乐曲《喜洋洋》和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曲《江河水》 ,通过两种情感的鲜明对比 ,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一种是欢乐无比 ,兴高采烈的情感 ;另一种则是悲愤欲绝 ,压抑苦闷的情感。再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培养聆听的艺术对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聆听艺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上有着其它音乐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学生必须用心才能感受到器乐曲内在的含蓄性、抽象性,并通过内心听觉来指导自己的演奏。当学生内心听觉得到良好的培养时,他们就会与音乐产生共鸣,犹如心灵的琴弦被拨动,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内心听觉是一切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活动的内在依据,它的自如运用是音乐听觉高度发达的标志.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通过感知、内心记忆、音乐想象这几步完成,所以要提高内心听觉的能力需加强对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力的训练,并且是有步骤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是音乐听觉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合唱教学在加强合唱演唱技术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传统钢琴专业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既不利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钢琴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笔者的教学经历出发,首先阐明了有关内心听觉的概念和特征,以及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内心听觉和钢琴的常规教学相结合,探索通过学科的相互交叉和影响,来丰富钢琴教学的方法,并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内心听觉的策略,希望能够打造高效钢琴教学课。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人体的内在思维语言,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探究。儿童期是一个人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内心听觉能力,能帮助其切实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从而打好学习音乐的基础。本文从内心节奏、内心音高、内心音色、内心想象、内心旋律五个角度来阐述训练低年段学生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音乐内心听觉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音乐基本素质,这种素质能够在后天的训练中获得。从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出发,遵循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训练的规律和方法,对提高音乐记忆、内心默唱、背谱、听觉预感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终能获得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表演中的内心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芳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37-138,141
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内心音乐听觉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表演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内心音乐听觉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表演等音乐表演活动的质量以及表演灵感的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心音乐听觉这一心理学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