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先验批判是刘士林针对当前国内学术研究现状而提出的理论主张,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文结合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有关论述,从成见的角度阐述先验批判的认知图式、理论资源与运思方法,对进一步深入讨论先验批判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18世纪启蒙运动有两大根本原则:理性批评与自然主义。以施莱格尔为代表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并非启蒙运动的对立面,相反它继承并发展了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则。浪漫主义哲学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在坚持批评原则的同时避免怀疑论,以及在坚持自然主义原则的同时避免无神论和宿命论。由于在自然主义与代表自由主权的批评原则之间仍然存在着张力,因而浪漫主义哲学的另一大目标在于平衡这种张力,而这在施莱格尔那里是通过把康德的观念论与斯宾诺莎的实在论结合起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作为20世纪后半期重要的理论成果,伽达默尔避开了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问题,而将解释学沿着历史的道路彻底贯彻下去,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一部分,解释学文论将"历史性"和"时间性"引入哲学思维,肯定了文学研究中历史意识与时间距离的重要性。在其老师海德格尔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巧妙地将人类的理解活动与游戏、象征、节日这些与我们的经验直接相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说明了艺术作为交往理解活动的本质。他的解释学文论充分肯定了在实现对对象的理解中,成见存在的必要性,强调了历史意识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突破成见的制约而自由、开阔地理解对象,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解释学的奠基性著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从三个方面对主体论哲学展开了批判在美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论美学,提出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在解释学领域,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主体对文本的一种主体性行为,而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语言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由此,伽达默尔把现代解释学引向了解构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解释学的奠基性著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从三个方面对主体论哲学展开了批判。在美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论美学,提出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在解释学领域,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主体对文本的一种主体性行为,而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语言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由此,伽达默尔把现代解释学引向了解构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自我表现”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家提出的创作原则。生活在上世纪初浪漫主义时代的黑格尔怎么会批判现代派的美学原则呢?本文试图从哲学基础、美学原则和社会根源三个方面考察一下黑格尔对德国早期消极浪漫派“自我表现论”的批判。这在今天或许还有着某种现实的意义。 一、对“自我表现论”哲学基础的批判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勃兴的一场席卷全欧的文学运动,其哲学基础,有人认为是卢梭的学说。西方素有卢梭为浪漫主义之父一说,但卢梭主要以其社会政治学说影响了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他本身的哲学建树是有限的。海涅在《论浪漫派》一书中则反复指出浪漫主义理论代表施莱格尔兄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是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但是早在海涅之前,黑格尔就指出,浪漫主义“更深的根源是费希特的哲学”(《美学》,中译本,第一卷,第8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后来的批评家如普列汉诺犬,勃兰兑斯、罗素均赞同黑格尔的意见。 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是德国古典哲学著名代表之一,也是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他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早年是康德信徒,后从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批判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建立了自己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批判近代科学理性的同时恢复实践理性的本来面目,因而他的诠释学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哲学的诠释学,或者诠释学的实践哲学。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作为实践哲学,在《真理与方法》中表现为对理解的应用性问题的强调;而在其后期思想中,伽氏试图以诠释学的实践哲学来维护或确立人文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合法地位,把实践哲学看作具有基础意义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解本体论离不开语言的对话,对话也是实践哲学的基本条件,因而对话精神是伽达默尔实现诠释学实践哲学理想的有力工具。伽达默尔认为人类未来社会的最终理想就是交谈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社会功能──批判诠释学之语言观述评潘德荣哈贝马斯的批判诠释学属于哲学诠释学,但它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却有着根本的分歧。伽达默尔诠释学立足于语言本体论,哈贝马斯虽然将语言置于理解的核心地位,但最终地却把人的社会交往当作一切理解的基础。就此而言,哈...  相似文献   

9.
对于德国浪漫哲学来说,绝对解体而进入有限世界这一前提表现为对有限现实世界的反讽。反讽是基于有限和无限之间的矛盾的无限调节性运动和自由创造活动。浪漫主义的反讽由此表现为对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批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康德(1724——1804年),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他以“曾在世界智慧的发展中标志着新阶段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基础,从而在欧州大陆上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革命。因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无深义地称康德的批判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上,“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  相似文献   

11.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在前见基础上所发生的过去语言和现在语言的融合过程,一切理解活动都需要语言的媒介才能实现,语言是理解的中心。哈贝马斯批判伽达默尔对前见给予的合法性地位,认为在技术理性主宰的时代,语言被权力扭曲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因而理解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普遍语用学基础上的交往行为。出场学表明,决定理解活动得以发生的前提既不是由权威和传统所构成的前见,也不是脱离实践活动的交往关系,而是交往实践及其历史构境。  相似文献   

12.
现代解释学的出现是20世纪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出现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现代解释学重要人物的德国的伽达默尔和美国的赫什,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解释角度的差异在艺术文本的理解方面存在开放与封闭之别,在解释的历史意识方面存在"历史相对主义"(即"效果历史")和历史的回归的不同,在艺术语言观上有着本体论和载体论的关于语言的体用之争.只有注意西方关于解释学美学思想中的这种不同文化背景,我们才能得以科学地建设起我们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问。作为构成理解者存在的历史条件的前见,包括一切构成理解主体的精神因素,如语言、动机、价值观、知识、经验、方法论等。从现代解释学的前见视角看高职外语教学,既要给予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方面的启示,也应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加达默尔看来,对普遍存在解释与理解的异化形成了解释学的普遍性问题;偏见与间距的存在不是解释学普遍性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解释学普遍性问题得以有效化解的中介条件;加达默尔解释学理论的实践转向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实践释义学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5.
对对话的重视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一项基本特征,也是哲学家伽达默尔本人的个性所在。他对对话理论的强调不仅是他的哲学解释学的理论要求,更是他作为西方20世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性格使然。在他看来,对话的核心是语言问题,语言只能存在于对话之中,但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交往能力的衰退,我们也逐渐丧失了基本的对话能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一种善良意志的探寻,来达到一种相互理解,并通过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实现一种更为普遍的人类共同的善。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的诗学著作虽然缺乏一个明晰的、逻辑的本文作为载体,但却并非无体系可言,从其诗学著作的内在联系中可以发现其诗学体系的潜在.王船山诗学对诗歌的重要问题是从哲学的高度作出理论阐发,以及不囿于儒家见地论诗.是其思维优势所在.王船山对某些名家名篇的谴责有失偏颇,是他在诗歌批评上的明显失误.究其原因,主要基于船山以儒家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及“晋宋风流”的诗艺理想为衡量标尺所致.  相似文献   

17.
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1810--1856)全身心地践履与诠释音乐浪漫主义,集作曲家与艺术评论家于一身,横跨音乐与文学两大领域。舒曼对音乐浪漫主义的践履,历经了探寻音乐艺术的坎坷,费尽了追求爱情婚姻的周折,充满了践行音乐创作的传奇;舒曼的音乐浪漫主义风格,展现了真挚性,秉持着内向性,体现出融合性;舒曼音乐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则凸显创新精神,并交织二重属性,注重节奏变花。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欧洲,作为最早对古希腊造型艺术开始进行认真研究并加以热情赞赏的先驱之一,德国人温克尔曼是艺术史学上鼎鼎有名的学者,他的研究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崇拜希腊古典艺术的风气,对他同时代的人及后来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温克尔曼认为希腊艺术存在一种理想美,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种观点的提出在引发了他同时代人争议的同时,还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美学发展,他的这种理论也唤醒了德国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德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9.
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当代哲学诠释学提出了理解的历史性和前见等基本概念,对人文以及自然学科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从诠释哲学视角出发,在对《红楼梦》两种全译本中存在的有意误译现象进行分析后,可见在跨文化翻译中,在解释翻译同一部文学作品时,由于不同的前见从而造成理解上的不同,进而形成合理的有意误译,体现出诠释学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问题是伽达默尔解释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从伽达默尔的语言观正确看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的观点,赞同用“文明对话”来解决文明间的冲突。基于伽达默尔语言观的视角来分析“文明对话”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