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多媒体在运动解剖学的教学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追求大信息量,忽视学生承受力;追求华丽,忽视学生注意力;追求现代教育技术,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追求便利,忽视与学生交流;追求直观,忽视能力培养等。针对这些现象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只追求形式的变化,忽视体育的本质;只追求新异,不顾继承;仅考虑随时代变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教学中的误区: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课堂热闹,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过多增加例题、习题的难度和数量;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追求新意、追求完美的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朗读、感悟、运用越来越重视,而对词语教学却有所忽视。词语的意义、内涵、情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词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低效的现状。如何才能让词语教学“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科教育一直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科教育越来越追求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而忽视了教育对象——青少年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心灵、人格等方面健康发育的需要,忽视了青少年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养成,使青少年难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普及,数学课堂也悄然地进行着改革创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等新理念深入课堂教学.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有了较大地提高.然而,教师在追求新理念和积极探索的同时,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落实也出现了极端化的倾向.例如,过分追求生活情境,忽视了数学情境;过分追求情境引入,忽视了复习引入;过分追求热闹、趣味,忽视了对数学本质的揭示等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教"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在运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区:对“订单式”培养认识不明确;忽视对企业培养职能约定;过度简化“订单式”培养内涵;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欠长远;培养目标严重忽视了“人本”;难以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改进“定单式”人才培养的策略:深化认识,努力挖掘“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追求“双赢”,真正建立“双主体”共同培养的机制;全局统筹,科学运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立足“人本”,有效激活“订单式”培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也实现了逐步融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有: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堂“对话”的“温度”,忽视了深度,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忽视学科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使用不当。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有关部门要改进师资培训方式;教师对新课改要认识到位;教学不要走形式主义;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9.
吕静 《快乐阅读》2013,(12):103
长久以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只注重对教学程序的追求,只重视对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内容深度的重视,忽视了培养学生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得不到保证,并且学生的能力也会得不到培养,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吗?———与一种教育观的讨论孙喜亭1大家知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导致了基础教育的严重功利化和教育目标的片面化,即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追求少数人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追求眼前升学与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对笔算教学的认识有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区。如注重情境的创设,但忽视复习铺垫的重要性;重视情境的生活化,但忽视情境的有效性;重视对算法的掌握,但忽视对算理的理解;过于追求算法多样化,但忽视学生真实思维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教学中的误区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课堂热闹,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过多增加例题、习题的难度和数量;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从“强迫灌输”到“主动学习”,从“课内不足课外补”到“向45分钟要质量”,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在品质上追求着优质化,在产出效率上也在追赶着现代化。我们的教学总是强调了速度而忽视了高度,我们的课堂也往往是追求了效率而忽视了品质。如何让高效率与高品质相统一,真正打造出具有高品质教学与高效率教学的高效课堂?从以学论教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姚道霖 《考试周刊》2009,(44):225-226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许多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拼命打“题海战”,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想象能力愈加变得苍白,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越来越贫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本文针对教学实际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关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李小波义务教育的性质(全民性)决定了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合格的公民而不是优秀的精英。但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目标定位仍然存在着强调追求优秀、忽视基础、偏离基础、拔高要求的现象,存在着过多强调追求优秀的精英主义取向。实际的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更多地着眼于期望学生追求什么,而不是着眼于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更多地着眼于优秀标准的好学生,而不是基本标准的合格学生。针对这种强调追求优秀,忽视合格的倾向,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应是从过多强调追求优秀转变为“合格优先,兼顾优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关语文教改的各种新理念、新名词不断涌现,"三维目标"、"合作学习"、"感悟体验"、"收集信息"、"预设生成"已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然而,在现实中出现了一种追求华丽新颖而忽视语文的内核的现象,让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深。因此,有必要冷静地对语文教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春林 《初中生》2005,(3M):22-25
二、注重考场美文追求。忽视“提示语”的解读。三、注重选材构思求新,忽视特色、亮色语言打造。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追求新意、追求完美的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朗读、理解、感悟越来越重视,而对教学中最为淳朴的东西——字词教学却有所忽视,尤其是公开课上更是教师们力图回避的,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长此以往,这样的语文教学如何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我们的课堂出现了诸多可喜的变化:课堂变“活”了.教学氛围越来越开放了……所有这些固然令我们感到欣喜,但是欣喜的同时也有隐约的担忧:这些变化.使得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变味”了。一些教师只顾追求课堂气氛表面形式的热闹,追求学生浅层次的愉悦体验,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所有的这些给人的感觉似乎就像是在演戏。对此,笔者谈一下心中理想的数学课堂,以飨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20.
章剑和 《高中生》2008,(22):66-66
一、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有的同学一味地钻难题、怪题,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味地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视通性通法的运用,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由于总复习的时间紧,有的同学就集中精力复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