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所应重视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通过一节折纸课的两次备课,通过备课、实践、反思、再备课,逐渐从实践中感受并领悟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反思调整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从而使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要精心备课前、调适在课中、反思备课后.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要精心备课前、调适在课中、反思备课后。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其中备好一节物理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纠正旧的备课认识,通过研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注意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总结得与失,写好教学反思等方面备好课。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设计.应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的意识、自理的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成为一个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尤其是每一节的导人课,都应迅速、快捷地把学生带人理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  相似文献   

6.
一、有效教学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传统的备课方式不外乎是对教材的梳理,针对每一课时的具体要求,突破重点难点,实现对知识的落实,学生完全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体现,而当前的新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权和学习的尊严,备课应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一、不可缺少的课前反思身为教师的我们都深知,课前的预设是很主要的,所以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样备课时的反思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中,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这节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主动的去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但如何能让孩子们更快的投入到这节课中,如何能让他们激起更大的兴趣,充分的展示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96):45-46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学生的课前学习心理调适、课中学习过程组织以及课后的学习反思全过程进行通盘的考虑,集中突破各个环节,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巧妙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热情,注重课堂学习内容本地化生活化,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合作探究组织,注重学生课中学习成果交流展示,重视学生课后自我学习反思评价。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常规工作,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升课堂实效的关键。可是。在当前的备课活动中,教师却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传统的备课只定格为课前教学设计.并把它定位为不可更改的“铁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致使“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情况的出现,从而造成了教学的压抑和失败。那么,怎样备课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反思可以成为有效备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磨课”的过程。“磨课”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琢磨及改进。通过回顾两节心理公开课的磨课历程提出反思:上好一节心理课,应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汲取整合及创新;心理课的“磨课”应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辅导理念的实现,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活动设计,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表格的制作与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一节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技能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备课,上好每一节独特的课,在各个方面创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反思就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和行为进行的重新考量和整合;是对"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同时也是对一节课教学的审视;从中享受学生获得知识的愉悦,反思缺憾。这样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反思,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浅析:一、教师"教"的反思1.在课前反思。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上课是备课的表现形式,通过备课,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同志沟通有无,共同探讨新课标下,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14.
陈媛 《考试周刊》2010,(56):98-100
本篇是一个虚拟语气的教学案例(《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语法).通过上节课结束时让学生翻译一个有关虚拟语气的英文句子所反映出的疑惑与不解这一案例,引起作者的重视。并根据这一情况课前进行学情和教材分析,然后认真准备了一节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课,以学生为主体,力争通过这节课的教授能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解决他们的疑惑,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而正确地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就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课后结合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下一节课进行重点讲解。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备课讲求实效备课质量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生实际备出最适合他们的课。了解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让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怎么让学生喜欢上这节课,怎么让学生学有所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上下工夫。我认为教学目标有两种:一种是长效目标。如,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查阅字词典解决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16.
备课十问     
备课.是教师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备课,是全部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如下"十问"便可能备好每一节课。一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二间:本节课内容在教材及章节中处于什么位留三问: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突出?四问: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突破?五问: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了解哪些相关知识.哪些问题易使学生产生疑感?大问:引进哪些课外知识能引起学生兴趣、活跃…  相似文献   

17.
这节课是我学习用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次尝试.下面谈谈我教这节课的备课体会和课堂教学中的做法.备课备什么?过去我只是备"本本",没有认真钻研毛主席著作,也不了解学生实际,对教材思想教育因素发掘不够,课堂教学方向不明,无的放矢,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通过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学习,我在备课中抓了三个环节:钻研毛主席著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知识实际和思想实际.过去教《各地的反清斗争》一节,完全是就事论事,大量补充史实,根本没想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历史规律、前途道路的教育,也没联系现实阶级斗争实际.这次备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这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更表现在备课环节中,时刻考虑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生理及心理的发育特点、规律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当的教学过程。而难点的突破是备课及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是否成功的突破难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常常去听年轻教师的课,感觉他们对于难点的突破,要么蜻蜓点水,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学生似懂非懂;要么滔滔不绝,讲得过于深奥,学生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19.
丁松 《成才之路》2014,(6):41-41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通过课前精心高效的备课,课中营造学习的氛围,展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现代课堂结构,创造新型的教学文化,课后作业精心布置和及时批改、及时测评。这样,能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进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兰杰荣 《考试周刊》2012,(45):88-90
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英语教学的加强和改革势在必行。切实提升医专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而要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率,英语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精心备课,进行课后反思,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