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的富强在很大程度上靠工业的发达,农业的发展也要靠工业的支援。在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产值要翻两番,为此就要大力培养工程科技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很重。要办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以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在治理整顿的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生产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发展农业“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所以,要建设现代化农业,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必须重视对农村的智力投资。但尤其要抓好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回归教育,逐步实现农村知识青年的专业化,以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后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抓科技的同时必须抓教育,重视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有赖于教育带来的发展。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是科技对社会经济推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岳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前三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人民过上更加殷实富足的生活,需要全市上下组织攻关,加快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1、机械化;2、科学化;3、社会化。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经验是重视智力投资,除办好高等农业教育外,他们也十分注重农业普及教育,培养有知识的农民。他们农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1、培养目标明确;2、布点多、规模小、层次多;3、重视基础教育和实践性教学;4、根据学历发给证书以适应不同用人部门的需要,并实行不经过培训不能就业的政策。他们农中的升学机会也是比较多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能否在本世纪中叶实现 ,关键要看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形成了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思想。一、农业经济要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思想邓小平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农业观念 ,站在大农业的高度提出了农业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 :“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 ,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 :一是发展饲养业 ,二是发展林果业。( 1) 这里提出了农业产品结构问题。过去我国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生…  相似文献   

7.
<正> 市、县办农村建设学校(农民技术学校),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前途?本文想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看法。一、农建校肩负的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加速农业发展速度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农村工作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有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专门家,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农业科学技术队伍,需要有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农业院校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也要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办好农业院校,培养各种农业现代化急需人才的问题。开发智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靠“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农业院校”来完成。但是,我们国家经过十年动乱,刚从经济崩溃的边缘转回来,不论是财力、物力都很有限,不可能办更多的农业院校;就是办的再多,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村的需求。目前,国家院校毕业生分配不到  相似文献   

8.
论智力投资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物资的投入又需要科学的进步,这就是物资投资和智力投资。物质投资是人们熟悉和重要的,也容易引起重视。但是物资投资的轻重缓急是靠人的智力决策的,投入的物资装备是靠人的有效掌握才能取得有效的技术经济效益的。因此,智力投资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教兴农的战略思考李艳妮科技教育兴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最佳战略选择。因此,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振兴农业的当务之急。当前,摆在各级领导特别是县级领导面前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科教兴农的运行机制,搞好...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小学阶段,语文、算术课是重要的。但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来说,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帮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早期开发他们的智能,自然课有它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赵紫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搞现代化,振兴经济,翻两番,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小学是基础教育,现在在校的小学生正是九十年代、我国经济振兴时期科学技术的生力军。因此,提高自然课的教学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使农业高校深感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为此 ,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这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迅速地、大幅度地、持久地提高农业(包括林、牧、付、渔诸业)生产,全国人民都高兴。发展农业的关键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搞好科学种田和科学管理,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达到这一步,就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人才。如果高等农林院校培养不出这些人才,就会延缓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就会拖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后腿。因此,尽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早出科研成果,是新时期的总任务赋予高等农林教育的光荣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现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目前经济上的二元结构改造成具有比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的结构。二元结构是比较落后的农业经济和不够先进的工业经济并存的结构,要改变这种状况,从农业方面来说,就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   20世纪 80年代初,国家靠政策调整、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上了一个台阶; 90年代初,国家靠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业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要使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就要靠科技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农村特别需要一批有现代农业知识、熟悉农业技术、懂得…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向人力和物质资本投资。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投入是基础,是关键,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科技难以实现,有些政策也难以落实,这样就很难加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所以,农业投资在农业发展的因果链中居于主要地位。本文就安徽省农业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提出几点浅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我国的国情 ,也是国策。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 :“从长远来看 ,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农业和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农业没有更大的发展 ,农业经济不能登上新台阶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那么 ,如何发展农业呢 ?要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三靠投入 ,但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科学技术靠人才 ,人才靠教育 ,教育是基础 ,而高等农业教育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教育体系 ,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水…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它是所有社会现象的最后决定因素。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整个经济工作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作为重点,而实现翻两番的着眼点又必须放在发挥内在力量的基础上。对此,因循守旧,只能是“山重水复”,立志改革,才能“柳暗花明。”作为一个领导现代经济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当前,在国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机械工业更是肩负着重要而艰巨的使命。“两个根本性转变”靠科技、靠教  相似文献   

18.
培养农业领导管理人才和专业科技人才,是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措施。农业教育既要为将来培养人才,又要为当前培训人才,担负起培养学生和培训干部的双重任务。去年以来,农业部委托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沈阳农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华南农学院等七所院校举办干部培训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的培训。由于农业部党组的重视,各省、市的大力支持,各院校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9.
提高经济效益,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靠什么?总的说,当然是靠党的政策,靠全党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但从时代特征说,则要靠科学技术,靠有效的领导和管理,而科学技术进步本身同样离不开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因此,提高各级干部,尤其是高、中级干部的领导和管理水平,是实现本世纪末宏伟战略目标的中心环节。每个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发展很快,原有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陈旧了,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从阳泉市的实践看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宋玉岫,董琪珩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同科技、教育的结合,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