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词汇基本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罗施(Eleanor Rosch)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furniture、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prototype).  相似文献   

2.
范畴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认知范畴中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原型.原型范畴理论中有原型成员和非原型成员之分.典型性是原型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非典型性是原型范畴的延展.该文就是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简要的分析了语调范畴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75):22-23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范畴(化)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之密切相关的原型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犀利地对经典范畴理论进行了批判,在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Lakoff继承了罗施的范畴理论,同时认为语言范畴和其他范畴一样都体现了原型效应,为了更好地阐释范畴的原型效应,Lakoff首次提出用"理想化认知模式"阐释原型范畴模式。  相似文献   

4.
范畴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认知范畴观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有层次性和标记性的特点。层次性即范畴由三个层次组成: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位范畴;标记性即范畴内结构的不对称性。文章试图从原型范畴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入手,来探讨一下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以及词汇表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慧 《考试周刊》2015,(21):25-26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最典型的成员是原型。具有认知功能的范畴理论包括上位、基本和下位三大范畴,其中基本层级对人类的认知起着参照点的作用。从原型范畴理论看,原文就是范畴中的典型,各种译文间具有认知相似性,翻译标准在评价译文文本时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范畴化是人类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中看到相似性,并依据这种相似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某一概念的非任意的心理过程。范畴化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畴理论经历了经典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时期。“家族相似”是范畴化理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深化了人们对范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非范畴化是相对范畴化而言的。原型作为范畴化的典型成员,可以体现某一范畴的特征,而非范畴化的成员,则不体现原型所具有的所有的典型特征。非范畴化的语言与原型语言特征不同,在理解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因此在翻译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译。本文在变译理论指导下对非范畴化语言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包括原型范畴理论和范畴层级理论.范畴的最典型的成员就是原型,范畴包括有基本层级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范畴化具有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有助于分析和确定词语语义.  相似文献   

9.
李慧 《考试周刊》2015,(22):2-4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最典型的成员是原型。具有认知功能的范畴理论包括上位、基本和下位三大范畴,其中基本层级对人类的认知起着参照点的作用。原型范畴理论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指导大学英语的四级翻译。  相似文献   

10.
耿雨荷 《英语教师》2023,(17):12-15
介绍原型理论的内涵。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辐射变化型、连锁变化型、综合式结构型等三种多义化趋势结构为模型,对英语中常见的多义性词汇(top、candidate、make)的多个义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多义性词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范畴概念、突出典型词义、注重原型激发、激活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学角度来看,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于认知对象必须进行分类和范畴化。如若没有对千差万别的观念加以范畴化的能力,人们就无法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亦无法对经验进行处理、构建和储存。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认知活动,也正是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能力。范畴化的过程是人的认知赋予世界万物一定结构的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模糊而非简单明确的认知过程。范畴边缘模糊性有不同的侧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面是语境依赖性。范畴的内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的认知与化模式加以组织,并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语境变化及化模式对范畴原型理论的影响:原型及其整个内部结构的语境依赖性;语境、情景及认知模式;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所有概念的建立都以原型为中心。原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纲领性文件,对时态范畴的阐释有更强的解释力,二者的结合能促进人们对时态范畴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多义”词汇的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某种理据性的联系。根据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范畴的各个成员是从范畴原型(最典型例子)出发,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介绍并运用该理论来解释英语语言中广为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以期对多义词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范畴化理论的等级结构及其过程进行了粗浅探讨.范畴化是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高级认知活动.范畴化有三个层次,即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原型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得到最好体现.范畴化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经历了无范畴,范畴化,非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基础,原型被称为是一类事物中的"最佳样板",是人类对意义认知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有助于我们对意义的认知范畴化。作者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吉林省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观念中的典型水果,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及讨论,并将该实验与Rosch的相关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发现异同,进行分析解释。本次实验再一次证实了原型范畴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范畴化、原型范畴理论是人类认知世界规律的概括。人们在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命名的过程中,总在遵循着这种规律。然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秽世间事物命名的范畴化过程、视角或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因而即使是最简单的翻译也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范畴认知转换。英汉语“笔”概念的范畴认知转换就足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飞 《林区教学》2009,(8):70-71
语言范畴化的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原型范畴化理论中,范畴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运作,在纵向上分为原形范畴、上位范畴、下属范畴,横向上以认知参照点为考察点。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词汇的多义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词汇的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化理论的一种延伸。从词汇的语义和功能两个方面论述了原型范畴化理论在词汇概念上的扩展作用,探讨了在英语词典和教材的编撰及词汇教学中教师对此理论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8.
以in,inside,into和within为例,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了方位词的范畴化问题。依据属性、典型性的等级性及完形这三个标准,认为方位词在某种角度上可被范畴化。  相似文献   

19.
同一语义资源可以在不同的语义范畴体现,各范畴成员的分布体现出渐变化、精密化。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在不同语类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让学生逐步增强对不同语义范畴的渐变化和精密化的认知,构建出不同语义范畴的原型序列(sequence)和图形(figure)。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纷繁的世界,人们不得不把事物归入范畴,由此产生了范畴理论。而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苛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英语词汇教学显然颇受启发。然而,范畴理论特别是原型理论也并非毫无缺陷,为了解决范畴化所不能解释的认知语言学上的种种困难,非范畴化理论应运而生,二者互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