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轮岗是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公平与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持机制。基于行动者视角审视教师轮岗,教师轮岗是政策规制下的教师集体行动、理性计算下的教师能动行动、知识共享下的师资配置行动。然而,教师轮岗还存在政策规制下教师轮岗的被动执行、校际教师轮岗的差别化对待,轮岗教师采取权宜策略。建立共享互惠的教师轮岗支持路径,关键在于轮岗政策刚性执行兼顾柔性刺激,加强轮岗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以师为本合理选派轮岗教师,校际遵循平等协商的交流轮岗;重视轮岗教师的资源主体性,以促进构建教师轮岗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城乡二元结构给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对教育水平起着关键作用,面对农村教育的相对落后,走进基层的"教师轮岗制度"便颇为引人关注。而扎根于乡村的教育现场会发现,轮岗制度的实施遇到许多困境。轮岗教师家、业两地,生活极为不便;有些轮岗教师只是教师评比制度下的被动参与者;轮岗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还存在着教育逻辑的隔膜。"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对于乡村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并且其发展受知识背景与学习硬件的限制,难收实效。而对于乡村的学校来说,轮岗教师的衣食住行已成为这些贫困学校的负担,并且轮岗教师人少,对学校的帮扶作用杯水车薪。针对此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完善轮岗制度的评价体系,增加投入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并且应把"师徒制"的传授方式引渡到城乡教师的交流中来,从而提升轮岗制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教师轮岗制度是当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促进区域内校际交流、缩小区域内校际师资差异、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教师轮岗工作刚刚起步,轮岗政策体系尚不完备,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轮岗"现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轮岗激励机制,规范轮岗运作模式,真正使教师轮岗制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出台了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在各省市陆续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的实践探索。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义务教育的失衡,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教学质量保障问题、人事管理制度问题以及评价与监督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与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密切相关,因此,要创新教师交流轮岗机制。  相似文献   

5.
《宁夏教育》2008,(12):5-5
自2000年开始,哈尔滨市实施了城镇在职教师、师范毕业生到农村轮岗任教一年制度,明确规定: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时,有在农村任教经历的优先;到农村轮岗的在职教师,轮岗期间一切关系、待遇不变,工资由派出学校支付,并向上浮动一级工资,从政策和机制上促进了城市教师下乡轮岗任教。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有1.2万余名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任教。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学校,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包括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妥善解决老师的问题及相关单位的鼓励措施不到位等。通过对目前该制度实施后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该制度的推广需要在强化激励机制和得到经济保障的前提下,方可优化教师轮岗交流人员选举机制,并有效解决教师的顾虑,在大力推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同时,促进城乡教师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经历了鼓励引导为主的起步探索、规范初步建立的制度形成、强化政策落实的制度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政策设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导致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实践进度不一,实施力度有强有弱;交流轮岗教师的选拔标准较为笼统,“谁去交流”的随机性较大;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较弱;重流动轻流动后的管理,降低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最终成效。未来,需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明确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全员流动的轮岗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教师选拔机制;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加强教师流动后的监管工作,切实提高教师交流轮岗成效。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受援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共同发展。提高受援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教师轮岗制度应选择的政策取向。受援学校要从营造合作氛围、制订发展规划、提升教学效能、建立轮岗档案等方面入手,构建基于受援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教师轮岗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校长轮岗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校长轮岗政策的设计、实施和调整。本文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790名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校长轮岗对学校发展产生的影响。从校长的角度看,轮岗经历增强了校长在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培养教师、优化组织架构和教学发展等四个维度的领导力。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轮岗校长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集体效能的促进作用的大小与非轮岗校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轮岗校长通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教师对校长的信任度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的间接促进作用大于非轮岗校长,但直接促进作用显著小于非轮岗校长,总体促进作用与非轮岗校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校长轮岗对学校发展的效果尚未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研究》2017,(6):59-65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我国出台的一项旨在均衡师资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政策,其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各地区对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践探索中出现了政策失真问题,影响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我国35个区(县)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方案文本进行评价,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目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这一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轮岗制度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对均衡教育资源,打破教育体制局限,丰富教师教学经验,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对于实际的教学过程往往具有多元化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出发,积极剖析教师轮岗制度与教学参与因素的相关影响关系,以期能够为该项制度的实施带来积极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交流轮岗是推进基础教育平衡发展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支持机制。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新时代教师轮岗的行动逻辑,对教师轮岗行动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共享互惠的教师轮岗支持路径。研究认为,国家轮岗政策规制下的集体行动,理性选择下多主体“获得感”的共同诉求,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教师轮岗行动的行动逻辑,而其困境在于“公共善”与“个体善”的非平衡性致使轮岗行动被动,“优质校”与“薄弱校”对接不畅致使轮岗效果不佳,“新来人”与“熟人”身份的差异致使轮岗教师边缘化,而其支持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以师为本合理推进教师轮岗加强校际平等协商;第二,以学科组与年级组为育人单位积极促进“新人”融入。第三,从教育逻辑出发关注教师个体轮岗行动的潜能动员。  相似文献   

13.
教师轮岗具有重要价值,它推动了教师工作方式与生存方式的改变,为教育生态系统注入了活力。面对教育利益格局日益固化的现实,各级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打破教育利益分割的扭曲局面,稳步推进教师轮岗政策的实施,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基于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轮岗政策实施中的政府责任主要包括:确立合理的政策目标,构建完善的支持体系,建立规范的轮岗流程,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成都市T区26所学校的249位交流轮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多数交流教师对交流政策认同度不高,交流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在政策实施过程未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交流教师在新环境中缺乏归属感。此外还发现教师交流轮岗的一些特点与规律:教师交流方向以同级交流为主,交流教师以骨干教师为主且语数外三科教师居多,交流轮岗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与交流轮岗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骨干教师的交流效果较好。未来还需贯彻执行“区管校用”,继续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助力教师正确解读交流轮岗政策意涵;充分考虑交流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增强教师交流轮岗参与意愿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对S省9个代表性地市的部分县区开展的“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现状调查显示:部分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县管校聘”政策理解不到位,不同县(区)间教师交流轮岗推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教师流动主观意愿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监测与调控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县管校聘”政策背景下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师资交流轮岗问题的对策是: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校长和教师政策理解程度;积极运用调节杠杆,统筹省域政策推进水平;因人因事制宜,激发教师交流轮岗的主观意愿;加强监测与评估专业性,完善督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全国范围5238位教师及其中的909位轮岗教师为样本,考察向下流动、向上流动、同级流动三种轮岗路径的教师在流入校的工作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三类教师在参与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工作上表现较好,在参与学校发展工作上表现相对较弱。其中,向下流动教师在工作参与各维度表现最好,同级流动教师表现最差。轮岗意愿是影响三类教师在流入校工作参与的最大因素,轮岗教师的人事管理等轮岗实施因素也对其在流入校工作参与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县(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精神,实施了学校领导干部轮岗交流。云阳县今年6月初也对众多学校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岗位轮换。但是轮岗之后,人们不禁在问:这样的领导干部轮岗交流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一、轮岗交流制度的益处1.有利于个体成长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打破了原有结构,这样有利于个人成长。在一个新的环境下,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工作中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师轮岗问题研究发生了从制度到文化的转向。文化维度审视教师轮岗制度的时代意义在于这是提升教师轮岗制度合法性的重要路径,促进教师轮岗目标达成的必备条件以及彰显教师轮岗现实价值的核心内容。教师轮岗制度创新的文化维度关注制度目标、制度内容、推进路径及条件保障四个核心问题。文化维度审视教师轮岗制度,根本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提升教师轮岗的文化适切性,这要求在目标上聚焦轮岗制度的文化适应力,主体上增强轮岗教师的文化感染力,内容上提升轮岗模式的文化吸引力,方式上扩大轮岗路径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5个县3115位教师的调查显示,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意愿较低。无法照顾孩子和家庭、轮岗地点离家远与交通不便、岗位适应困难是教师参与轮岗的主要顾虑。结合实地调查发现,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及相应的文化心理,导致教师意愿与政策初衷背离;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使教师轮岗面临现实难题;城乡学校师资数量与结构的差异,造成交流轮岗落入"练兵"和"补缺"困局;政策执行过程不规范导致教师存在岗位适应顾虑。为实现政策目标,应致力于消除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面临的结构性、制度性障碍,补齐乡村学校师资数量与结构的短板,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交流轮岗形式,并在政策实施中做到规范选拔和人文管理。  相似文献   

20.
自《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颁布以来,我国教育进入"轮岗时代"。"教师轮岗"是促进教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新机遇,有助于解决诸多教育顽症。从整体的教育生态来看,当"教师轮岗"实现后,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定期流动,将显著改变"择校"局面。以福建省福州鼓楼区为例,2013年该区"热门小学"的班级人数平均是54.5人,而在教师轮岗实施后,这一数字降至49.6人,最少的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