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凯 《中国文化》2013,(2):91-97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道教的思想。佛教忏法的形成,是中国佛教高僧在印度、西域忏悔仪式原有仪式基础上,在魏晋南北朝的三教论争中,逐渐采取了适应中国"礼"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大乘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随着观音信仰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相关"疑伪经"和各种"观音灵验记"的出现,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苦难大众把观音菩萨奉为"救世主",致使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广为盛行.唐宋至明清,"变文"、"宝卷"讲唱观音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等广泛流布,观音道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洞等纷纷营建,形成了中国化的观音,使其信仰愈演愈烈,至今仍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四川省遂宁市利用当地的观音民俗文化资源,打造"西部观音道场",以此突出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即将成为西部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中國有藏傳佛教、漢地佛教和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門派.佛教三大門派,在中國都有傳承.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在中國的藏族地區形成與藏區文化結合的特殊形式,然後延伸到蒙古地區、滿族地區,在藏蒙滿地區比較集中,都信仰藏傳佛教.傳到蒙古以後,比如現在俄羅斯境内的布理亞特人、卡爾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後裔,也都信仰藏傳佛教,到現在也是.滿洲人來到内地以後,逐漸和漢地的主流文化合流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圆融思想虽是中国佛教大德禅观中的智能并主要运用于禅观,然其理、境无不本于印度大乘经教.在中国佛教中,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这是佛陀说法的基本精神,也与本土儒、道诸家哲学终归于伦理践履的传统相符契.圆融精神,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特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尧 《中国文化》2009,(2):82-91
大家知道,中国有藏传佛教、汉地佛教和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门派。佛教三大门派,在中国都有传承。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藏族地区形成与藏区文化结合的特殊形式,然后延伸到蒙古地区、满族地区,在藏蒙满地区比较集中,都信仰藏传佛教。传到蒙古以后,比如现在俄罗斯境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也都信仰藏传佛教,到现在也是。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佛教起源于5世纪初,唐中期成为地藏菩萨道场,中经唐末五代及宋元时期的曲折发展,至明清时形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佛教在文化特质上表现为地藏信仰、禅净兼修和三教交融的同时并存。该传播中心的形成对丰富皖江佛教的内涵、延续安徽佛教的命脉、促成安徽地域文化儒道佛鼎立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目年華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中国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特别是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更有"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的佛家禅缘.  相似文献   

8.
未“结”的不“解”之缘赵秋长,刘在山19世纪中叶的俄国伟大作家、革命家、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一生宣传革命并身体力行,他高风亮节却历尽艰辛,被称为文学上的普罗米修斯。他在被沙皇囚禁期间写成的著名长篇小说《怎么办?》,有“生活的教科书”之美誉。这部“新人...  相似文献   

9.
南诏大理国政权与佛教的关系所形成的政教体制形式,研究并著文发表的论文不多见,特别是深度探讨的论文更是寥寥无几.有的观点只是在一些出版刊物中顺便提及,但观点只注重表象,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缺乏事实依据,实不能令人信服.诸如:"政教合一"论就让人质疑.何谓"政教合一"不得而知.罗庸曾说:"大理之初建国,盖政教不分."也许基于此点,成了后人的引言,有了"政教合一"之说.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子君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得以迅速发展的时期。隋唐两朝皇帝大力扶植佛教(除唐武宗外),大量佛经被译出,中国佛教常用的重要经典基本齐备,作为中国佛教正式成熟的标志,天台宗等九大佛教宗派于此时形成,它们各有独立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民國佛教是中國佛教的一個出彩的時期,也是中國佛教的轉型期的時期,當前佛教的現狀無不與民國時期發生的佛教復興運動有着重要的聯系與影響,然而我們對這段至關重要時期的佛教情况却瞭解不够,而且没有形成更多的和不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道安注序講解 《安般守意經》與《黃庭經》不同,是純粹的佛教經典.安世高譯出之後,經過康僧會、釋道安傳下去,逐漸加深,就是這本經後來開了天臺宗. 公元147年 安世高到洛陽.  相似文献   

13.
刘运峰 《世界文化》2021,(5):中插1-中插4
夏至三候分别为"鹿角解""蜩始鸣"和"半夏生".前两候与动物和昆虫的活动变化有关,第三候和植物的生长有关. "鹿角解"中的"解"是脱落的意思.《集解》云:"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意思是说夏至时节,阳气衰退,雄鹿敏感于气候的变化,鹿角始有脱落现象.笺...  相似文献   

14.
在佛教學術界,常會談論一個問題:天台宗是不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個宗派?三論宗、禪宗都會出來争奪這個“第一”,各有各的理由.如果僅僅為了宗派上的優勢地位,那就是門户之見,不值得多說.之所以還要談論此事,我所關注的是中國文化的開放性:從中國佛教的宗派史看,外來文明如何進入中國的思想主流,并且形成新的文化傳統?佛教的傳入,在南北朝、隋唐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有所謂中國文化的“印度化”進程,這幾乎可以說是中古社會的“新文化運動”.  相似文献   

15.
正在佛教鲜明而浓厚的哲学理论中,"空"是一个核心范畴和根本概念。解析佛教"空"论,洞悉"空观"真谛,对于我们梳理佛教理论的基本结构、领会佛教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原始佛教的"空"论什么是"空"?"空"在古印度梵文写作Sunya,音读"舜若",意译为"空"。…佛教的"空",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或"什么也没有",它有自己特定的宗教内涵。原始佛教关于"空"的阐述集中体现在《阿含经》中。"空"  相似文献   

16.
正琉璃,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以色泽温润,质地通透,被誉为中国传统"五大名器"(琉璃、玉翠、金银、陶瓷、青铜)之首。琉璃工艺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西域文明交流互动的繁荣。作为佛教"七宝"之一,琉璃是宗教精神和信仰的物质载体,象征着佛教极乐世界的庄严纯净,  相似文献   

17.
菡芳 《大理文化》2003,(5):58-62
白族除信仰佛教、道教和儒教外,还普遍崇尚"本主". 在洱海区域,凡白族村寨,几乎村村都有"本主".过去相传白族所崇拜的"本主"共五百位,俗称"五百神王".其实,这"五百神王"还不够全面.经调查,大理市所辖的400多个白族村寨有200多位,而仅鹤庆县,就有530多位本主.  相似文献   

18.
<正>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人数最为庞大的宗派。宋、明以降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加之历代佛教高僧的弘扬,使净土信仰发展深入至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被统治者、士大夫与普通民众所接受。但净土观念并非中国佛教自创,而是印度佛教影响下的产物。一、净土观念的由来按照佛教教义,净土又称为清净土、清净佛刹、佛国、佛世界、净妙土等。是诸佛因位本愿成立的清净庄严国土,也是诸佛居住的处所。在佛教经典中,净土被描绘成无比美妙的世界而与秽土相  相似文献   

19.
李玉昆 《寻根》2006,(1):20-24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在琐罗亚斯德教二元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等思想材料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信仰。在中世纪1000多年中,摩尼教曾流行于伊朗,叙利亚,埃及,巴勒斯坦,北非,欧洲,小亚细亚,  相似文献   

20.
中印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与区别李利安一观音菩萨的身世信仰是佛教观音信仰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学术界对此很少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分析,甚至一部分人对此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这是十分遗憾的。本文试图根据各类观音经典的记述,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