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父亲(节选)     
关于"出息",父亲是有他独到的理解的。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喝光了一碗苞谷面粥,端着碗又要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不敢再盛。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父亲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相似文献   

2.
陪他吃碗面     
木铃  Ernest 《高中生》2012,(10):31
一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从厨房走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他笑呵呵地说:"刚好,趁热吃吧。"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他又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外公烧好了饭,我一边吃一边和妹妹嬉戏.正吃得高兴时,忽然,我把碗一碰,碗摔了下来,还好我的手一甩把碗保往了,可是饭倒了一地.一会儿吃完了,我正要去看电视,只见外公板着脸把我叫住了:"天顺,你还有件事没做呢!"我心里一震,结结巴巴地说:"我……有什么事没……做好……"没等我说完,外公就指着倒在地上的饭说:"就这个,里面可大有文章!"听他这么一说,我心不在焉地想:"家里粮食多着呢,何必小题大作呢!"但抬头看到外公生气的样子,只好乖乖地走过去低下头,去捡米粒.  相似文献   

4.
开心豆     
《红领巾》2014,(2)
正猴子小明一家都很胖,只有舅舅很瘦很瘦。一天,舅舅到小明家里来做客。小明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动物园看猴子!"妈妈怒了:"看什么猴子?你舅舅在这儿,你还去看什么猴子?!"看了又看有个人一直很胖,最近一段时间更胖了,不过,他自我感觉良好。有一次,他碰到老同学,就兴奋地说:"最近,我的回头率(lü)很高呀!"  相似文献   

5.
我的舅舅是个桶匠。听妈妈说,我出生以前,舅舅的手艺就远近闻名了。他吃百家饭,做百家事,日子过得很惬意。可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正>前段时间,微信圈热传"一碗鸡蛋面的故事"(其实是两碗),讲的是一位父亲通过与儿子三次分吃两碗面的事情来教育儿子。文章不长,简述如下。第一次,两碗面中的一碗上有荷包蛋,一碗没有。儿子要吃上面有蛋的那碗,但父亲说:"让我吧!孔融7岁能让梨,你都10岁了!"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父亲默默地看着儿子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家用削好的苹果招待客人。客人没有吃,那去皮的苹果颜色后来竟变成了茶色。送走了客人,我就问爸爸:"苹果为什么会变色?变了色还能吃吗?"爸爸笑着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他要我拿来几个碗和一个苹果,他把苹果削好,切成三块,让我把一块苹果放在一只空碗里;又将另一块放在第二只碗里,并扣上一只玻  相似文献   

8.
和小福 《教育》2015,(5):80
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一口一口地,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饭,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他端起碗,把碗里的剩饭倒进垃圾桶,再踮着脚尖把碗放进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练和自然,一看就知道,他很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相似文献   

9.
三个荷包蛋     
我最喜欢吃荷包蛋。有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妈妈说:"女儿,你自己挑一碗。"我立刻伸出手,端了有荷包蛋的那一碗。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蛋的时候,妈妈却笑起来,我一看,她在另一个碗里挑出了两个荷包蛋——原来这两个荷包蛋藏在面条下面!这时,妈妈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  相似文献   

10.
小朋友吃午点了。冯晓鹏一看是排骨稀饭,就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吃稀饭。”我耐心地对他说:“骨头稀饭有营养,你吃了长得高,又有力气,吃一碗吧!”他仍固执地摇头。我知道,这时强迫他吃,孩子会很难受的。于是我对他说:“你在旁边玩一会,等你玩饿了再来吃好吗?”他点点头,开心地玩去了。小朋友个个津津有味地啃排骨,吃稀饭,不一会儿,多数小朋友都吃饱了。我对晓鹏说:“小朋友都说排骨稀饭香,我不知道他们说得对不对,你尝尝香不香好吗?”他立刻乐意地答应了。我给他盛了一碗,他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香吗?”我笑着问他,他顾不上开口,点点头又吃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每天早上,我的美国丈夫都会虔诚地坐在沙发上,等着一碗清汤面,按我们上海人的说法,叫做"阳春面"。有一天,他对我说:猜一猜什么是我最爱的中国食品?然后他哈哈大笑说:"知道你猜不出来,这是我的一个秘密。"我也大笑说:"吃还能有什么秘密?"他说:"从明天起,你天天给我煮一碗中国的清汤面。"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平时他又吃鸡蛋,又吃火腿,早餐的分量比午餐还要重要。哪能仅仅吃一碗清汤面?第二天,我煮的是菜汤面,并加了点肉丝。他连连摇头:"你听错了,不是菜汤面,是清汤面。记住,Broth(清汤),除了面和调料,  相似文献   

12.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  相似文献   

13.
刘仪 《大学生》2012,(Z1):110-111
我和陆辰是在学校食神大赛上相识的。那次大赛,我使出浑身解数,参赛的作品是韭菜肉馅水饺,获得了二等奖,陆辰参赛的一道"地锅鸡",因为做工繁杂,味道独特,拔得了头筹。获奖者合影留念的时候,陆辰正好站在我右边,他说:"美女好高啊,有1米7吧?"我转过头打量陆辰,刚要想说点什么,就听见大家响亮地一句"茄子",合影结束了。发在校报上的照片让我很尴尬,我正转头紧盯陆辰,室友们戏谑地解释了照片的两层含义:一是校园食神界二等奖在向一等奖发出挑战,力争在来年的食神大赛上勇夺魁首;二是,显然二等奖美女暗恋一等奖帅哥。对此,我假装生气,懒得辩解。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我吃过早饭就高高兴兴地往外婆家走去。一进门,不识字的外婆就塞给我一封信,问我是不是在深圳打工的舅舅寄来的,问信上都说了些什么。我接过信一看,怪了,信是写给舅舅的。撕开信封,里面有两张报纸,还有一张彩票。彩票印得很漂亮。我用手指甲轻轻一刮,“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舅舅居然中了二等奖。真是天上掉下个馅儿饼。  相似文献   

15.
我的弟弟是个"美容大师",他每天吃饭时都要做"美容",让大家哭笑不得。早晨喝绿豆稀饭时,他把碗里剩下的一点儿都扣在了脸上,稀饭沾得满脸都是,他故意又抹了一把,还说:"这下不用抹搽脸油了。"弄得全家人哭笑不得。中午吃米饭时,弟弟就更搞笑了,他把米一粒一粒地粘在脸上,说是要学着妈妈做面膜,把我们笑了个前仰后合。晚饭吃的是面条,弟弟又开始了他的精心"化妆":面条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2,(28)
小林是同事家4岁的儿子,非常有趣. 有一天,他舅送给他一只知了.舅舅用手一按住知了,知了便会拼命大叫;一放手,知了就停下不叫.从没见过这种昆虫的小家伙脱口而出:"原来是个活的传呼机呀!" 常听大人说"感情破裂"一词,小林似乎对这个词略有所悟:吵架了,"感情"就"破裂"了.有一天,小林回家后低着头,闷声不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小丽有口香糖,居然不给我吃,我和她感情破裂了."  相似文献   

17.
<正>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教育表弟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他学习得很快。一天,我去表弟家,发现他们家墙上的挂钟停了。于是,我便问舅舅是怎么回事。舅舅不说话,而是朝表弟努了努嘴。表弟得意地对我说:"电池让我拿走了。为了保护环境,要看时间了我才把电池装上呢!"上午最后一节课,一学生在吃面包。老师:"为什么上课吃东西?"学生:"还不是因为你发了试卷。"老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我爸看见我的试卷,中午肯定不让我吃饭了,所以,我得提前填饱肚子。"  相似文献   

18.
三岁的儿子有一次在吃饭时,用筷子将碗里的一些蔬菜挑了出来,放进了女儿的碗里,惹得女儿大声抗议:"弟弟你在干什么?"我对儿子说:"你知道吗?你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谁知儿子委屈地大声对我说:"爸爸,我非常不喜欢吃菠菜和茄子……"我很无奈,只得把他碗里的菠菜和茄子都夹到自己碗里.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爸爸可是个能干的“家庭妇男”。只要妈妈不在家,他就是全职的后勤部长。这天,妈妈又出去办事了,他便围上围裙,拿起两个大锅铲,在厨房里“舞枪弄棒”。不到十分钟,两大碗香喷喷的“五香牛肉面”就新鲜出炉了。爸爸笑嘻嘻地说:“我可是最大的功臣啊!”便厚着脸皮端走了大的那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好冤啊,水还是我放的呢!”我就大叫。其实本来就该他吃大碗,我们只不过斗嘴玩。爸爸总是和我比赛看谁吃得快。这当然没法比,我就故意说:“我这碗太多了,吃不完。”爸爸这时已经把自己那碗吃得差不多了,打了个嗝,装着很好心似的,把剩下的小…  相似文献   

20.
<正>相传,赵匡胤(yìn)未做皇帝之前,是个身强力壮、爱好耍枪弄棒的小伙子。当时赌博盛行,赵匡胤也混在赌场,几乎场场能赢,但他仗义疏财,所以人们送了他一个"仁义白花"的绰号。几年后,赵匡胤决定外出开开眼界,闯闯世界。一日傍晚,他行至一个山区小镇,见边上有一卖熟莜(yóu)面的摊点,早已饥肠辘(lù)辘的他顾不得问价就大吃了起来。薄薄的莜面窝窝,加上羊肉蘑菇卤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于是左三碗,右五碗,不一会儿就把十八大碗吃了下去,外加三大碗金针、木耳、蘑菇做的三鲜汤,他顿感精神倍增,不由得脱口道:"我活了20多岁,从来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