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在学习完能量守恒定律后,我们明白了能量是不会凭空出现的,也不会是凭空消失的,往往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实质上,我们仅仅理解这些知识是不够的,而应该在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联系日常生活案例,对平常见到的各种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一、能量守恒定律相关概念能量是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之一,此过程往往涉及多种能量形式的转化,在电磁感应知识的背景下,以能量转化与守恒为主线,将各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是近几年高考物理命题的一大热点,而导体棒沿导轨切割磁感线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这一类问题,在复习备考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反电动势往往被想象为,它是阻碍能量流入电动机的。其实,在电动机运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时,反电动势就是每个电荷(单位电量)所传递的能量。可以说,emf就是从别的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或从电能转变为别的形式的能量的过程中每单位电荷传递的能量。例如,电池的emf就是由化学作用产生的每单位电荷的能量。电流一接通,一些能量转变成电池内电阻的热能,而其余则成为路端电压。  相似文献   

4.
电磁感应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线框穿过磁场时,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流过电阻时电流做的功转化为内能……从功能转化的角度分析线框穿越磁场过程,从能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去解答,往往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使解题思路清晰、解答过程简捷.  相似文献   

5.
辩析上面是一些教师和参考资料中常见错误解法,笔者认为此解有错,其错误在于把波动中质点的能量变化等同于振动中弹簧振子的能量变化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解题者本身对波动的产生过程没有深刻理解造成的.实质上波动是由于运动质点在振动时给它周围质点剪切弹力作用而产生的,从而带动临近质点运动,其模型跟一端固定的弹簧模型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或磁场变化导致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部分能量只能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采,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不同形式能量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一切物理现象遵循这一规律。电磁感应也不例外,电磁感应的过程实质上是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求解电磁感应问题时,从这一定律出发往往能使解题过程简捷而不落俗套,巧妙而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8.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电磁感应中,只要有电能产生,就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发生了转化.产生了多少电能,应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发生了转化,因此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探讨一下,能量守恒在电磁感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一切物理现象都遵循这一规律.电磁感应现象也不例外,电磁感应的过程实质上是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在求解电磁感应问题时,从能量守恒的观点出发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使解题过程简捷而不落俗套,巧妙而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10.
正茫茫题海学生深陷其中而惘然;三载辛苦,一旦考题变化新颖又往往不知所措而望洋兴叹!近年来,福建省的高考、省质检的试题中渗透了一些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题目.这些试题立意深刻、变化新颖,即使第一线的教师也会感到困惑.大千世界尽管变化无穷,却仍然有一定之规.譬如,自然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数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一门科学语言,必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在一个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化,但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往往会遵循一定的计算规律,只有明确能量转化遵循的计算法则,才能顺利完成生  相似文献   

12.
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一切物理现象遵循这一规律。电磁感应也不例外,电磁感应的过程实质上是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求解电磁感应问题时,从这一定律出发往往能使解题过程简捷而不落俗套,巧妙而富有新意。1判断电流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中判断感应电流产生问题,从能的转化观点着手,一下能抓往问题的关键,从而迅速例地1使问题得到解决。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的灵敏电流表,A和B,如图1所示,当将A表指针向左拨时,B表指针将怎样偏转?解析当电流由“+”端流入电流表时,指针向右偏转,将A表向左拨时,外力克…  相似文献   

13.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就会消耗其它形式的能量.那么,如果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是否会存在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情形呢?  相似文献   

14.
周霞 《物理教师》2013,(11):83-83,86
能量始终是物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电磁感应中始终渗透能量的转化,弄懂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是搞懂电磁感应本质的关键.产生和维持感应电流的存在的过程就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电能的过程.导体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外力移动导体所做的功,一部分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导体的动能.当导体达到稳定状态(做匀速运动时),外力所做的功,完全用来克服安培力做功,并转化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  相似文献   

15.
魏国荣 《物理教师》2008,29(11):56-57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不仅是自然界普遍遵守的规律,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先后学习了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电势能等概念.其中,电势能由于比前三种形式的能量更加抽象而一向被认为是最难掌握的一个概念.特别是现行教材本身对电势能采用的就是比较模糊的定义,又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加上有关电势能的试题往往都会涉及到前面三种形式的能量,这就使得很多同学一见到有关电势能的试题就产生“畏难”心理,失去解题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会促生很多新的艺术形式产生,而往往由新技术、新材料出现所促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在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是曲折的。网页设计这个伴随着第四次信息革命所诞生的新生事物也是一样,人们在对其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就存在过分强调了技术性,而忽视了其自身本质的东西--设计。  相似文献   

18.
几何学中,形如“1/a+1/b=1/c的题目,实质上也是比例线段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分母都是线段而分子都是常数,学生往往感到头疼。本文就一些典型的证明,概括了以下几种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继修  王淼 《科学教育》2006,12(5):47-48
电磁感应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磁通量发生变化而在回路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或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感应电流通过电阻发热,又可使电能转化为内能。对于许多电磁感应问题,可以从能量转化的观点出发,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运用功能关系予以解决。1用功能观点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又和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感应电流的发生以及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能量的转化。这种能量转化关系,决定了感应电流的方…  相似文献   

20.
宪法解释方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区别及其法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宪法解释方法与现代宪法解释方法存在着形式和实质上的区别。形式上的区别表现为解释客体和解释者的积极性程度不同;实质上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宪法文字文本中探求制宪者的意图,后者着重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产生这些区别的外部原因主要是二战后对基本人权保护的重视和强化;内部原因则是20世纪初以来法理学的新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解释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