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话轮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形式,以及英语课堂会话的参与类型。对课堂活动中的起始话轮和反馈话轮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初步认识课堂上话轮转换的特点,提供了调动学生参与话轮积极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话轮转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的基本理论框架,结合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资料,对教育中的话轮,话轮转换,话轮转的的特点及规律作了初步探讨,旨在寻找以话轮转换这一基本会话方式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式教法为实现手段,探索英语教法改革的途径,从而配合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孙启耀  伊英莉 《函授教育》2002,(3):48-50,55
本文探讨了话轮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形式,以及英语课堂会话的参与类型。对课堂活动中的起始话轮和反馈话轮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初步认识课堂上话轮转换的特点,提供了调动学生参与话轮积极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话语分析中话轮转换的基本理论,结合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话轮、话轮转换、话轮转换的类型以及话轮转换策略做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师生学会利用话轮转换的知识及相应策略,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历来备受关注,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努力。本文从话轮转换的角度探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阐述话轮转换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话轮是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会话的显着特征,对它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很多学者。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英语口语会话话轮转换过程中的关联解读方式,以实际英语课堂中生生课堂会话的转写语料为例,解释了话轮转换中的关联性、关联原则及认知语境的构建方式,并通过借助大学英语口语会话来分析,解释话轮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关联。关联理论中的认知环境、语境假设与最佳关联等内容对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可改进口语和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会话过程。会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本文从话轮的数量,话轮中的话语质与量以及话轮转换等三个角度分析话轮对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而提出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一次大学英语课堂话语进行录音,以课堂实录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对这此语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更替过程中操纵话轮策略和操纵相邻对策略的探讨,从而管窥大学英语课堂师生的策略能力和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一次大学英语课堂话语进行录音,以课堂实录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对这此语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更替过程中操纵话轮策略和操纵相邻对策略的探讨,从而管窥大学英语课堂师生的策略能力和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0.
吴微 《华章》2011,(26)
本文以Rolin Ianziti和Brownlie的功能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主要有主要有教学功能、元语言功能和交际功能三大类.  相似文献   

11.
张云霞 《考试周刊》2009,(3):127-128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说话,而其他学生则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造成其他学生消极被动的原因可能是一种语言现象,即由于不能把握话轮替换的特点造成的。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主要分析如何利用好“话轮转换”机制,来有效地组织口语课堂或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璐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67-268
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时常会出现英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出发,浅析理工科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雷聪  林俐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1):111-112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即是语言的选择过程,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语码.拟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出发,探讨它们在顺应理论中的价值,在阐述选择与顺应等基础上分析顺应理论对外语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的解释力和对大学英语教学实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的动态顺应过程,并最终达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动机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教师语码转换的三大顺应性动机进行分析,提出语码转换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了解话轮的特点、掌握娴熟的话轮转换和修正技巧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会话技巧、交际能力,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有效控制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观察与录音的方式对自然语境下的英语课堂进行了调查,受试是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的话语量及比例,展示性问题与延展性问题的数量及比例,教师和学生分布引起的话轮数量及比例,旨在探索英语教学法的改革。以及话轮转换与交际能力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第二语言教学由问答策略来引导,学生习惯于这一模式化的学习方式,虽利于课堂管理,但却大大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输出.第二语言教学话步策略的研究鲜有通过课堂观察并量化分析的视角.基于此,对一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同话步策略对英语学习者词汇输出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将传统的问答形式和不同话步策略有效结合,优化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期为学生提供词汇输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会中英混用。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是为了顺应交际主体、顺应社交世界、顺应心理世界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本研究从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出发,简要介绍语言顺应论,解释了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顺应论依据,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堂的语码转换一直是英语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而在外教的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呈现了与中国教师英语课堂不同的情况和特征.从顺应论的理论出发,对中学外教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几种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为外教的外语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启示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英语会话话轮转换时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了这一规律.本文结合话轮以及话轮转换规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话轮转换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