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查考了大量征引已佚后汉史书字的原始献,并参考其他相关史料。对《八家后汉书辑注》进行校点,内容涉及字、官职、标点等方面。旨在尽最大努力恢复诸家已佚史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2.
本文查考了大量征引已佚后汉书文字的原始文献,并参考其它相关史料,对《八家后汉书辑注》进行校雠,内容涉及文字、官职、标点等方面,旨在尽最大努力恢复已佚古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3.
李晓明 《文教资料》2011,(28):83-85
范晔《后汉书》与袁宏《后汉纪》行世日久,同时代其他诸家后汉史书逐渐被淘汰。但范氏和袁氏之外的诸家《后汉书》亦有特点,保有珍贵史料,可补《后汉书》与《后汉纪》之不足。有鉴于此,清代辑佚学家开展诸家《后汉书》的辑佚工作,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4.
《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下称《辑注》)为所辑1900余条佚文全部加上标点,于诸家后汉史书的校辑又作新的尝试,为读者阅读利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辑注》所收佚  相似文献   

5.
《泽州府志·经籍目》录泽州人唐代著作3人5部,宋代著作5人9部。考唐代2人非泽州人,著作已亡佚,辑得裴约言《灵异记》3条,增补亡佚书目一条。宋代著作除刘义叟《五行志》《历志》见于史书,其它也已亡佚,考辑得《鸡林志》数条,增补佚书目一条。  相似文献   

6.
清代诗人袁枚向以撰作繁多而著称,因此虽有《袁枚全集》之整理出版,其集外诗文亦时或有之。笔者在上海图书馆所藏家谱文献中,发现署名袁枚之文三篇,经考证均系佚作,因予誊录,并撰此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总集、别集、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得《全清词·雍乾卷》未收之作品49首,其中17首为《全清词·雍乾卷》已收作者的佚作,32首为《全清词·雍乾卷》未及收录的作者之词作.凡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相似文献   

8.
关学宗师张载著述丰富,然大量诗文与著作皆已佚失,而《礼记说》则是张载佚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对该佚书的系统整理,可以极大地补充通行本《张载集》文献之不足,这对于研究张载礼学思想、教育哲学、其思想之演变与思想渊源,探讨张载与当时各大学派之关系与历史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种史籍对其进行稽考进而形成之佚书辑本,将对新世纪的张载哲学研究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明词》与《全明词补编》是迄今为止搜录明代词作最完备的集子,泽惠学林,功莫善焉。然而,明人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仍有不少词人佚作有待收罗。今新辑得《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未收词人3家、词作75首,以期对明词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两汉纪》与《资治通鉴》中关于昭君之子的记载,发现《后汉书》记载的"昭君之子被杀"与其它三部史书存在差异。通过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及其儿子们即位情况的分析,发现"昭君之子被杀"记载有误;通过王莽拜单于、《后汉书》成书背景也得出昭君之子没有被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通过记载中国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来探讨天道与人道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历史的兴衰变化,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史记》的写人艺术主要通过运用多种叙述手法,突出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对人物和事件进行一定的艺术再创造;注重提炼人物语言,达到简洁生动的刻画人物的目的;善于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描摹刻画人物。《史记》的体例和写人艺术对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正式确定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并强调只有皇帝钦定或官方批准的纪传体史籍即二十四史为“正史”。自此,“正史”遂成为“二十四史”专有之名称。笔者就纪传史及其体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此种体例的优缺点所在,进而对二十四史及其善本加以探讨,且点出研读佳法。  相似文献   

13.
《论语》及其注疏久传于世,其中文字使用情况复杂,值得深入研究。以李学勤主编阮元刻本《论语注疏》为对象,就其注释用字进行考查,归纳分析其类别及形成原因,针对各种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在古今字的使用上取其当时的“今”字;假借字尽可能保持其借字不变;同源通用字取其更为通行的那个;异体字选择符合造字理据、更易为人接受的形体;近义词选择其中更为通俗流行的,力求浩繁典籍在久远的流传过程中能够维其原貌,服务世人。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修辞方式多种多样。偏旁修辞在《诗经》中就得以大量运用,给人独特的审美体验。《诗经》里偏旁修辞的类型丰富,偏旁修辞的特征和功能在《诗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大量使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在所有的写作中,报告文学是最艰苦的写作,难度最大的写作,也是最吃力不讨好而且充满了风险的写作。当下,客观公正的报告文学之所以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只能说我们对报告文学的评价体系以至于我们的价值观本身已失去了最基本的公正,甚至发生了致命的倾斜。而在这种倾斜的状态下,要恪守所谓公正的立场是多么难,要恪守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的立场又有多么难。  相似文献   

16.
引用《诗经》说明道理,是自先秦以来形成的传统,汉代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发展和突破。通过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传作品中保存的大量《诗经》章句的分析,我们可以考察两汉时期引用《诗经》的新特点,认识《诗经》对汉代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的小说代表作《变形记》体现了失去了灵魂与自我的现代人已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乃至形体,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主题,这一主题正是为了引导读者勇敢地正视荒诞,走出荒诞,积极探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拯救岌岌可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8.
《呼兰河传》是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辞世大作。作品中小团圆媳妇等人物形象凸显了最原始的生命本能以及被传统道德规范肆意践踏的生命欲求。同时,萧红还以温情的笔触,以回忆的方式记述了自己美好的孩童时代,表现了她热爱生命、憧憬理想、眷恋亲情的强烈且显明的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9.
假借·原始文字·网络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假借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流行的网络符号和假借的关系。假借的产生缘于形、音二者表现词义的方式不同。由于早期语言中很少有相同的音节,一个音节基本上由一个字形记录;随着同音词不断产生,同音的文字不能以相同的速度递增,于是产生假借字。网络符号可以分两种,一种本质上和假借一样,另一种与原始文字的产生、运用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