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采巷道的支护,一般都采用棚子支护,如果巷道顶板是复合型的破碎顶板,该巷道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就会经常发生冒顶,改变巷道的支护方式变棚子支护为锚杆支护,就可以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回采巷道的支护,一般都采用棚子支护,如果巷道顶板是复合型的破碎顶板,该巷道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就会经常发生冒顶,改变巷道的支护方式变棚子支护为锚杆支护,就可以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曲江-850m东大巷为例,对该巷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进行分析,探究适应于曲江矿深部巷道支护的最佳方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曲江公司在高应力软岩层巷道掘进中的岩层脱落及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过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巷道顶板事故占死亡事故比重较大。U型钢可缩性支架是广泛应用于矿山巷道的一种支护方式,本文对二一下山泵房冒顶的原因分析,采用架设U型钢可缩性支架、浇筑砼及喷浆联合支护巷道,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进而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李雅庄矿二采区2-226工作面是地压重点防治区域,矿井生产期间及工作面来压时其对应的强矿震发生概率较大,易发生顶板冒顶片帮伤人事故。利用SOS微震监测系统对该区域重点监测,通过对来压期间围岩微震活动的分析,掌握规律,是综采支架选型、支护参数确定和回来工艺优化的前提。总结采场及巷道矿压显现规律,预报矿压显现的发展趋势,用以解决具体的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在汇总大量监测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矿山压力的普遍规律,促进矿山压力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相应的危险状态评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开采技术条件与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支护设计,优化完善支护工艺,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地质因素已成为影响矿井"高产高效"的第一要素。特别是极为常见的顶板破碎问题,对快速掘进的安全及效率影响极大。掘进工作面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顶板的控制管理,因为过顶板破碎带时,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密度至关重要。结合我矿1694W工作面运道过顶板破碎带时的特征以及采取的措施,针对"漏冒型"巷道内松散煤岩体自稳能力差、随掘随漏的特点,提出了"撞楔法"进行临时支护和构造"假顶",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同时提高了围岩整体性和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7.
煤矿中发生冒顶事故与井下的瓦斯、煤尘、火、水灾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相比,具有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多、影响时间长等特点。在掘进巷道和其它地点所发生的顶板事故的比重小,回采工作面所发生的冒顶人身事故多,为此,减少和杜绝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对于实现井下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大军 《科技风》2012,(24):143
煤矿开采中的采掘工作面或已掘巷道出现的冒顶、片帮、掉矸等导致的人身伤亡和生产事故即为顶板事故.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煤生产中煤矿冒顶事故的常见原因、冒顶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维修巷道冒顶的主要预防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煤矿针对该层伪顶厚度大、易冒顶、较难管理的实际情况,对该煤层的巷道布置、项板管理、支护形式进行了改革,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在二采72左一片炮采工作面,43002采煤队经过八个月的开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未发生漏冒顶事故,为以后的类似复合顶板煤层开采积累了经验.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措施:在巷道布置上,合理控制工作面长度;工作面俯伪斜布置进行回采;缩小控顶距,加大支护密度;严格控制开帮长度,减少顶板暴露面积;及时支护,减少顶板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0.
煤矿中发生冒顶事故与井下的瓦斯、煤尘、火、水灾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相比,具有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多、影响时间长等特点。在掘进巷道和其它地点所发生的顶板事故的比重小,回采工作面所发生的冒顶人身事故多,为此,减少和杜绝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对于实现井下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矿煤层和巷道特点,对第十五层回采巷道支护进行改进:即采用挂网锚梁支护代替传统的架棚支护。经过三年的实践,该支护方法较之传统方法体现了诸多优势:即可以防止经常发生的离层、冒顶现象,又能有效地控制顶板,安全性好、效益高,而且维护费用低,是采准巷道较为理想的一种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2.
刘宁波 《科技风》2011,(13):252
本文主要阐述了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巷道交叉处冒顶事故的预防、压垮型冒顶的预防、漏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和推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压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闻支柱载荷过大,支柱初撑力不足或有较大悬顶,直接顶冒落后不能充满采空区或离层后与上覆坚硬岩层冒落不同步.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是防止压垮型冒顶事故的前提,合理支护参数与支护强度是防止压垮型冒顶事故的关键,人工强制放顶、高压注水软化顶板技术是防止压垮型冒顶的保障,控顶区顶板控制是防止压垮型冒顶事故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在煤矿巷道砌碹支护是巷道支护中的一种重要支护方式,特别是在中、小矿井中,或在其它支护不适合的地质条件下采用。掌握砌碹支护,对于提高支护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煤矿经济效率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施工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煤矿巷道砌碹支护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常用砌碹支护巷道的断面形状、砌碹支护各部位厚度要求。研究了矿井平巷砌碹支护的施工、巷道冒顶发生的原因、开帮破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地段砌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复合顶板掘进工作面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顶板的控制管理,特别是过顶板破碎带时,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密度至关重要。我矿在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或破碎带,采取包括缩小锚杆间排距、加密锚索、架工字钢棚、打前探锚杆等辅助措施以及采取注玛丽散等方法,加强顶板支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给煤矿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顶板事故易发生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不同的支护形式和巷道断面对顶板的影响不同。本文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优化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从而改善支护状况,达到预防和减少顶板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软岩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流变,强度不足,给巷道支护带来更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常见的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方式,确定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并结合高家梁煤矿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探讨了确定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的参数设计及施工工艺。为解决软大断面软岩巷道稳定性差、支护困难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煤矿生产中,顶板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矿井生产中,巷道开掘后,巷道围岩在后原岩应力和作用下,向开掘后的巷道位移,从而破坏的围岩中的平衡状态,生产应力重新分布,此时若不及时支护,巷道围岩往往会发生大的变形,位移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顶板下沉片帮、冒顶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煤工作面的冒顶事故,尤其是大面积的切顶事故,几乎都是由于支护能力不足造成的。为此,在广大现场出现了增加支护密度的现象,结果狭窄的工作空间更加拥塞,增加了大量的支护工作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回采工作面的效率。因此,确定合理的支护密度,在煤矿生产中具有现实的意义。大多数小煤矿没有压力监测,对于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密度大多数凭感觉和经验,支护密度不一定合理,太大则易发生冒顶事故,太小则会使工作空间拥塞,增大工作量和成本。下面我以山东省章丘市东风煤矿91605采面为例进行支护密度计算,供同行参考。山东省章丘市东风煤矿为地…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年来我公司煤巷锚网支护技术推广中三起冒顶施工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7阐述,提出了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