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是现代性问题.网络文化的悖论性存在状态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体根源;网络文化危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质所在:缺乏社会文化动因推动公共治理是难以遏制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蔓延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网络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便利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暴力、变态网恋、病毒黑客、垃圾信息、网络性心理障碍等,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危机,如诚信危机、价值危机、主体危机和安全危机等。引起这些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制度原因、文化原因、主体原因、技术原因等几个方面。面对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与成因就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电脑网络建设或称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横扫当今世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它的全方位快速拓展,使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及社会各行业、各部门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我们称之为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形成引发了社会道德及个人的道德行为、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以及道德交往等各方面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呈现出道德运行危机与道德发展契机并存的状况。本文拟对种种危机与契机做一简要的分析,并尝试对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建设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   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意识,源于现实社会中随网络兴…  相似文献   

4.
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张丹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435+437-435,437
本论文在指出网络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后,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引起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要使得互联网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火车头",就必须从道德规范约束、制定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监督、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四个方面建设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成因的分析,重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对少年儿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树立其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问题突出.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十分重视,学术界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认真梳理研究者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概念、问题、成因和对策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伦理危机与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时代出现种种伦理危机,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人格丧失、道德冷漠和虚伪,以及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等.为此,高校德育要大力创新,培养网络道德主体,同时运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以适应网络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富士康危机中企业危机行为态度失误入手,分析其背后所反映出的企业道德缺失,列举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企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并提出避免道德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网络道德问题,尤其体现在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会群体当中,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研究并分析了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后提出了应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诚信”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诚信道德的现状,探寻道德生活中诚信危机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对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当今社会从"南京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危机现象,对世俗道德危机进行界定,指出信任危机的形成以及深化是世俗道德危机的线索,分析了世俗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中私德适用范围的缩小、私德转向公德出现问题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的改变。直接原因是人们针对现状做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旦信念基础瓦解,道德就面临危机。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场道德危机。一方面以宗教或形而上学为信念基础、以共同体为价值取向的传统道德,作为一种整体的范式,在现代社会丧失了其有效性;另一方面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在其信念层面上必须经得起现代理性的反思,并将基本的公平价值包含在内,但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比较缺乏现代意义上的主体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公平原则,此外,权钱交易、裙带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又严重破坏了现代道德对公平原则的基本信念。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道德沉沦、观念模糊、信仰危机等一系列人格异化现象,而德育工作的槽对滞后则对道德滑坡无能为力。本文试就社会道德滑坡和德育滞后的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网络道德问题,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伦理学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学科。本简要地论述了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概要地分析了应用伦理学发展的原因,对应用伦理学所表现的独特的研究取向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提出应用伦理学所致力的工作,是用人类的价值关怀去解答人类生存的道德困境问题,并试图用合理的伦理规范去引导人们的行为,在理性的,批判的审视生活世界的同时,建构良善的,合理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的类型学论析主要探讨其"多样性"问题,将这一考量置于风险社会的宏大叙事之下,实质上是为其寻找一个更加广阔的依附背景,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公共危机生成的深层诱因。在学理上,风险语境中的社会燃烧、"熵"增效应和契约异化都引发了公共危机的生成,这是其类型"多样性"的逻辑依据。风险社会视域研究公共危机的类型学,理应摒弃静止固定的教条标准,坚持动态、开放的原则,勾勒公共危机的生动画卷。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社会控制方案在风险社会中受到挑战与冲击。作为化解风险危机措施之一的道德恐慌策略频频被派上用场。这种策略以社会冲突论为其立论前提,以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标签理论、实用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又存在着悖论。在深受全球化影响并致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我们需要借鉴与批判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恐慌策略,需要强化风险议题的主导权与审查权、话语权与解释权,建构道德信念与正义安全的支撑体系以防范道德恐慌现象的无序蔓延。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种种濒临甚至突破底线的思想道德危机表现.可以用负性思想道德状态这一概念加以概括,并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维度展开成因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