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人权理念,它们大都隐含在人伦道德思想中的"民贵君轻"、"仁者爱人"、"义利统一"及"有教无类"诸方面.近世以来先秦儒家的人权理念,对欧洲的启蒙思想和西方的人权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挖掘先秦儒家的人权理念,对推进现代世界人权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对此问题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从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要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学术教育,借鉴国外有效做法,结合国内高校实际情况,健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生美学真正被学者们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目前,中国古代人生美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文章、专著不断涌现,研究对象涉及从先秦到近代的个人、学派等。但中国古代人生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围还没有得到明确阐释,研究对象集中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其他诸家基本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4.
元伦理学对象可以归结为三大范畴:"善"、"应该(包括正当)"和"事实"或所谓"是".善亦即正价值,是客体事实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效用.应该是行为善,是行为事实符合其目的的效用性.正当则是行为的道德善,是行为事实的符合道德目的的效用性.正当、应该和善都是客体事实对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某种效用,都是客体的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因而都属于价值范畴;反之,事实或"是",则是价值的对立范畴,是客体的不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独立存在的属性.事实与价值构成客体的全部外延而与主体相对立;主体及其需要、欲望和目的既不是价值也不是事实,而是联接二者的中介物.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是老子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哲学理论著作,书中"无为"思想成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一般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悲观厌世的,是对现实的逃避。从"无为"思想的含义出发,辩证地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我们如何看待社会、人生、宇宙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老子以"道"作为其思想的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政治上要求"无为"、在经济上表现为"少私寡欲"、在人生活动中提倡"返朴归真"、在自然实践中强调"知常循道",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类不能有过度的行为,而是要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人类的活动.这对我们如何限定人类的过度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有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的外交辞令,辞令中运用譬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譬喻的运用体现了先秦汉民族"象喻"的思维认知特点,即以具象到抽象,从而把握物质世界的方式,这种思维观念广泛地存在于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后代的思想家们也常常以此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无为无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将其注入时代特征并引入政府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非常必要。从"道法自然"与政府体育管理理念的变革、"治大国如烹小鲜"与体育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连贯性、"有所不为"与各部门各司其职、"行不言之教"与领导干部的德行表率等四个方面,阐释了"无为无不为"思想对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视广告的普遍性及视听综合属性决定了电视广告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媒体。电视广告内容中包含的道德因素对儿童的道德影响则有:助人为乐的榜样示范、孝道美德的感染、生态伦理的共鸣、文明行为的熏陶等。电视广告活动具有道德建构和道德消解属性,都会对儿童产生一定的道德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古代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可概括为"无为"。"无为"作为一种理念、精神在中外教育思想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以"无为"为主线,深刻剖析了中外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无为"智慧的精神实质--学习者高度信任,充分尊重,全面依托及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重要价值。对孔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各个思想议题,但最终指向都是为了培养"君子"。孔子思想语境下的"君子"具有高尚内在修养和优雅外在风貌,孝悌行于家,并将仁爱推及他人,行为以道义为准绳。严己宽人,言行谨慎。孔子强调君子谦虚好学,闻过则改,而这正是获得理政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关键所在。孔子的君子思想对新时代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极其简约的词语来概括描述人物、事物及诗、乐、文章的特点、风格,是先秦以来的传统,至汉末魏晋时,在人物品评中盛行。受其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书画批评都采用了此法。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对作家、作品和某个时代文学的风格特征以及某种文体的主要特点进行概括描述;而在书画批评中,则仅限于对书画家及其作品的概括描述。“概括描述”批评法是一种印象式批评,它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能引发读者的美感联想,但也具有概括难以全面、读者难以确切把握其内涵等缺陷。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批评方法在文艺批评中运用非常广泛,直至于今。  相似文献   

13.
细菌根据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可以感知环境中自身或其它细菌浓度变化,当信号分子达到一定浓度阈值时,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表达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真菌中也存在类似于细菌信号分子的信息素,并且介导着真菌某些生理行为的调节,其调控系统也称为真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对群体感应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将有助于了解单细胞微生物的信息交流与行为特性的关系,建立起化学信号物质和生理行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则可通过人为地干扰或促进微生物的群体感应系统从而调控其某种功能,以达成其在实际意义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明理学有关格物问题的诠释传统中,王心斋的"淮南格物"说可谓别具一格.历史上对此褒贬不一,当今学界亦存在意见分歧.淮南格物说形成于心斋晚年,通常认为心斋于拜师阳明之前既已有格物论,进而推论心斋思想独立于阳明学派,此属误解;心斋格物论通过对"物有本末"的重新诠释,以"身"为"物之本",以"家国天下"为"物之末",建构起了一套以"安身立本"为其特质的格物说;"身"的观念较诸"心意知物"这一概念系列更具根本性的地位.在宋明理学史上,"淮南格物"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提出了"普世价值"这样的声称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理念。我们不可否定,全人类所需要的"普世价值"是存在的,但是我们首先应当对其所宣称的内容加以辨别。究其根本动机,我们不能认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将只具有个别性的价值观理解成全人类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正确地认识中国和客观的看待外部世界则是当代大学生首先应当做到的。  相似文献   

16.
道家的学说、思想影响深远,道家所秉承的"自然无为"的思想通常被世人认为是无情的,有关道家学派有情还是无情的讨论也是时常可见.总体而言,道家学说重理智,似乎"贵在无情",相较于积极提倡"仁义之治"的儒情而言,"无为而治"的道情则显得颇为薄情.然而,当仔细领悟道家学派所倡导的理念后,研究者就不难发现,道家所提倡者,无非以其所言"自然无为"而得自然真情,此乃"无情之情",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道德情感,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人等万物产生的根源,存在的依据,道的本性又是"自然"的,所以,他们认为万物应该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即"无为",这实际上就是要遵循天人和谐的原则.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从"道法自然"出发,主张"知常"、"知止",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先秦两汉的士人通过理论著述、历史叙事、经典阐释、文学想象等话语活动建构了独立于政治实践之外的话语实践领域。由于话语实践在规范世界结构、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实践行为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建构性作用,因此,各种社会力量都力图控制话语实践的主导权。从这种意义上说,先秦两汉的话语实践历史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与表达的历史,更是话语实践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权力性存在、并参与建构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极,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道教文化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无量度人"、"性命双修"、"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主要是指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重民"、"仁政"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具有进步意义,作为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民本思想,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揭示其在当今背景下的局限性,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