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界制订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5C"外语教学目标,体现了当代最新的语言习得理论,代表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目前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状况。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从心理学、语言习得角度提出并探讨了高职高专公共外语三段教学法,以期使外语教学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达到一种崭新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制订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简称为"5C"外语教育目标。"5C"外语教育目标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彬 《陕西教育》2010,(7):57-57
美国教育界和外语界为了提高本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1996年制订了一部国家级课程标准(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它对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借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解放外语教学的一些传统观念.促进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黎 《湖南教育》2006,(2):38-39
一、国外外语教学改革及成功的外语教学法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高科技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许多国家对21世纪外语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外语教育理论入手,试图探讨21世纪外语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理论依据。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我国的外语教学从内容到方法,从组织形式到对象范围,都面临着重新考虑和定位的问题。没有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外语教育,没有大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涌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作者认为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大好时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积极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1996年,美国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多元文化发展,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年和2006年,由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和各个语种的外语教师协会对其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s: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1]。该标准将外语教育目标归纳为: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贯连(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和社区(Communities),因此简称为“5C”标准。“5C”标准中的5个“C”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体现了当代最新的语言习得理论,代表了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本文结合美国外语教学现状,以“5C”标准为指导思想,注重多元文化体验和交流沟通,探讨其在美国小学汉语课堂中的应用和实践,以期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国外外语教学改革及成功的外语教学法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高科技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许多国家对21世纪外语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作出预测,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各自国家的外语教学逐步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1.交际功能法(communication)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它以通用外语教学为主,即教学内容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度'发展,世界经济朝全球一体化迈进,英语必将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学好一门外语,尤其学好英语,是适应 21世纪发展的国民素质的要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革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1978年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英语统考至今,英语高考难度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外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但我国中学外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在教学目标上,只…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国际间政治、经济、化往来日益频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从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入手,提出优化外语专业课教学的基本思路,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宋立亚 《考试周刊》2009,(19):84-85
1998年8月,中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它不但符合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现状,而且与美国面向二十一世纪5C外语教学理念相吻合。因而如何结合这一原则开展好大学外语教学,培养出更多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21世纪的要求,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语教学的改革和提高不仅需要着眼于对我国广大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本质和特点的研究,而且更为重要的还要着眼于对外语师资培养途径的研究。本针对师范院校外语专业的学生,对其“外语”“师范”特点展开探讨和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其特点的教学路子,对外语教学改革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外语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外语教师的个性品质、知识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教育科研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21世纪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5.
作结合自身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提出了中学外语教师工作能力考核及评价方法,通过这种考核及评价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中学外语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对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中学外语教师队伍、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职中外语教育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近20年的蓬勃发展之后,现已稳步发展时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如何?它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下,职业外语改革的出路何在?本文以珠江三角洲职业高中外语教育的调查为依据,阐述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外语教学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外语教育改革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思考,同时还对职业高中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各类教育的主要特色。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自我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师、语言教师的素质,还应有适合于外语教学的特殊素质。本文在分析现代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思维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方面论述了21世纪高校外语教师素质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为使我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紧迫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尊师重教”,“科教兴国”。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外语的掌握在当今尤其重要。当前,技工学校外语教学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而实施素质教育在技校外语教学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它需求的教育.是培养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适应国内外各种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公民和专门人才。外语教学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因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交流与合作。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说:“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革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实现外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紧迫任务。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模式的转变,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应始终伴随着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大胆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新经济的加速发展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中国的外语教育更不例外。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于1996年6月曾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指出应当重视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是否具有创造精神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外语与外界进行交际能力成为考察外语教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师生关系和角色也在发生着及时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输出知识的机器,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的促进者。学生已不再是被动的听讲者,而成为了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