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话》,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是我们的至圣先师,他的一贯之道不但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促进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社会生态观。孔子的"一贯之道"包括孝敬诚信、忠恕、中庸、因革损益等"人道"内涵,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观。对"一贯之道"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有助于维护社会生态平衡、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仁政理论及其现代意义刘开会孔子政治理论的显著特色是“为政以德”,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仁政。孔子把“为政以德”和“为政以刑”作了比较,指出“为政以德”远胜于“为政以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  相似文献   

4.
陈立新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255-258
技术科学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克莱恩。受此影响,钱学森提出技术科学是科学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中间环节,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在钱学森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技术科学作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阐发了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就是技术科学的强国之道,对我国的科技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成功的教育家,培养了七十二位德才兼备的弟子。孔子的人格魅力是他实施德育教育成功的首要因素。他从小立志高远,并矢志不移地为之奋斗;内心仁爱,满怀悲悯,乐善好施;安贫乐道,不事营苟,志洁行芳;谦虚好学,博学多能,胸襟开阔,乐观通达;脚踏实地实践士君子人格,散发出流光溢彩的魅力,让弟子仰慕不止,自愿追随,接受其道,传播其道。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7.
吴芳 《金秋科苑》2010,(22):140-141
性善思想作为孟子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向来受到中外学者广泛关注,以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其观点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至今尚未获致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孟子与告子围绕“人性”问题的论争及其与杨、墨论争的具体分析,揭示了孟子所以提出性善思想的本旨,在于捍卫为孔子仁义之道所反映和服务的宗法等级制,以及与之相应的伦理观念与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从《尚书·康诰》看周公的统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是我国西周时期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统治思想不仅对周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尚书·康诰》即是反映周公告诫少弟康叔治国之道的一篇诰辞,此诰全篇阐明了明德慎刑之道,直观地反映了周公以民为本的德治思想、天人相联的神权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文晶 《科教文汇》2009,(27):240-240
周公是我国西周时期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统治思想不仅对周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尚书·康诰》即是反映周公告诫少弟康叔治国之道的一篇诰辞,此诰全篇阐明了明德慎刑之道,直观地反映了周公以民为本的德治思想、天人相联的神权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11.
吴永斌 《科教文汇》2007,(7X):163-16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12.
好书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一本上市2个月,销量超过2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内容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从人生之道、处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灵之道等七个方面总结《论语》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反观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问题意识比较淡薄,这不利于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系统,它集中地体现在《论语》之中。《论语》作为我国最早的伦理学专著,是儒家文化的经典。本文将在现代美育视野下,结合《论语》对孔子的美育思想加以论述,从孔子审美活动中"审美"和"教育"的融合探究孔子美育的实施途径、审美特征和教育目标,强调孔子美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家在设形赋色时是用已知的知识与经验来不断地修正的.五行色在传统绘画中被赋予更多的是人文性.孔子和谐纯正有序的色彩现是其对君子正衣冠正颜色、人格尊严美的体现,被赋予了伦理色彩,是对五行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观念;同时,这种和谐之美也是顺应老庄"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子的思想中,"忧"、"乐"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忧"之观点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的生存保障、思想修养、理想追求等方面的认识上;孔子"乐"之观点主要体现在其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主张和远大抱负所表现出的"不忧不俱、安贫乐道"和"乐而忘忧、从严律己"的人生态度上。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师,他创立私学,广收弟子,潜心从教,以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被誉为"万世师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孔子、学习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论语》这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20)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君子之道乃持中秉正、静思笃行、矜而不争。学术期刊是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学术期刊要行君子之德、君子之风、君子之气。当下,我国学术期刊在追逐期刊评价体系的"学术排行榜"之名和经济之利的双重驱使下,出现种种不端行为,严重污染着学术生态环境,有损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形象。学术期刊应秉承我国君子之道的儒家文化内涵,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遵循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理念,提供优质的学术平台,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学的作用在于为人类提供价值依据,而不是价值的对象,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质,是科学的评判者。因此在道与科学的关系上,不可以以科学的发生与否作为哲学价值有无的判定。执着于道的生化,以其为价值之唯一标准,是对道家思想理解不够深入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田和 《科教文汇》2009,(3):61-61
孔子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师,他创立私学,广收弟子,潜心从教,以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被誉为“万世师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孔子、学习孔子,孔予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论语》这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