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前对混凝土面板坝溃决时下泄流量的计算理论尚少,通过对混凝土面板坝溃决过程分析,发现了溃决过程中面板的折断变化情况及对下泄流量的影响;并推求了沿下游河道沿程洪水变化过程,总结面板坝溃决特点。  相似文献   

2.
丁强  杨浩铭 《科技通报》2019,35(9):154-15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城市排水系统中顶部封闭条件下流量对跌水窨井内流态的影响进行了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NSYS CFX的初步研究。数值模拟采用k-ε湍流模型,结合进水管管径D_i=100 mm、跌水高度H=1.5 m、跌水窨井管径D_s=150 mm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流量分别为Q_w=4 L/s,9 L/s和15 L/s时的3个典型流态阶段的流态、流速以及压力分布,并利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预测了受试验条件限制难以实现的超大流量Q_w=30 L/s和50 L/s对跌水窨井内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顶部封闭条件下,随着流量的增加,跌水窨井内水流窒塞,水位上升,最终淹没进水管形成满管流,但在形成满管流后水位随流量增加上升不多。  相似文献   

3.
刘彩红  朱西德  白彦芳 《资源科学》2011,33(7):1236-1241
利用1961年-2009年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水文资料及同期该流域气象资料,研究黄河源区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模型,并根据气候模式输出数据,经降尺度处理生成的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黄河源区流量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近49a间,源区气温呈波动上升态势;蒸发量显著增大,年均降水量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源区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气温及蒸发的变化相关关系显著,近49a年来,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导致径流蒸散发损耗超过降水量的补给,源区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预测未来两个时期2020s、2050s,源区年平均流量分别为593.61m3/s和525.11m3/s,较气候标准期1961年-1990年分别减少14.9%和24.7%。  相似文献   

4.
在堰顶上由于堰的上游水流受阻,水面壅高。势能转化为动能,水深变小,速度变大,使动能增大。堰流属急变流。在计算堰流时,主要考虑局部阻力,其沿程阻力可忽略。在惯性的作用下,水流溢过堰顶时,均会有脱离堰(构筑物)的趋势,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流的自由表面会有收缩现象。  相似文献   

5.
蒙信明 《大众科技》2010,(7):61-61,34
常用的闸室底板有平底板和低实用堰底板两种类型,前者用得较多。当上游水位较高,而过闸单宽流量又受限制时,可将堰顶抬高,做成低实用堰底板。文章着重介绍平底板。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波动对龙羊峡流量的影响及未来趋势的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气候变化与波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位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流量变化与气候条件的响应关系,发现气温、降水及蒸发的波动变化对水库流量有很大影响,依此关系建立了流量预估模型;并根据气候模式输出数据经降尺度处理生成的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龙羊峡水库流量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未来两个时期(2010s、2020s)龙羊峡平均流量均较基准期(1988年-2008年)增加,但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流量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中A2情景下平均流量分别增加6.3%(2010s)和6.1%(2020s),B2情景下增加20.0%(2010s)和10.7%(2020s),据此,未来气候变化对龙羊峡灌区的可能影响将利大于弊,但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沙坪二级水电站施工导流采用分期拦断河床、明渠导流方式,围堰全年挡水,导流运行时间长、流量大,需要通过导流模型试验对导流各项水力条件进行研究。通过1:70整体水力学模型,对导流明渠过水后的水流流速流态,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及下游河床等部位的冲刷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原设计方案在设计流量下,上、下游围堰堰顶不能满足挡水要求,导流明渠出渠水流归槽较差,下游冲刷严重。结合实验结果,作出增加明渠底宽,降低从坝轴线处明渠底高程,扩大明渠进口宽度、顺直出口右侧,调整上、下游围堰位置等优化措施。试验表明:新方案明显改善了原设计方案下出现的水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设计建筑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位置应明显,其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能大于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中应注意按建筑物类别正确确定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的口径应按每支水枪流量来确定,水枪流量小于3L/s时,应采用SN50消火栓。水枪流量大于3L/s时应采用SN65消火栓。设  相似文献   

9.
设计制作了一个半球形腔式接收器,将其安装于一碟式聚光器焦点位置,以水作为工质对其进行了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在室外条件下,研究了直接辐照度、流量对接收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收器热功率和热效率都随流量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随着流量继续增加,增大趋势变缓;热功率随直接辐照度的增加而增大,热效率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对于200~300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堆石的变形控制,以及混凝土面板应力状态的改善将是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堆石体底部设置的混凝土坝的高度、顶面宽度、下游坡比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a.与普通面板堆石坝相比,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可以显著的坝体上游位移和沉降量,显著的减小沿面板方向的拉应力,但同时显著增大面板周边缝的沉陷值与张合值;b.随着混凝土坝高度的增加,面板的拉应力和周边缝的相对位移值逐渐减小;c.随着混凝土坝顶面宽度和下游坡比的增加,沿面板方向的拉应力却逐渐增大,不利于改善混凝土面板的受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地震及降雨作用下,形成沟道堵塞进而导致溃决启动的泥石流较多。由于沟道堵塞后积累了大量的水及松散堆积体,该类泥石流溃决以后在放大效应下可能形成规模较大,受灾范围较广,后果较严重的泥石流。本文对沟道两侧潜在不稳定斜坡堵塞沟道形成天然坝体,到坝体溃决后启动泥石流的整个灾害链过程,提供了相应阶段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阁山水库工程坝址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诺敏河上,距绥棱县城约36公里。为开展阁山水库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保护可行性论证工作,采用Tennant法、湿周法和生态水力学法等生态流量分析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阁山水库枢纽处下泄生态基流量,并对不同计算方法取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确定,9月至翌年3月(非供水期)阁山水库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2立方米/秒,若入库流量小于2立方米/秒,则按入库流量下泄;5月至7月为鱼类集中产卵期,水库坝址及坝下各取水口断面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该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30%;4月和8月水库坝址及坝下各取水口断面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该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20%;同时在5月结合灌溉供水开展1次为期7至10天的生态调度,水库以保障坝下各取水断面下泄流量不低于该断面天然来流量进行泄流。  相似文献   

13.
东江干支流水体氮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2009年7月(丰水期)、2010年7月(丰水期)和2009年12月(枯水期)在东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体进行了3次系统水样采集,通过实验测定分析了水体中各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东江干支流的氮素污染状况较为严重,TN平均浓度在(1.45~1.93) mg/L之间,整个干支流中Ⅳ-Ⅴ类水体达42%;②不同季节期间水体中氮含量存在一定变化,表现为丰水期TN、DIN、NH4-N和NO3-N浓度均小于枯水期;③按水体中氮含量划分水质等级,可将东江干流分为5个区段:东江源头低值区河段、枫树坝水库上游高值区河段、新丰江水库上游中值区河段、惠州地区上游中值区河段、惠州地区下游高值区河段,干流河段氮浓度空间变化表现为“低值-升高-下降-维持-再升高”趋势;④枫树坝水库上游高值区河段的氮来源主要来自干流沿途的农业面源污染,而惠州地区下游高值区河段的氮来源主要来自生活和工业直排点源污染,其中又以秋香江、西枝江、淡水河、石马河、沙河等支流的输入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4)
利用MMS-2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不同介质下轮轨摩擦性能研究,主要研究摩擦系数的变化。研究干摩擦情况下、水态下、油介质润滑条件下、防冻液条件下对轮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系统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轮轨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介质工况下的轮轨摩擦系数明显不同,干态下轮轨摩擦系数最大,水润滑下次之,油润滑下还有所下降,最低的摩擦系数为添加了防冻剂后;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轮轨摩擦系数明显下降;滑差率对摩擦系数影响显著,随着滑差率增加,轮轨摩擦系数将显著增加;不同流量下,整体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随着流量的增大,干态与水态工况的状态摩擦系数的转换差异越来越趋于相似,1ml的小流量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大;油介质下摩擦系数较小,随流量的增大,摩擦系数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模态燃烧室宽范围工作条件,开展基于凹腔稳定器的点熄火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增加,点火当量比整体趋势随之下降,低速下(V=50m/s),来流温度上升,点熄火当量比增加;低速下,点熄火当量比随凹腔长深比增加、后缘角减小而增加,高速下其影响减小;θ=30°在高速下(V=150m/s)火焰稳定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布洛芬是目前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多种水体中频繁检出的新兴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氟和氧化石墨烯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FGT),探究了其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水体中布洛芬的效能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布洛芬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其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量0. 05 g/L,pH为5. 2的条件下,在0. 1~10 mg/L的初始布洛芬浓度范围内,布洛芬的降解效能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00μg/L布洛芬约10 min即可完全降解;在0. 025~0. 1 g/L的催化剂投量范围内,催化剂最佳投量为0. 05 g/L;且其在酸性及弱酸环境下的降解速率高于碱性环境;布洛芬在FGT紫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生脱羧产物和羟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双圆柱在不同距径比(L/D)工况下的绕流,运用FIUENT软件模拟低雷诺数下的双圆柱绕流中表面压力系数的分布和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双圆柱表面随着L/D的增大两圆柱柱后涡街将由耦合涡街逐步转化为单圆柱绕流时的卡门涡街,两柱对绕流的影响减弱;随着L/D的增加,两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逐渐降低。通过对不同L/D工况下的对比分析,为圆墩抑制双圆柱绕流的设计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3,(2):18-19
1919年:孙中山首倡三峡建坝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便一些仁人志士对中国的建设又有了希望。孙中山于1919年撰写了《实业计划》各篇,在“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孙中山对改良长江上游水路作如下论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后来在1924年8月1 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讲座时更指出三峡可发“三千余万匹马  相似文献   

19.
直接過濾氣水反冲洗參數的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安市曲江水厂二期改造拟采用直接过滤技术,对在微絮凝直接过滤条件下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层进行气水反冲洗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冲洗历时3、4、4min的反冲洗参数,即单独气冲强度为15~18L/m2·s,气水混冲的气冲强度为15~18L/m2·s,水冲强度为4~6L/m2·s,清水漂洗为4~6L/m2·s.  相似文献   

20.
裂缝是最常见的混凝土缺陷之一,在分析裂缝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从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结构型式、严格温控、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并论述了10#坝段上游面裂缝处理、浇筑块裂缝处理,越冬面裂缝处理,横向裂缝缝理、基岩约束裂缝处理、溢流面或堰面个别坝段产生纵向(平行坝轴线)裂缝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