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器乐教学中,重奏形式越来越被师生们重视,扬琴重奏是扬琴诸多演奏形式中的一种,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多种演奏形式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彼此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拟从扬琴重奏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合理安排课型及扬琴重奏训练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春到清江》作为一首扬琴独奏曲目,是扬琴作品中一首中级作品,曲中扬琴演奏技巧涵盖面宽,要求演奏者要有一定的演奏能力。乐曲抒发了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赞美,用使人感到亲切的民族音乐语汇述说着对大自然的依恋。本文主要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师范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扬琴教学也开始在各个师范院校中普及,成了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师范音乐院校扬琴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技能。还要具备未来胜任教学辅导的能力。在扬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应该在对学生演奏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便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孔庆丹 《文教资料》2009,(33):76-78
回首中国扬琴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发展成为八大传统流派、十大演奏技巧,以及拥有大量优秀乐曲和大批专业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国扬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除了常见的独奏演奏形式外.扬琴重奏、合奏及近年来出现的扬琴乐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扬琴传统乐曲的流派和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琴不仅是中国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而且还是中西混合乐队中的常用乐器。它不仅擅长于伴奏,而且还是表现力十分丰富的独奏乐器。扬琴传统乐曲分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四大流派。四大流派均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6.
扬琴具有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和声,其以极强的融合能力和委婉圆润的表达成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扬琴教学中,教师应凸显三个教学环节,即多讲述扬琴文化,逐渐厚实学生的艺术心灵;多赏析优秀曲目,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多搭建实践舞台,渐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演奏能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扬琴演奏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琴约在明代万历年已在我国流传,经过将近四百年的流传和演变,从乐器制作、演奏技巧,曲目特点上逐渐形成了中国扬琴独特的民族风格,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同时,也由一种单纯的伴奏乐器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表现力的独奏乐器。尤其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扬琴独奏曲、协奏曲,扬琴的技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提高。扬琴演奏艺术已成为我国民族器乐艺术  相似文献   

8.
蝶梦Mini扬琴是由中国音乐学院李玲玲教授设计研发,由汕头市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制造的小型扬琴。本文探讨了蝶梦Mini扬琴便于调音、小巧便携、设计精美的三大优势,以及在扬琴入门教学时在培养学生基本演奏技法、调音技术、合作能力、心理素质方面的运用,肯定了蝶梦Mini扬琴在扬琴推广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岳兰芬 《成才之路》2010,(26):I0007-I0008
中职扬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技能,还要具有未来胜任教学辅导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对学生演奏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便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现在,我将谈谈自己在教学环节上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音乐发展体系的不断创新,扬琴由伴奏乐器逐渐向独奏乐器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固定的设计模式为研究点,根据具体变化趋势,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扬琴演奏技法作为区分各个流派的重要标志,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使其适应扬琴技术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音乐发展体系的不断创新,扬琴由伴奏乐器逐渐向独奏乐器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固定的设计模式为研究点,根据具体变化趋势,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扬琴演奏技法作为区分各个流派的重要标志,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使其适应扬琴技术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扬琴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其演奏非常有特色。为了能够切实的提高扬琴演奏专业的水平,确保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掌握扬琴的使用技巧,将扬琴演奏专业与传统戏剧进行融合教学非常有必要。这种融合模式不仅给传统戏曲音乐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了戏曲的表演模式,对扬琴的最基本的戏曲伴奏功能进行再使用,也能够将学生的培养模式拓宽。  相似文献   

13.
在扬琴演奏艺术中,伴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扬琴的伴奏功能,是其自身的艺术表现特质所赋予的,它音量宏大,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故被广泛地运用于其它独奏器乐、大小型的民族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乐器改革和现代扬琴音乐创作的日益发展,对扬琴双手演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代扬琴音乐作品中竹法的运用和分析,结合自身演奏教学体会,从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音乐创作、艺术发展趋势等不同角度,思考"顺竹法"理念对促进扬琴演奏艺术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扬琴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高超的演奏技术、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功底,引导学生的正确学琴方法对其学习扬琴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好扬琴,结合自己多年习琴和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肖银芬 《文教资料》2006,(29):144-145
在扬琴学习中,一些两声部乐曲、乐段要求演奏者有较强的左手演奏能力;一些单旋律乐曲、乐段需要采用左竹法演奏;由于生理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原因,普通人的左手往往不如右手灵活、有力。因此扬琴学习者应选择适当的训练时机,有计划地进行左手单手练习,左手起拍,左、右手交替练习,两声部练习,解决扬琴演奏中左、右手力度不统一、动作不协调的现象,有效提高左手演奏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提琴是现代管弦乐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室内乐演奏对每位专业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是都应具备的一种演奏能力,其对独奏,管弦乐乐队的演奏都是有益处的。小提琴独奏与室内乐演奏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非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扬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扬琴在大量的乐器中拥有核心的地位,属于击弦类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演奏的力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在演奏方式上展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和音色。为了把我国扬琴的音乐文化充分发扬光大,创新以及传承扬琴演奏技法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本文重点探究了扬琴演奏技法的创新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扬琴音色学习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扬琴演奏中的基本音色、训练方法、音色、听觉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认识到只有在正确的音色观和科学的弹奏方法指导下,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演奏出饱满而赋予表现力的音色,良好的音色是高质量演奏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器乐教学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掌握专业的水平分类教学.就扬琴教学方面,结合目前高师扬琴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以及教学模式,分别从扬琴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音色、技巧和情感的结合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因此,高师的钢琴教育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也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明确目标,培养素质全面,适合社会需要的教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